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现孩子“裤子穿反了”,爸爸质疑老师不尽责,活在监控下的孩子和老师有多累?

 神奇麻麻在哪里 2020-09-28

Cindy说:

土根上幼儿园快1个月了,这是我第一次加入国内幼儿园的家长群。前两天一位爸爸的留言让我有点惊讶,他把老师发布的一张图片截取放大了,发现自己家孩子的裤子穿反了,于是在群里发消息说“这是多么不受关注”,言语间带着对老师的责怪。

老师在群里立即回应了这位爸爸的质疑,首先承认自己的确是“疏忽”了,不过也提出现在中班正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父母在家也该慢慢培养孩子认识衣服正反面了。

老师的回应

我觉得这位老师的回答真的“情商颇高”,有“求生欲”,但又给这位爸爸提出了要求。

孩子中午起床自己把裤子穿反这件事不是再正常不过的吗?班里25个学生,老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孩子。而且就算老师发现了,我觉得提醒一下孩子就够了,娃自己可以决定穿正或依旧穿反,“同伴的反馈”最终会改变娃的决定,但“几次没有穿正就是不受关注”,不怪自己不教,还把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责任都“甩锅”给老师,就有点不合情理了。

当然,群里有妈妈替老师说话,还有一位妈妈举了“国外幼儿园故意让孩子穿反衣服一天,这样就不会在看到别人衣服穿反而笑话他人”的例子,我觉得特别贴心。

1

活在“监控”下的孩子和老师,有多累?

和我们小时候不同,现在很多幼儿园都装了监控,老师们也都有手机,每个班又都有微信群,孩子们的生活时时刻刻被记录。当然幼儿园装监控的前提是为了孩子的安全,以及社会新闻里的那些负面事件,利用监控这个工具也无可厚非。

但慢慢地,尤其是手机拍照技术和微信群这种交流方式带来的变化,让孩子们始终活在“被监视”之下,老师们的每一张照片背后,有父母“福尔摩斯般”的眼睛。

我发现一些家长“事无巨细”,像前面说的衣服穿反了,多喝一点水,脱一件衣服,都要一一和老师交代好。

我们后台也经常收到一些妈妈的留言,从老师发的照片里挖掘的“问题”来问我们,比如,发现孩子坐在2排,怕他看不见,影响注意力……

之前土根上暑假班的时候,我就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因为是私立的暑托班,也许为了更好迎合父母的要求,孩子的活动老师记录得非常详细,班里有一个老师大概是专门负责记录的,每天不仅拍图,还要做精美的视频(剪辑)。

服务真的很好,可是细想一下,孩子们在活动的时候,一直有台摄影机对着他们,本来这个老师可以更关注孩子们的行为活动,现在却成了一个“局外人”。想想我们在外旅游的时候,手机本来是一个记录风景的工具,但如果我们一直在看手机里的风景而忽略了真实的生活,那旅行真的只变成了“朋友圈的晒图”了。

当然我没有去和老师说这个问题,因为我也不想变成“难弄的家长”,不记录的时候吧觉得老师怎么不跟我们汇报情况,记录了又觉得拍得太多,现在老师也挺难的,真的众口难调。

2

孩子被“忽略”,有时候是件好事

土根在意大利的幼儿园,是没有监控的(保护孩子和老师的隐私),更没有老师手机拍的照片(老师在幼儿园一般是禁止使用手机的)。他们对父母的汇报方式主要是每个学期的家长一对一谈话制作的成长手册,里面有打印出来的一些照片和土根在幼儿园画的画。

我刚到意大利的时候其实不太习惯,觉得老师和我们沟通的是不是太少,我还和土根爸说,经常去问问老师土根在幼儿园的情况(因为我的意大利语有限),土根爸有时候去接土根的时候会问问老师,但也仅此而已。

仅有一次老师给土根爸打电话,是土根在幼儿园摔伤了,一边的眼睛下面撞在了椅子上,磕了个大口子,幸好没撞到眼球。其实这件事可大可小,想想也后怕。我们询问了事情的经过,是土根自己在追逐小朋友的时候摔倒了,我和土根爸虽然都心疼地不得了,但是没有再去“质问老师”为什么没有看住孩子,不让他们在教室里打闹。

因为我和土根爸都知道,这样的事对于孩子来说是正常的,不是说老师没有“看管”的责任(她们事后也反省要更注意这点),而是我们作为父母,也有责任教育孩子懂得保护自己,不仅仅是在教室,在任何地方跑跳、打闹,都有着跌倒撞伤的风险。

