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浔庐山水 2020-09-28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中信大厦(又称“中国尊”)是世界第九、中国第五高楼,项目占地面积约1.15公顷;总建筑面积为43.7万平方米,其中地上35万平方米、地下8.7万平方米;高度达到528米,地上109层,地下8层。

中信大厦是世界上按照8度抗震烈度设防的唯一一座超过500米的超高层建筑,由中信集团投资,由中信和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与运营,自2013年7月29日正式开工,2018年12月28日单位工程竣工,是北京第一高楼,首都新地标。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中信大厦建成后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先后获得了首届中国建设工程BIM大赛单项一等奖、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北京市结构工程长城杯金质奖、MIPIM Asia 中国最佳未来大型项目金奖,RICS中国年度大奖最佳建造项目等。

本文为RICS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对中信和业董事副总经理罗能钧先生的采访,探究中信大厦的成功秘诀。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中信和业董事副总经理罗能钧先生(右)从2019年RICS中国年度奖评委会主席何清华先生(左)手中接过冠军奖杯

设计彰显中华文明,建造树立行业标杆

罗总介绍,中信大厦的设计具有显著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韵味。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化礼器“樽”,形体自下至中上部逐渐缩小,顶部逐渐放大,形成中部略有收分的双曲线建筑造型,对称庄重又舒缓渐变。这种建筑形态,既有别于北京超高层建筑常见的直线形态,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使其林立在CBD核心区的摩天楼群中也能明显体现出庄重的东方神韵,同时又不失时尚之气,体现出世界潮流的当代建筑风格建筑。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而在建造过程中,通过团队协作、技术创新,中信大厦最终取得了项目建设初期设定的工期、成本控制和质量目标,为行业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管理和技术创新,为中国建筑行业尤其是超高层建筑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1. 通过采用跃层电梯、临永结合消防系统、预制立管技术等措施,施工总工期为62个月,开发周期与同类超高层建筑平均开发周期相比,减少了约31个月。

2. 通过方案阶段优化设计,办公区平面布局方正对称,开敞式无柱空间,平均平面使用率约73%,高于同类超高层写字楼。

3. 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沟通,采用“分段实施、并行推进”,较常规报审程序缩短近17个月,对北京政府相关部门改革大型项目监管方式起到了促进作用。

4. 部分电梯采用碳纤维带曳引绳技术,每年可节约电量10万度,可大幅减少截绳和换绳时间,使用寿命约是传统钢丝绳的3倍,降低运维成本。

5. 采用DUPS增加净使用面积约60平方米,总寿命周期内节省约660万元。

6. 采用超薄低噪音一体化窗边风机盘管系统,全楼增加净使用面积约4,500㎡。

7. 暖通空调系统较国家标准节能25.7%;照明系统较国家标准节能15.8%;电梯系统全部采用能量回馈系统;窗墙比为0.44的双中空超白玻璃幕墙系统较国家标准节能7.7%。已获得国家绿色三星建筑设计标识证书和国际LEED-CS金级8/8预认证。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保工期,管理和技术创新是关键

罗总指出,工期是影响超高层建筑项目开发建设成本的最敏感因素。为了在保证品质和安全的前提下,快速推进项目,在业主方牵头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参与下,中信大厦在建设过程中进行了多项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如建造过程中的“设计联合体”、总包管理体系、流程再造和并行推进、系统运用BIM 技术等管理创新和 “跃层电梯”技术、临永结合消防自救系统、智能化施工钢平台、办公室顶部组合灯盘、220V夜景照明系统、碳纤维曳引电梯等技术创新都成为超高层建筑创新亮点。而在罗总看来,其中最为重要的三大创新是确保工期的关键。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全生命周期管理。中信大厦EPCO(设计-采购-施工-运营)管理模式,解决了超高层建筑设计管理中信息传递低效或缺失以及开发建设运维一体化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从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建筑产业价值链视角构建了中信大厦项目管理体系。

跃层电梯技术与永临结合系统,为超高层建筑施工期普遍存在的垂直运输和灭火救援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引进世界先进的“跃层电梯”技术,运力是同规格施工电梯的7-12倍,极大地提升了中信大厦施工阶段的运输能力和效率。临时消防措施与正式消防设施相结合的消防自救系统,缩短了临时消防设施的拆除时间,为提前装修施工创造了条件,还可避免重复投资。

虚拟建造技术应用。中信大厦从建筑信息模型构建、模型应用和模型信息管理三个维度,业主、设计和施工三方全体参与,在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中应用BIM 技术,成效显著。BIM 技术在中信大厦项目设计阶段共完成施工图的BIM复核33 批次,解决了各种设计问题 5,557项。在施工阶段,截止至地下结构工程,土建设计变更数量约为同类项目变更数的1/17。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对标全球最佳实践,秉持最高标准和专业性

回顾中信大厦从拿地、设计、建造、竣工的八年征程,罗总表示,中信大厦以国内同类建筑1.4倍的建造速度完成了项目的开发建设,期间经历了各种难以预测的问题和挑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除了创新,就是团队合作和专业性。

作为业主方,中信和业团结五家设计公司、113家顾问单位、两大总承包商、400多家参建单位、数千名专业工程师和数万名工人,精诚合作,无缝沟通,共同推动各项工作进展,成功将中信大厦打造成为如今广受赞誉的建筑精品。

中信大厦也充分体现了以业主方为主导的项目团队的专业性。在结构体系方面,中信大厦采用“巨型外框筒+核心筒”多重抗侧力结构体系,是世界首座主体结构高度超过500米的8度抗震区的超高层建筑。项目所采用的智能顶升钢平台是世界房建施工领域面积最大、承载力最高、大型塔机一体化的超高层建筑施工集成平台。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他表示:“中信大厦开发建设过程中不断对标全球超高层建筑最佳实践和最高标准,RICS所秉持的国际标准,为中信大厦项目管理体系改进和团队能力提升提供了及时和有力的支持。比如,每年RICS的专题会议上我们团队主要管理者和技术人员都参与交流和学习,我们项目团队已经有多名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RICS培训并获得会员资格,为我们项目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支撑。”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结语

中信大厦高耸直入云端,隽秀挺拔,展现出顶天立地的恢弘气势。大厦塔楼核心筒为正方形,外轮廓为圆角方形,顶部内尊为圆形,塔冠用圆切构成花瓣状曲线,蕴含了“外圆内方、天圆地方”的人文气质,室内办公空间净高3米到3.5米,得房率达70%以上,外观与功能的品质兼得,吸引了一批世界著名的金融总部企业入驻。

中信大厦作为北京市新地标,将成为北京坚持和强化“四个中心”战略定位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不仅丰富了北京的天际线,彰显中华文明的外型为北京市城市建筑形象增色添彩,未来中信大厦在文化交往和展示、国际交往、科技创新等方面将继续发挥巨大作用。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而对于建筑行业而言,正如2019年RICS中国年度大奖评选委员会主席何清华先生所言:

“中信大厦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应用全球最前沿技术、设备、材料及工艺,联合最优秀的设计方、建造方和供应商,坚持共赢理念、不断创新工程管理体系,其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分段获取施工许可证、施工总承包与机电总承包的双总包管理模式、设计联合体模式,对中国超高层建筑的开发建设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项目信息

业主:中信和业投资有限公司

概念设计:TFP Farrells

建筑设计:KPF建筑事务所

注册建筑师: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

结构设计:Arup

机电设计:WSP

总承包商: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更多镜头中的中信大厦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北京第一高楼是如何建成的?

本文文字资料来自:RICS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