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英宗以夺门之变重新当皇帝,等于夺了儿子帝位,所以得位不正?

 宋安之 2020-09-28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他这一生最有名的三件事,一是土木堡之变,成为俘虏皇帝,但只是一年时间便是回到大明,并且在八年以后,以太上皇身份发动夺门之变,重新成为皇帝,这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绝无仅有的。

二是为了师出有名,冤杀大功臣于谦。

三是废除了宫妃殉葬制度,做了一件好事。

今天说起明英宗这个皇帝,很多人认为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废了弟弟明代宗朱祁钰的帝位,重新当皇帝,是得位不正,甚至是最得位不正的皇帝,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持这个观点的人,之所以这样认为,主要是认为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重新当皇帝,等于是无形中夺了儿子朱见深也就是明宪宗的帝位,使他推迟了八年时间继位。

其实这个观点也是有着一定依据的,因为明宣宗朱瞻基只有明英宗和明代宗两个儿子,而明代宗在明英宗御驾亲征被俘以后,由监国成为皇帝,坐稳帝位之后,是想尽办法,乃至是贿赂大臣,废掉了明英宗儿子朱见深的皇太子之位,改立为沂王,将自己的独子朱见济立为皇太子,而朱见济很明显没有这个太子命,也就是当了一年太子便是早夭。

因此到了景泰八年,明代宗病重,在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之前,当时明代宗能选择的继承人,也就是原来的太子朱见深了,因为他独子早夭,也只能从哥哥英宗一脉寻找继承人,总不能舍近求远,找其他堂兄弟或者更远的旁系兄弟的子嗣来继承帝位的。

所以明英宗复辟,等于是夺了儿子明宪宗朱见深的帝位,使朱见深推迟了八年时间,等到明英宗驾崩以后才继位的,因此明英宗是得位不正的,甚至可以说最得位不正的,因为他跟儿子争夺帝位啊。

但是事情真的有这么简单吗,其实并非如此。

表面来看,按照宗法血统来看,明代宗独子早夭以后,的确只能从哥哥明英宗一脉选择继承人,不能跳过这一脉,找更远的。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不能,当年明英宗御驾亲征,代宗不过是以藩王身份监国,还有皇太子朱见深在,按理说他是不能成为皇帝的,结果还不是成为皇帝了?

按理说明代宗,通俗点来说只是代理皇帝,在明英宗这个正牌皇帝回来以后,他就应该将帝位还给明英宗,但结果来看,他并没有。

再看看当时情况,其实是充满着不确定性的。

首先明代宗直至到了夺门之变时,都没有确定了继承人,没有明确要恢复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

而且虽说理论上明代宗只能选择明英宗之子朱见深这个前太子,但其实当时双方关系很紧张,人家朱见深好好的太子之位,说废就废;明英宗回到大明以后,没有将帝位还给人家也就算了,还如同软禁一般将其软禁在南宫,甚至可以说是虐待明英宗,明英宗没事喜欢在大树底下乘凉,御史高平说南宫树多,虽然隐藏奸诈之人,明代宗马上将树给砍了,搞得明英宗无树可倚,连乘凉的权力都被剥夺,由此可见双方关系的紧张。

而当时也有骑墙派,除却支持立明英宗之子朱见深为太子的大臣外,还有一部分大臣清楚明代宗与明英宗的紧张关系,所以想揣摩圣意,想投明代宗所好,诸如王文和萧维桢等大臣,意思是迎立襄王世子为太子;襄王是谁呢,是明宣宗的弟弟,明代宗和明英宗的叔叔,比之明代宗和朱见深的亲叔侄关系远多了,但是襄王一脉与明代宗关系并不紧张,这是他们的最大优势。

也就是说当时大臣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按照血缘亲疏,应该立明英宗之子朱见深为太子;一派认为应该立襄王世子,双方都纷纷向明代宗表达自己的意思,而明代宗并没有明确态度,而是打算在正月十七日的朝会上做最终决定。

但是正月十七日,夺门之变发生,明代宗没来得及表态,就失去了大权,而明英宗顺利复辟,重新成为皇帝。

综上来看,在明代宗病重之际,并没有确定立明英宗之子朱见深为太子,他还有一个襄王世子的选择,他有可能在病重之际为了弥补和缓和与明英宗的关系,立侄子朱见深为太子;但是更有可能立襄王世子,毕竟为了最高权力,他对明英宗还有朱见深打压的不轻,最后他只是将朱见深该得的太子之位还给人家,真的可以保证日后朱见深继位,可以既往不咎不清算他?

那样还不如将太子之位交给本该不可能成为太子的襄王世子,使他感激涕零,日后继位,自己的身后之名肯定有所保证。

当然不论明代宗如何选择,只要他没有确定朱见深为太子,那么明英宗复辟,就不等于夺了儿子朱见深的帝位,自然不存在得位不正的问题。

不能以没有确定的事情,也就是朱见深没有被明代宗明确立为太子的历史,直接认定肯定会将其立为太子,以此进一步认为明英宗复辟就是跟儿子抢,就是得位不正,这样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而且再退一万步说,明英宗本来就是正牌皇帝,他通过政变夺回自己的帝位,有何不可呢,如果以此一些站不住脚的理由认为他是得位不正,甚至是最得位不正,是大错特错。

客观来说,夺门之内风波之中,明英宗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得位正不正的问题,而是他冤杀了对明朝社稷有着大功劳的于谦,可谓是千古奇冤,是中国司法史上的一大污点。

明英宗虽然废除了宫妃殉葬制度,并且根据史书上记载,是个有魅力,而且性格还不错的皇帝,但为了师出有名,即使他不忍心杀于谦,即使于谦并没有什么罪过,但也还是以他“意欲”迎立襄王世子罪名,而痛下杀手,由此可见政治其实是很无情的,通过于谦被冤杀之事,其残酷可见一斑。

而明英宗人生中的这一大污点,其实也是无形中影响了明朝的命运,连一心为国,对社稷有着大功于谦都落得一个不得好死的下场,长此以往,大大加剧了士大夫阶层的畏祸心理,所以到了明末,内忧外患之下,朝廷大臣多是敷衍了事,忠心为国的少之又少,甚至李自成大军进军北京,崇祯帝要求大臣捐献钱财,这些大臣也是紧握钱袋子,朝廷无钱稳定军心,最终是明朝灭亡。

明末不是出不了于谦这样可以力挽狂澜的人物,只是有明一代276年,一心为国之人多是不得好死的下场,那样的环境,又怎么培养得出于谦式的人物呢?

即便是有这样的人物,到了明末也没有发挥的空间,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当然明朝二百多年对于一心为国之人不论如何,也不能以此作为明末那群不知廉耻的变节之臣的遮羞布,固然统治阶级的方式过于严厉,但是变节之人也有问题的,不能单纯以一方面原因来定论的。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明清史及其中国大历史,喜欢以不一样的角度来说说那些一成不变的历史,觉得可以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