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标如果造反朱元璋会很高兴?这个段子信了你就输了

 宋安之 2020-09-28

最近在网上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情况,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嫡长子懿文太子朱标,在死后几百年以后,是大大的火了一把,因为很多人认为朱标如果造反的话,明太祖朱元璋肯定会很高兴,而且还会派兵支援朱标,或者说直接准备退位诏书的。
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首先来说这个说法只能当段子听一听笑一笑,如果你当真那么你就输了。懿文太子朱标如果真的造反的话,明太祖朱元璋肯定不会高兴的,反而会勃然大怒的,更不用说派人支援朱标,还有准备退位诏书什么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先来说说为什么这些人会认为朱标造反的话,明太祖朱元璋会很高兴呢?
因为他们认为明太祖朱元璋很信任太子朱标,父子两个的感情很深,所以朱标造反的话,朱元璋不会生气的,反而会认为自己这个儿子出息了,所以会很高兴的。
但是宋安之只能怎么说吧,如果你们真的以此认为朱元璋会高兴的话,只能说你们是动画片看多了吧。

因为最是无情帝王家,就算再亲密的父子,面对最高权力,往往亲情就不是那么纯粹了,毕竟一个是现任皇帝,一个是下一任皇帝,平衡一旦把握不好,真的会父子自相残杀的。只能说相对来说,朱元璋和朱标这对父子比之其他皇家父子搭档,要好太多了。
朱元璋也的确很信任太子朱标,诸如将宫禁警备等事务交给朱标负责。
但是呢,朱元璋以父亲身份当然信任自己的儿子朱标。但站在皇帝角度,他为了把握好平衡,还是对太子朱标进行了一定的权力限制。诸如朱标的东宫体系并没有独立出来,东宫的属官都是由开国元勋兼任之。

要知道一般朝代的太子都有着不小的权力,而他们权力的体现就在于东宫。某种程度上来说,东宫可以说就是一个小朝廷,都是太子的心腹,是太子的班底。
朱元璋将开国元勋中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都任命为东宫辅佐官,看似是豪华阵容。但有一个致命问题,那便是人家只是兼任,并非是太子一党。
以父亲角度来看,朱元璋这样做可谓是煞费苦心,意在儿子朱标提前跟开国元勋们建立起亲密的私人关系,为其以后登基铺路。

但就给予的权力来说,很明显朱元璋是站在皇帝角度,来限制太子朱标的权力,来把握微妙的平衡。因为没有太大权力,所以自然不会滋生出更大的野心,这样力图在根源上杜绝父子之间会出现为了权力而决裂的事情。
当然朱元璋也知道这样做不太合适,所以特意义正言辞的解释了一番:“朕于东宫不别设府僚,而以卿等兼领者,盖军旅未息,朕若有事于外,必太子监国。若设府僚,卿等在内,事当启闻,太子或听断不明,与卿等意见不合,卿等必调府僚导之,嫌隙易生。又所以特置宾客、谕德等官者,欲辅成太子德性,且选名儒为之,职此故也”。可以说解释的很好。
总结来说,明太祖朱元璋以父亲角度来说,对于儿子朱标的培养可谓是煞费苦心。但他站在皇帝角度,面对自古以来皇帝与太子为了最高权力,经常发生矛盾的问题,是选择了限制其权力的解决方法。
朱元璋这般费尽心机的培养太子朱标,很明显不会,而且也不想将朱标培养成一个造自己反的逆子,毕竟自古以来儿子造皇帝老子反的,哪里有其乐融融的结局?
好的来说就是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先逼迫父亲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太子,又逼迫父亲禅位于自己。唐高祖李渊当了九年太上皇,不说晚景凄凉,但是郁郁寡欢,当了一个高级囚徒是不争的事实。

坏的来说,南朝宋文帝还有五代十国的后梁太祖朱温,都是死于造反的儿子之手的。
所以说儿子造反不是玩过家家,皇帝如果真让儿子造反成功的话,好了是当没有自由的高级囚徒,坏了就是没命的下场。
明太祖朱元璋身为明朝开国皇帝,历时十五年打下偌大的天下,又岂是那种中庸之主,他可是一个霸道强势的皇帝,又怎么可能冒着被杀死或者说失去自由的风险,心甘情愿的成全儿子的造反呢。

因此如果太子朱标真的造反的话,明太祖朱元璋肯定不会像网上说的那样很高兴的,更不会派人去支援朱标,还有准备退位诏书的,而是会勃然大怒的,坚决收拾这个逆子的。当然朱元璋肯定会留下朱标性命,不会杀他的。
最后再说说可能还有人认为,太子朱标造反的话会显示他有血性,他有出息了,明太祖朱元璋这样的霸道皇帝肯定会很高兴。
但表现自己出息,自己有能力的方式很多,哪里有通过造父亲反这种方式来表现的人呢,这种方式根本不是表现,而是大逆不道,朱元璋的这个皇帝老子肯定是不会接受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