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世道,存钱你得多长几个心眼……

 深度的思考者 2020-09-28

近日,有报道称:“存1000承诺得36万到期仅4000元”。

说的是30年前,一姓杨的男士花1000元购买了某大型银行的教育储蓄,当时宣传单写着30年后,到期本息共36万。

今年9月29日到期,去取钱时,银行方表示只能取4000元。

……

看了这则消息,感到很是庆幸,幸好我在银行没有定期存款,更没有长期存款。

如何来看待这个事件?微博也在热议中,谈点自己的看法吧:

一、没有什么承诺是不可变的。

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在银行存款也是如此。

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政策的变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变的。

很多时候的承诺,不是不想执行,而是根本执行不了,为什么?

就是因为变化太快了。小时候看电视剧,很不明白一些男男女女的变卦。

比如说,这个男的今天对女的说,天长地久,海枯石烂的话。

结果明天就变卦了,觉得男人真坏,年龄变大了,才知道,男人也有男人的道理。

这个世界真是奇妙,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二、维护自己的权益,学会收集证据

尤其是这种存款时间长的,一定要收集好当时的政策宣传书、传单及各种证据,毕竟时间太长,30年的时间,有多少事发生?

如果不保存当年的记忆,连个物证都没有,谁来支持你的诉求?

法律社会,证据说话,自己的权益得不到维护,即使气的去死,谁也帮不了你。

记得前段时间,听说过一个老人去银行取钱,按照当时的政策,能取好几千的,但按现在的政策却只能取几元。

银行工作人员只给了几元,解释是:当时这个老人刚签证了合同,上面就有政策调整,所有的之前的合同作废。

就是这样,嗯,就是这样,解释的怎么样?反正,我是不服。

可是,你有办法吗?政策就调整了,谁让你愿意往里面存钱的呢?

三、银行不是财神爷

现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还是把钱存到银行里去,因为银行有利息啊,而且银行的钱,怎么着也不会越存越少吧。

很多人觉得,有了钱,放哪里都不安全,放银行最安全。

最好能存起来,收取定期的收益多好?

而且按照政策,存的越多,收益越高,于是很多人就按照最长的期限存。

笔者认为,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话是这么说,还要看到另一面,那就是银行的赚钱模式。

银行是怎么赚钱的?是吸收储户的钱,然后放贷给企业,赚取利差。

银行本身是不赚钱的,我们试想一种情况:

那就是储户存款少了,企业也不愿意贷款了,那么这时候,银行还能赚到钱吗?

现在的社会,随着房价越来越高,大国国民几乎都在举债买房,往银行存款的人在逐渐变少。

而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下行的压力,社会融资几乎成断崖式下跌,很少有企业愿意向银行贷款。

银行赚不到钱,请问,他又怎么按承诺给你钱呢?

谁也不愿意当老赖,银行也要顾自己的信誉,于是有些解释就来了,你懂的。

所以啊,有钱就花吧,当然,如果想存钱,也不错,但注意两点哦:

一、不要存的期限过长,现在的银行不是以前的银行。

有的银行,如包商银行,就被120救走了,进了“重症监护室”。

下步银行允许破产,如果存的时间过长,取都取不出来。

二、不要存的钱数过多,一个行最多50万。

现在的政策是50万,还是有保障的,但如果超过50万,那么出现重大意外,银行就不会赔给你了。

现在生活越来越难,每一份钱都要掰成两半花,既要开源又要节流。

更关键的是多学财经知识,免得被骗了,还高兴地替别人数钱。

本公众号最大价值就是:能给你指点财经方面的迷津,帮你看清这个世界的沟沟坎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