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课异构丨2016河南省初中语文教学研讨会研讨课视频汇

 豫语乡音 2020-09-28

2016年11月2日,2016河南省初中语文教学研讨会在洛阳市第一高中举行。这里汇集了几位知名教师生动的课堂教学,还有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郑桂华的课例和报告——报告主要内容是确定文本教学价值的三个层面,可以开阔一下视野。

视频内容有:

  • 研讨会阅读教学同课异构:《植树的牧羊人》,执讲人分别为洛阳二外王小宁、平顶山11中王鹏。评课人:三门峡市语文教研员耿翠霞。

  • 研讨会写作教学同课异构:《如何突出中心》,记不清执讲者了,由商丘市教研员刘晓玮评点。

  • 郑桂华《皇帝的新装》及海哥评点

  • 郑桂华《突显文本的核心教育价值》


对于以上课例,不做太多的评价——否则俺就是“皇帝的新装”里的那小盆友了。

简要的聊一下我的观点:

一是阅读教学应当考虑文章的体式特点,做到因文体而教。

二、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中文本解读之风甚盛。

解读求深度求广度,有些肆意而为不从“学”的需求出发。解读文本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了教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我们用这把尺子去衡量就能把握文本解读的尺度了。为此,语文课堂教学上文本解读应当立足于言语形式的教学解读。

程宪勇老师在讨论这些课例时说:把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当做教学价值,不着眼于它的“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而着眼于它所传达的信息本身的智慧,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经常犯而又容易忽视的错误。学习通过写作,阅读通过写作,体验通过写作。

他所言正合“写读创”语文教学所倡导的——挤掉水分看语文课堂语文课堂的新生(点击蓝字可阅读)。

唠叨了这些,是该说观看视频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