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夷书院·百人访谈录 ⑮丨王兆军:悼念铁民老师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20-09-28

编者按

东夷书院启动"百人采风"计划,其主旨是如实记录当代临沂人的生存状态与生活风貌,内容包括各行业的有特点的人物,既有立此存照的意义,也可助力乡村文化建设。东夷书院有若干优秀写手,目前已在王兆军先生的带领下开始工作。今天发表的是该项计划的第十五篇。



王兆军,临沂东夷书院创建人。1981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文学学士。主要作品有《拂晓前的葬礼》、《原野在呼唤》,长篇小说《乡下人》三部曲:《白蜡烛》、《青桐树》、《红地毯》,随笔散文《碎玻璃》、《皱纹里的声音》、《眺望红尘》、《问故乡》等;其画作主要为焦墨山水,构图阔大意远、用笔干脆简洁,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加拿大brock大学教授。

读了理钊先生写的悼念文字,【东夷书院·百人访谈录 ⑭丨理钊:怀张铁民先生】让我再次想起铁民先生的离去,倍感哀伤。

按说,我和铁民老师的交集不是很多,彼此的会意都在相互的阅读中,在偶尔见面的交谈里。最近我俩的一次聊天,是听他说旧时的私塾。铁民懂文学,他说了旧私塾里的一些细节:老师怎样让学生背书,戒尺如何用法,学生撒尿怎么向老师要求签子,而签子只有一个,于是就生出许多恶作剧来。他说他的私塾老师每年春夏之交都要在学生的腿肚子上写“不得下水”四个字,聪明的学生会在那四个字上涂了蜡,下水也洗不掉。等等。他这么一说,私塾的生活就显得非常生动非常具体了。而他,在这种表述中显得格外的亲切,没有一点居高临下的样子。

他不准我喊他老师,只许喊他老兄。但他的知识、为人、学术研究,无疑是在我之上又之上的,所以我不敢违背我的崇敬。我时常想到的,是他那幅照片:戴一顶周围有边的帽子,既不是时兴的太阳帽,也不是旧时的礼帽,而是那种显现着质朴与真诚的双眼和瘦削而清秀的脸庞。那是跨越两个社会、若干时期的历史之目,其中有沉静独立的思索,有不屈不挠的意志,也有丰富的生存智慧。很多人都带过那种帽子,但多有形似而神不似的味道,唯铁民老师戴那顶帽子,最符合他的性格和气质,因为他的一生可以用以上那三句话来描述。

铁民老师是有思想的人。他认识事物和人物,几乎都能放在历史的平台上去衡量。多么热烈的潮流都不大容易让他盲从,多么风云的人物都不可能让他崇拜,他知道谁是什么分量,知道历史将让那些人迅速堙没而让那些人更加明亮。同样,对那些被冷落的人物,他也有自己秉持的看法,不肯随波逐流加以臧否。他本性善良,说话温婉,对阅读过的作品,尤其是青年人的作品,都能指出其优点长处并加以褒扬,对其缺点则宽厚一笑。他知道什么作品将是传世之作而加以赞扬。因为他是临沂文化界的台柱和一位引人注目的人物,许多事都要找他出头去组织去领衔。即使有时不得不做些虽不乐意但无法推辞的事情,他也不会过分追随,并能将之引导到文化的长效价值中去。在他的文字里,很少见到故意趋时的表达。在说好话有肉吃的时期,能做到这样,需要当事人对历史和文学拥有多么深邃的体悟和何等明智的坚持啊!铁民的一生跨越了许多时期,世事波诡云谲,运动一个接着一个,能够在近百年的波涛汹涌的生活中保持清醒的认识,需要怎样的思索,怎样的自我把握啊!所以我说,铁民老师是一位有独立思想和审美分寸感很强的人。

铁民老师也是一位意志坚强的知识者,这表现在他一生的写作中。理钊先生的文章里表述得很清楚。铁民对柳琴戏、肘鼓子等地方戏的集大成式的研究,可谓前无古人。文人的重要标志,就是他们的著作。竹林七贤中能被人记得的,还是嵇康(有《管蔡传》,《声无哀乐论》等)和阮籍(有诗集《咏怀八十二首》《大人先生传》《通老论》《达庄论》《通易论》及《清思赋》《首阳赋》等),文化人靠作品立身。铁民老师珍惜文人的这一桂冠,他一辈子都在努力写作,孜孜不倦,数量巨大、学术成也很高。这些著作让他无愧于终身成就的称号。为了这一系列巨著,铁民老师付出了艰辛而卓越的劳动。这需要一往无前的意志和甘赴地狱之门的大无畏精神。

铁民老师既是饱经风霜的文人,也是一位世事洞明,拥有丰富生存智慧的人。他的少年时期,读书,成长,依靠的是父母的恩德,也天然地接受了生存的第一课。此后,他经历了改朝换代,经历了各种运动,经历了饥荒挨饿的岁月以及后来的改革开放和拥有相当名望的晚年。而他,未曾留下任何瑕疵,人们对他有褒无贬。在如此刻薄责人、善意稀薄的时代,能够在众人的尊敬中安然度过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这需要多大的定力,多高的智慧啊!我曾经请教他这方面的经验,他对自己的人生经验简短概括为:中庸、理性、与人为善——这八个字。他的中庸不是不偏不倚,而是处事取中和的态度,不过激,不麻木,顽强坚持文人的良知,但也不去强出头;一个人可以与命运抗争,但不能与潮流论强弱。他的理性是建立在现代文明的认知之上的,全没有婆婆妈妈、似是而非、自欺欺人那一套乡愿式的颟顸。他一直对优秀文化保持着清醒的认识,既包含传统也不排斥外来。他不故意对抗世事,即使涉足世俗任务,他也能使之贴近文化的根系。这是一位当代知识分子的大智慧。

一个人走了,让我觉得他留下的空白需要很多人花费很大精力才能填补。一棵大树存在的时候,我们也许不清楚它遮风挡雨的意义之大,甚至不能充分珍惜它所提供的清风和凉爽,但当这棵大树倒下,我们觉得一切都变了,如此空旷,几近荒凉的空旷。好在,他带出了许多优秀的青年人,后人正在他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虽然可能不如他那么渊博、持重、睿智,但步态中依然还有他传流的姿势。我几次要去看他,他都说身体状况不佳不见为好,电话上说说就很好了。就这样,相互的理解竟留下很大的遗憾。弥补这一遗憾的方法,只有谦恭地向他学习,这样庶几能够安慰他的在天之灵。哀哉!

编辑丨小美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