其实,土根在经历这件事后,自己已经对自己的某些行为有了“风险预估”,而我对他的运动和行为控制是更信任了。

我一位从事幼教的朋友跟我说,被父母和老师“过分”关注到的孩子,会更胆小,小心翼翼。看似不会犯错,却有可能在将来付出更大的生活成本。因为老师和父母的关注剥夺了孩子本来可以自己从“试错”中成长的机会。

3

“信任”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

虽然说,事关孩子安全的事情,再小心都不为过,但更多的时候,是一些小事让我们投入了太多的关心:比如吃饭、比如穿脱衣,再比如前面那位妈妈对于孩子坐在第二排会影响学习的焦虑……

其实我最近也做了一件有点“过分关注”的事,还让我感到有点“尴尬”。

前两天土根从幼儿园回来,特别饿,吃了两个面包,又吃了一大碗饭。外婆在旁边嘀咕,是不是幼儿园没吃饱啊,你去问问老师,他在幼儿园是不是没吃饭。

我知道土根有点挑食,于是去问老师,土根是不是在幼儿园挑食啊?回来饿得不行。

里奥是土根的大名

(注意奥,我的意思真的是土根吃饭会挑食,所以导致他没吃饱,我仅仅是想了解一下他的进食情况;而不是责怪老师没关注他吃饭这件事,或者觉得幼儿园伙食不好,导致土根回来饿得慌)

但是老师肯定是敏感的,她第二天主动给我发消息,说里奥今天都吃光了,还吃了两碗饭,就冬瓜剩了一点点。(其实当时我心里就有担心,如果老师特别去关注,土根会对吃饭这件事有压力)

果然,土根接着两天都说不要去幼儿园。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不想吃饭,老师叫他都吃光。

我犹豫着要不要给老师发消息说,不用专门去关注土根吃饭的情况,他不愿意吃也不用勉强他……可最终没发出这条消息,一是自己挖的坑自己扛吧;二是我觉得土根这回得自己去面对这个问题,本来就是要节约粮食的,也得学着去尝试不喜欢的食物,因为不想吃饭就不想去幼儿园,这也太弱鸡了。

你看,这件事的源头就是“我觉得他在幼儿园没吃饱”,而事实上,幼儿园一日三餐(中饭还有两顿点心),孩子一般是不会饿着的,就算都不肯吃,自己饿两天肚子自己知道辛苦,也就慢慢改了。父母参和一脚,“吃饭有压力”又成了一个新的问题。

土根真的饿的时候,都会吃光光

孩子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本来就是去锻炼独立、社交和情绪自我调节能力的,和家里备受关注肯定不一样,我们本就得有这个预期,必须对孩子和老师有基本的信任,生活一定不是完美的,而幼儿园遇到的“问题”,比起人生的大风大浪,真的可能只是“秋风细雨”。

Cindy最后说:

这篇文章并不是说啥事都不要去跟老师沟通或者不关注孩子的情绪,而是说,很多时候我们在遇到孩子的问题时,自己先想一想有没有“过度”地关注和焦虑。我对土根的情绪是很敏感的,但是我会判断,哪些情绪我应该去帮助他消化和度过,哪些是他得学会自己去面对。

比如文章里那个“因为孩子穿反衣服”而生气的爸爸,“孩子坐第二排就担心他注意力不集中”的妈妈,如果老师帮他们去解决了这些事,比如老师天天帮孩子穿裤子,那么这个孩子可能得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自己穿裤子;而坐第二排的孩子如果被调到了第一排,他也许失去了一个让自己学会更集中注意力的机会。

父母的很多焦虑是来自对孩子的“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会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长此以往,孩子会越来越不自信,总盼着有人来帮助他们,告诉他们该怎么做,而只有得到了大人的关注他们的情绪才会被抚平,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而老师也在这样的“注视”中变得更敏感,甚至是委屈。我相信大部分老师是尽心尽责的,但真的做不到像孩子的父母那样无微不至,也真的不需要做到。

幼儿园或托班是孩子第一次离家,是孩子第一次独自面对生活,父母的适时放手,是给他们最好的成长礼物。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用,别忘了点个“”或“在看”哦!

很多麻麻说最近总是找不到我们,

给我们加上星标就会更快找到我们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