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份子钱,你会为给多少纠结吗?

 深度的思考者 2020-09-28

他说:

我读研究生那会,一大学同学结婚,大家聚一起讨论,份子钱多少合适,普遍的说法是1000,这是惯例。我说你们随意,我还读书,最多就200

其他人工作了,但工资也不高,没买房也没买车,包1000块,何必呢,自讨苦吃。反倒是后来,我还和这个同学经常有联系,也相互帮忙。

没那个经济实力,就不要趟惯例那浑水,把人情消费降下来,一年能省好多钱。承认自己目前没钱,不丢人。丢人的是,十年后,你还是没钱。

笔者估计这个朋友是有感而发,不知触动了他哪根神经,于是就把自己的见解给展示了出来。

如果是你,面对他那样的境况时,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选择有时真的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笔者的看法是随份子钱还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吧,不要打肿脸充胖子,没有那个实力,不要硬撑。

谁不想把面子做足,但你得有那个实力啊,没有,还想着跟别人一样,是不是虚荣心太强了?

记得在部队时,笔者也遇到类似的困惑,一次我所在的连队连长结婚,班长们都议论随1000元,有的战士也要随1000元,问我给多少?

我说给100元,有的就笑话我,但我最后还是给了100元。

当时还担心连长是否会给我小鞋穿,好在没过多久,那个连长就调走了,不在连队了。

现在每想起这事就感到庆幸,同时也在思考当时究竟做的对不对,如果再有类似的一次,还会只给100元吗?

现在如果让我回答,我还是决定给100元,不能比啊,当时我就是义务兵,一个月也就只有110元的津贴,让我掏100元已经是非常高了。

人啊,怪在量力而行,不能没有那个实力,还要装?况且有些时候送出去的钱,是再也无法回来的。

是太抠了吗?不是!人得学会量入为出,如果当时我要跟他们一样随礼1000元,那就得给人借钱。

本来是一件喜事,给领导随礼送的自己高兴,领导也高兴,可是到了后面为了这个钱却先让自己难堪、难受,又何必呢?

给的是一份心意,岂能完全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

所以说还是凭自己的内心去给钱吧,别被别人的份子钱所绑架,人哪,还是得活出自己应有的模样来,如果对方觉得你给的少,与你断交,那就断呗。

人生就是这样,走了老朋友,会结新朋友,一些老朋友可能转瞬间就成了陌生人,而一些陌生人也可能在认识中成了好朋友。

比如说山西作家周宗奇拉黑了作家王东满,俩老头,几十年的好友兼同事,因疫情,观点不同,掰了。

虽然代价有点大,但也不见得是坏事,毕竟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的和谐交往,前提就是三观相同。

下面是周宗奇先生的割袍信,里面有一句精典的话是这样的:

三观不同,真塔魔不能一起浪费精力和时间。

都一把年纪了,还这样率性而为,觉得真是有意思,哈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