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 博 课 堂 上课啦! 今天给大家介绍 反瓷云龙戏珠纹如意耳瓶 快来看一看吧~ 反瓷云龙戏珠纹如意耳瓶 在廊坊博物馆四展厅有一件反瓷云龙戏珠纹如意耳瓶,高21.9厘米,口径7.2厘米,底径7.8厘米,侈口,捲沿,束颈,圆鼓腹,腹以下内束,圈足外撇。通体以堆贴、浮雕及线刻手法表现纹样,口沿、颈上部及圈足外贴饰对称的忍冬纹、如意纹及海水纹,颈、肩相接处贴饰对称的两个如意耳,耳下分别吊挂两只长系镂空花篮。腹部两侧纹饰设两个圆形开光,开光内雕饰相同的二龙戏珠纹,双龙盘绕弯曲,眼、舌均能活动,栩栩如生,堪称一绝。瓶身以牡丹作地纹,“暗八仙”点缀其中,即扇、剑、葫芦、阴阳板、花篮、渔鼓、笛、荷花。器底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清末民初古董研究学者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说:“有一种雕瓷纯不涂釉者,名曰反瓷。”反瓷亦称“生瓷”,是一种以瓷土作胎,胎上雕琢纹饰,素胎生烧的瓷器。反瓷如玉似冰,如骨似雪,晶莹剔透,光泽度高,较为美观。大约在明代万历年间,反瓷在景德镇便已经有烧制,清代在康熙朝反瓷制品出现较多,到同治、光绪年间,反瓷便较为常见了。反瓷以制作文房器物为主,如笔筒、笔洗、水丞、水盂等,《饮流斋说瓷》记录有乾隆时代呈海棠四方形的笔筒,有夔龙古锦纹,“质莹画细,虽小品亦自足珍”。反瓷虽然不上釉,但有些还是要上彩的,在许之衡看来,“笔筒反瓷而墨彩者因常有之,若反瓷而胭脂水彩者,诚为罕见之宝。” 廊坊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反瓷云龙戏珠纹如意耳瓶,色泽灰白自然,造型匀称,装饰格调高雅,雕刻技法精湛,实属同类器中罕见。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 我们下期再见哦~ ![]() 文字撰写:贾学颖 微信编辑:郭 姿 微信审核:苑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