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长在我,立嫡则在太孙(资治通鉴卷一三八之五)

 德昌馆 2020-09-27

  齐武帝在位时,对国家日常行政事务十分用心,他亲揽全局,严明果断,郡守县令都能长期任职,地方长官触犯法令,就封缄钢刀,派人前去执法行刑。所以,在南齐永明年间,老百姓生活富足,祥和安乐,盗贼不敢横行。不过,武帝非常喜欢游乐饮宴,虽然他自己也常说痛恨奢华靡烂的生活,但是他自己也不能免俗。
  后来齐武帝驾崩,在郁林王萧昭业还没有登基即位的时候,大家都怀疑可能要册立萧子良,一时之间,坊间传言很多。一次朝会之上,武陵王萧晔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说:“如果按照长幼选择嗣君的话,就应该轮到我;如果根据嫡庶选择嗣君的话,那么就应该是皇太孙。(若立长,则应在我;立嫡,则应在太孙。)”因为在重要的场合为自己站台,萧昭业对萧晔深加信赖。直閤将军周奉叔和曹道刚二人是萧昭业的心腹,朝廷命二人同时主管殿中值班宿卫。过了几天,又任命曹道刚为黄门郎。
  当初,西昌侯萧鸾深受文帝的宠爱,萧鸾生性节俭朴素,他所乘坐的车马、所穿的衣服,以及他的仪仗随从,甚至俭朴到和平常人家一样。萧鸾对所担任的官职都能胜任,所以,武帝对他也很重视。武帝留下遗诏让竟陵王萧子良辅政,萧鸾做知尚书事。萧子良平素仁义宽厚,不喜欢处理朝廷各种各样的事务,于是,就向朝廷特别推荐萧鸾。所以遗诏上说“朝廷内外各种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和萧鸾一起商讨决定(事无大小,悉与鸾参怀)”,这也是出自萧子良的主张。
  萧昭业从小是由萧子良的妃子袁氏抚养大的,袁氏对他非常慈爱关心。王融阴谋立萧子良以后,萧昭业对萧子良也就忌恨起来。武帝的遗体移到太极殿时,萧子良当时本来住在中书省,萧昭业派虎贲中郎将潘敞率领二百名士卒驻守在太极殿西阶,严防不测。等到武帝的遗体装入棺木,各位亲王都走出宫中后,萧子良请求能允许他在这儿等到下葬那天再离开,萧昭业没有同意。
  几天后,萧昭业声称奉武帝的遗诏,任命武陵王萧晔为卫将军,和征南大将军陈显达一同为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西昌侯萧鸾为尚书令,太孙詹事沈文季为护军。后来又任命竟陵王萧子良为太傅。下令免除三种征调,对老百姓以前所欠的赋税也一律免除。减省皇室各府、署和不使用的田庄、水池、宅第、冶炼铸造场,减少关卡税收。在这以前,虽然也有免除赋税的诏令,但它也不过是一纸空文,朝廷大多没有真正实施,还像以前一样严加征收。
  新皇登基过程中,拥立之功是莫大的功劳。萧晔在关键的场合为皇太孙说了话,因而以此得到小皇帝的信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