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通代梁(资治通鉴卷一八八之十二)

 德昌馆 2020-09-27

沈法兴原为隋朝吴兴太守,宇文化及弑炀帝后,他以兴师讨罪为名起兵,占据了江南十多个郡。武德二年自称梁王。

武德三年,割据南方的起义军领袖李子通渡过长江攻打沈法兴,夺取了京口。沈法兴派遣他的仆射蒋元超抵抗李子通,他们在庱亭交战,蒋元超兵败身亡。沈法兴只得放弃毗陵,逃奔吴郡。于是丹阳、毗陵等郡都先后投降了李子通。李子通任命原沈法兴的府掾李百药为内史侍郎、国子祭酒。

这时,杜伏威派行台左仆射辅公祐率数千将士攻打李子通,任命将军阚棱、王雄诞为辅公祐的副将。辅公祐渡过长江攻打丹阳,攻克丹阳后进军溧水,李子通率数万兵马拒敌。

辅公祐挑选了一千名精兵手持长刀作前锋,又命一千人跟随在后,他对这一千人说:“有胆敢退却的,立即斩首。(有退者即斩之。)”他自己则带领其余的兵马,又在这一千人的后面。李子通列好方阵前进,辅公祐的前锋部队冲上前去殊死战斗,辅公祐又以左右翼攻击李子通的方阵,李子通兵败逃跑。辅公祐见己军得胜后,在追逐败兵时反而被李子通所败,只得先返回军营,坚壁不战。

王雄诞说:“李子通没有营寨壁垒,又满足于小胜,咱们乘他不加防备袭击,可以打败他。(子通无壁垒,又狃于初胜,乘其无备,击之可破也。)”辅公祐不听。王雄诞于是便率自己的几百名士兵于当夜偷袭了李子通,他们乘风势放火,李子通大败,数千士卒投降。李子通粮草食尽,最后放弃了江都,退守京口。于是江西地区全部为杜伏威所有,杜伏威也迁居丹阳。

李子通失利之后又向东逃往太湖,收拾散兵得二万余人,他在吴郡又袭击并大败沈法兴。沈法兴带几百个亲随放弃吴郡城逃走。吴郡贼帅闻人遂安派手下将领叶孝辩接应沈法兴,沈法兴在半路又后悔,想杀了叶孝辩改投会稽。叶孝辩发觉了沈法兴的意图,沈法兴处境窘迫,只得投江而死。夺取了吴郡后,李子通的兵力又重新强盛起来,他便将都城迁到余杭,全盘接收了沈法兴的地盘,北从太湖,南到五岭,东包会稽,西至宣城,全为其所有。

沈法兴原以勤王为名兴义兵,并坐拥江左之地。然而后来却无勤王举动,为一守成之主。既然缺乏号召的旗帜,其败于义军就不奇怪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