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不起,我还是不够爱奥斯汀 | 韩小蕙

 昵称37581541 2020-09-28

电影《简·爱》剧照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我的一个梦想破碎了,这就是到英国去拜谒勃朗特姐妹们的故居。她们的家在英格兰中部的约克郡,19世纪时候被称为“约克荒原”,至今也没有发展成为繁华的大都市,而且周围也没有什么其他可以搭配上的旅游景点,得专程前往,最好的方式是自己开房车去。我是既无房车也无驾车的本事,所以一直没去成,只能把这梦想一直存在心里。

相反,我在巴斯小城居住了近两个月,几度从奥斯汀故居门前走过,却没动过进去看看的念头。说起简·奥斯汀,中国文学爱好者们没有不知道她的,再提起电影《傲慢与偏见》,更是连中国普通老百姓也都知晓——在那华丽的电影里,既高富帅还是贵族的男青年达西,最终下娶了平民姑娘伊丽莎白·贝内特,这极大满足了全世界普通姑娘们的人生梦想,所以这电影像《灰姑娘》一样,特有人缘而又知名度极高。

出于同样的原因,简·奥斯汀在英国也是特有人缘而又知名度极高。前些年英国曾有一项公众测试“你最喜欢的英国作家是谁?”最终结果,高中榜首的,竟然就是简·奥斯汀。

啊呀,毫不避讳地说,这结果太难以接受了,我都觉得眼前似乎出现了一堵巨大的墙,上面涂抹的都是马蒂斯的画,既撕扯又残酷!因为要知道,古往今来,英国诞生了多少伟大的作家啊:乔叟、莎士比亚、培根、蒙田、弥尔顿、笛福﹑斯威夫特﹑布莱克、华兹华斯、柯尔律治、拜伦﹑雪莱﹑济慈、司各特、狄更斯、萨克雷、夏绿蒂·勃朗特、埃米莉·勃朗特、乔治·艾略特、哈代、布朗宁、王尔德、高尔斯华绥、乔伊斯、劳伦斯、毛姆、赫胥黎、格雷厄姆·格林、多丽丝·莱辛、J·K·罗琳……不胜枚举,数不胜数,却怎么数也数不上简·奥斯汀啊?

连在同时代的英国女作家中,简·奥斯汀也只能排在勃朗特姐妹之后。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排名,犹记得上世纪70年代初,我偷偷借到禁书《简·爱》,彻夜读完之后,竟像生了一场热病似的,恍恍惚惚,把现实里的各种口号和“革命任务”忘得一干二净,脑子里全是倔强自爱而又具有独立精神、人文精神的简·爱!19世纪中叶,英国约克郡荒原上的平民女作家夏绿蒂·勃朗特,不仅将“男女平等”的旗帜插上了人类文明的珠穆朗玛峰,同时,她也极具勇气地将“阶级平等”“贫富平等”“颜值平等”“人众生而平等”等全人类寻找幸福的共同尖端话题一一提出,并给出了她自己的见解。《简·爱》是人类文明史至19世纪(甚或20世纪、21世纪),用小说诠释出“天赋人权”思想的最鲜明、最耀眼、最具美感、最有高度的女性文学实例,没有之一,对教化民众、特别是女性争取平等的生存权,对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对促进天地人心的进步,起到了难以估量其巨阔的作用。

今天我可以毫不讳言地说了,正是《简·爱》以及当时在我们年轻人之间偷偷传递的那一批禁书——司汤达的《红与黑》、狄更斯的《孤星血泪》、梅里美的《嘉尔曼》、都德的《最后的一课》、德莱塞的《嘉莉妹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白鲸》、弗兰克·诺里斯的《章鱼》,以及莎士比亚、巴尔扎克、雨果、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普希金……给了我以三观方面的巨大影响,使我对当时已成强弩之末的文化浩劫有了批判性认识;同时,也打开了我眼前璀璨无比的世界文学宝库。不消说,独立、有主见、有思想高度、坚持真理、毫不向假丑恶妥协的平民姑娘简·爱,成为深藏在我心中的女神;而夏绿蒂·勃朗特的写作宗旨——“不是为艺术而艺术,不是为自娱或取悦少数有闲者。坚持作家的社会职责,坚持文学的社会功能,坚持反对不道德的文学艺术”,也成为我毕生文学创作追求的目标。

在这样高耸的思想山峰面前,简·奥斯汀在我内心的分量就差多了。我当然一点儿也没有贬低这位讲故事高手的意思,但即使她的情节再曲折、细节再生动,也吸引不了我,因为我觉得她的作品都是市井生活,男男女女,恋爱结婚,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没什么思想高度;而我更不能接受的,是她借作品中的人物之口,反反复复念叨的“女人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嫁个好人家”。她的女主角伊丽莎白·贝内特,与《飘》中的郝思嘉一样,尽管人物形象活泼如生、人物命运起起伏伏,但我认为她俩还都停留在“依附男权”的传统思想阶段,不应是全世界女子们的楷模性人物——现在的流行语,不都是“我的命运我做主”了么?

不过,英国人把简·奥斯汀树为他们心目中的老大,这件事也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我曾相当纯洁地以为,人类文明已经胜利地走入21世纪,经过几百年的启蒙教育,全世界的广大女性已经基本上懂得了什么是自爱,已经将“独立、自主”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而那些一心想当王妃或嫁入豪门的“灰姑娘”,以及那些想通过“嫁个好人家”来改变自己命运的女性们,只不过是个别分子了。然而事情哪有这么简单!严重的问题不仅在于“教育农民”——在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里,列宁非常严峻地说道:“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亦在于“教育女性”,更在于教育全体人类,助力他们不断克服自己本性上的“好逸恶劳”“贪图享乐”“不劳而获”“嫌贫爱富”“见利忘义”等等的劣根性。

当然,我这里说的已经不是简·奥斯汀和她的小说人物们,我也不是说当今的英国人有多么小市民趣味,更不是哀叹“见钱眼开”“以貌取人”等庸俗世风的倒卷回潮。我实在是为大不列颠的那些大师们惋惜——像莎士比亚、拜伦﹑雪莱﹑乔伊斯等人间巨擘,赢得了全世界古往今来的无上敬仰,为什么却在当下的英国同胞中找不到知音呢?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020,8,18再读《简·爱》后,

                 于北京燕草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