分享

击蛇者先击其首(资治通鉴卷一二四之九)

 德昌馆 2020-09-27

  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丙戌,公元446 年)春,北魏皇帝拓跋焘率军来到东部的雍州准备平定薛永宗的叛乱。正月戊辰(十四日),北魏大军来到薛永宗驻扎的堡垒。崔浩对拓跋焘说:“薛永宗现在还不知道是陛下您亲自前来,他们的军心一定会比较放松。现在正是大刮北风的时候,咱们应该趁此机会赶快攻打他们。(永宗未知陛下自来,众心纵弛。今北风迅疾,宜急击之。)”拓跋焘同意崔浩的意见。庚午(十六日),北魏军队包围了薛永宗营垒。薛永宗出来迎战,结果大败,他和家里人都投入汾水自杀。薛永宗的同族人薛安都在此之前据守弘农,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放弃了弘农而投奔宋朝。

  辛未(十七日),北魏皇帝拓跋焘乘胜南去汾阴,渡过黄河,来到洛水桥。拓跋焘听说盖吴驻扎在长安北,认为渭河以北没有粮食和青草,就打算渡到渭河的南部,沿着渭河向西挺进。拓跋焘把自己的意见提出来,问崔浩这个想法如何,崔浩回答道:“打蛇的人先打蛇头,头被打破后,尾巴也就没法再动了。如今盖吴营地和咱们相距不过六十里,咱们如果派轻骑前去攻打,一天就能到了。咱们迅速到达那里,就一定能打败盖吴。打败盖吴之后,咱们再南下长安也不过一天时间,多出一天的辛苦对咱们而言并没有什么损失。如果从渭河之南进发,盖吴就会从容地进入北山,咱们一下子就平定不了他们了。(夫击蛇者先击其首,首破则尾不能掉。今盖吴营去此六十里,轻骑趋之,一日可到,到则破之必矣。破吴,南向长安亦不过一日,一日之乏,未至有伤。若从南道,则吴徐入北山,猝未可平。)”

  听了崔浩的话后,拓跋焘仍认为自己的想法没错,就没按照崔浩说的去做,而从渭河南岸向长安进发。庚辰(二十六日),魏军到达戏水。盖吴的人得到消息后,全都分散进入北山,北魏军队果然没有什么收获,拓跋焘为此感到非常后悔。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的次要矛盾就自然而然地解开了。但问题是,什么是主要矛盾?自己的力量是否足以一举解决主要矛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