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能老人谁来护理?

 新用户84259150 2020-09-28

“社保第六险要来了!”今天打开新闻就收到了这条资讯。

社保五险我们都知道,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而未来又将增加一个“长期护理险”。

长期护理险,是为了对失能半失能人员提供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也是承担家庭的护理费用负担。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已经成了不少家庭面临的难题。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类似的情节,比如去年热播的《都挺好》,在父亲苏大强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后,明玉选择辞职陪伴照顾。

还有前不久热播的《以家人之名》,凌霄母亲因车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刚刚高中毕业的儿子不得已到新加坡读书照顾母亲,甚至休学了几年,但因为疾病母亲变得极度敏感,让照顾自己的儿子有抑郁症的倾向。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54亿,预计到2053年,将达到4.87亿的峰值,占总人口的34.9%。

也就是说,每3个人当中就有1个是老年人。

同时,在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中,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数量已经超过了4000万,而且还在增长,25.4%的老年人需要全方位照料。

现实中,对于失能半失能的老人,他们需要照顾,也需要重燃生活意志。

但是大多数家庭无力负担护工的费用,大多是居家养老,只能由家人照顾,这其实对全家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国家推出了“长期护理险”。

长期护理险,是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对评估达到一定护理需求等级的长期失能人员,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者资金保障。

其实,长期护理险从2016年就已经开始试点了,试点包括河北、吉林、黑龙江等14个省份/市,共计35个城市。

近期,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将长期护理险试点扩围。

又新增了14个试点城市,包括北京石景山区、天津市等等,至此,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市(区)已扩至49个。

咱们拿上海长期护理保险举例,具体看看长期护理险的保障内容。

在上海,参加长期护理险的人员有两种,一是参加职工医保的人员,二是参加居民医保的60周岁及以上的人员。

那长护险都有哪些服务呢?上海提供的服务有三类:社会居家照护、养老机构照护、住院医疗照护。

居家照护和养老机构照护,具体服务包括了基本生活照料和常用临床护理,比如面部清洁梳理、沐浴、协助进食、排泄和失禁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等。

就拿社会居家照护来说,通过评估的老人,根据失能程度等级不同,每周可获得3到7小时的服务。

比如陈阿婆每周5小时的上门医疗照护,费用65元/小时,自己只需掏6.5元,其余90%由长护险基金支付。

住院医疗照护提供的具体服务是参照职工医保的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和用药范围执行。

当然,每个试点城市的政策不同,想了解长期护理险,可以参考当地的政策。

长期护理险,可以说是很有前景的险种之一,为什么呢?

在老龄化社会,使得护理需求持续增加;其次,人力成本越来越高,护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强,护理将会成为健康服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写在后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