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不会吃毛栗子的笨家伙,竟然写了这么多歪理!

 焦际空间 2020-09-28

         在汉语言文化中,“栗”和成家立业的“立”读音是相同的。因此,在民间风俗里,栗就有了不同的含义。

          至今,在一些地区办喜事的时候,还有在婚床上放几颗栗子、枣子的习俗,图的就是“早立、得子”的吉利。

         前天,朋友捎回来一些毛栗子,个头小小的,但却是正宗的山货。

         就因为怎么个做法,竟然把我给难住了。

        不好意思问朋友,只好偷偷地找度娘请教,人家倒是给推荐了好几种做法,有高压锅煮的,有糖炒的,有先拿剪子剪个小口的,还有蒸的……

         但我又发现一个问题,自家厨房的条件实在是太次了,只好用了最简单的一种:冷水煮。

        好不容易等到栗子煮熟了,我却又为怎么吃犯愁,一开始是用手剥皮吃的,太慢,手还疼……

         实在是太麻烦,我就像夏天吃葡萄那样,先用牙咬开一个口子,在嘴里乱嚼一气,再把壳一吐……

         同院的朋友回来,给他俩送了一些,竟然发现这俩人的吃法和我一样的简单粗暴,哈哈!!!

         后来,被一位好友知道了,人家笑了半天,还说:你的吃相真是难看,一点儿都不像你写的东西……

          “嘿嘿、嘿嘿”,我也只剩下“嘿嘿”的份了。

          虽说是平常的吃食儿,但中国人是最讲究饮食文化的,吃啥东西都能整出点儿文化味来。

          就连红楼少女们吃个螃蟹,还要起个诗社搞一场诗词比赛哩。

          多多少少,我也受了些文人习气的熏染,有时候还就喜欢扒拉诗词。

          于是乎,我一边吃着香甜绵软的栗子,一边念叨起了关于栗子的诗词:

         “入村樵径引,尝果栗皱开”“紫灿山梨红皱枣,总输易栗十分甜”“年少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

          度娘还说,这栗子色泽鲜亮、果仁丰满、清香甘甜、营养丰富,就连长相也备受人们喜爱。

          栗子不仅以其独特的风味博得人们的赞叹,也以其保健功效赢得许多文人骚客的赞美。

         不仅如此,人们还赋予栗子许多美好的寓意。

         例如,因为“栗子”与“立子”谐音,所以在一些地方办婚礼,会让新郎新娘吃栗子,其寓意就是利用谐音讨个吉利“早立子”,早点儿生儿育女。

         再比如,做生意的老板们也都喜欢吃栗子,因为“栗”与“利”同音,生意人嘛,就是要讨个好彩头。

         有趣的是,在一些地区的方言中会说道:请你吃个毛栗子。意思就是弹你个脑瓜崩。

          你看,这毛栗子壳比较坚硬,个头又小。敲一下头会很疼,同时脑瓜崩的时候一般都会蜷起手指头,和大拇指相接,看起来也像一个栗子……

          谁再挑我文章的毛病,就请他吃栗子,哈哈哈!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演员在台上演出时,因台词不熟或因心情紧张,念错了台词,或念得嗑嗑巴巴,或将已念过的台词又重复念出……都叫作吃栗子。

          就算是不上台,我也是说话多了就结巴,难道也是栗子吃多了?

2020.9.28于山西运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