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妈说:父亲这个称谓,别让它只做个“名词”躺在孩子的户口本上,它从来都该是个热腾腾的“动词”;你错过的孩子人生中每一个第一次,都是永远不会再有的第一次。 作者:麦小麦(爸妈精读主笔) 前段时间,摄影师左爸,疫情期间在家陪儿子,孩子成长的点滴让他灵感迸发,由此拍出了许多亲子大片,炫酷的场景,瞬时爆红网络,堪称“硬核奶爸摄影师”。 他镜头中孩子,机灵可爱; 妻子,笑靥如花。 他们时而化身超人拯救世界; 时而一家登月探险; 时而变身逗比娱乐自己; 看似简单的创意,想做出炫酷的特效得花两三天。 左爸乐此不疲地拍着,儿子开心兴奋地笑着。对左爸来说,镜头里有爱的一家人才是他人生最好的作品,而这样的作品,才是摄影师左爸的“王炸”。 评论区,网友纷纷羡慕嫉妒。
比起雄伟的建筑、磅礴的河流,孩子天真烂漫的笑容是才是最值得记录的一帧,因为它稍纵即逝。 当你把镜头聚焦在孩子身上,那道光就是孩子最幸福的底色。当你把时间多花在孩子身上,陪伴就是最长情的告白。 父爱如山,请让它动起来。 有爱的“山” 是孩子内心的渴望 孩子对父爱的渴望,从生命孕育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曾看过BBC一部有趣的纪录片《父亲的生物学意义》,用科学实验探索了爸爸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我们都以为孩子天生该和妈妈最亲,毕竟多相处了10个月。 但一次实验表明,爸爸和婴儿交流时宝宝的心跳频率竟比妈妈更高。也就是说,婴儿对爸爸的声音反应更敏感强烈。 一个还住在妈妈肚皮里的婴儿,就已经开始用自己的方式积极地回应父亲,更何况是她长大后? 一千个孩子,有一千种心声。 《少年说》这档节目常成为亲子关系翻车现场。 孩子们的心声,个个扎心。 节目中有个叫郭美彤的7岁女孩,在天台喊话父亲:“可不可以多回家陪陪我。” 因为工作关系,女孩的父亲常年居住北京,一年能陪她的天数屈指可数。 她满怀希望地对父亲说出心里话,没想到爸爸的回答又扎了她一刀。 “现在妈妈很会陪你的,等你读完中学,考上北京的大学,爸爸天天陪着你。” 才上小学的女儿,要独自走过12年,到大学才能得到爸爸陪伴的许诺。 可12年后,她已经成年了。 我只是希望你陪我成长,而你却叫我独自长大。 全场都发现了女孩失落无助的表情,除了她的爸爸。 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种特别的力量。” 当这种力量缺失,他成长过程中想依靠的那座山骤然崩塌,留下孩子独自神伤。 所以别轻易走开,听听孩子渴望爱的心声。 那些不动的“山” 最终压垮了孩子 娱乐圈结个婚,被亲妈阻止被粉丝diss的非张靓颖莫属了。 集美貌和才华与一身的实力歌手,向离婚且年近半百且风评并不好的男人当众逼婚,这样的桥段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张靓颖,这个对爱情低身到尘埃里的女孩,如果你对她多了解一点,也许就能理解她的“偏执”。 在她的记忆中,父亲那一栏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先是因为工作,聚少离多,后来父母离婚,父亲重组了家庭,更不会多看她一眼。 每个月几百块的抚养费,是她和父亲唯一的连接。 这个渴望父爱的女孩,在无助、迷茫、失落的时候,遇到了带给她安全感的冯珂,怎能不孤注一掷? 这样的爱,像极了一个青春期的女孩对父亲角色的急切渴望。这个缺爱的女孩,“闭着眼”跳进“火坑”,最终以离婚暗淡收场,自己弄得一身伤。 《养育女孩》书中说道:“父亲是对女儿造成巨大影响的第一个异性,所以通常会将他作为衡量男性的标准。” 在很多女孩潜意识里,父亲就是她择偶的标准。如果长期父爱缺失,那些对父爱极度渴望的女孩就会着急寻找一个替代的角色,最终冲动地看走眼。 父亲这个角色对女孩情感中的叛逆,和男孩成长中的叛逆,往往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热播剧《小欢喜》中的季杨杨,就是患有“父爱缺乏综合症”的孩子。 因为父亲身处高位,几乎没时间陪儿子。在外他是声名显赫的区长,在家他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缺少父亲的陪伴,从小季杨杨就和舅舅一起生活,少了父亲这盏指路明灯,季杨杨的青春期非常叛逆,打架斗殴、炫富挥霍、讨厌学习… 他用自己的方式和父亲抗争着。 而当有天父亲想走近儿子时,却发现有道门早已上了锁。 那些只是被“冠名”的父亲,伤了多少孩子的心。 父亲用心的陪伴 是孩子幸福的底色 《奇葩说》有期节目,让几个孩子从“最喜欢的玩具”和“爸爸陪你一天”之间二选一,孩子们毫无例外地选了后者。 孩子的爱就是这么简单纯粹,所以别让他们的渴望总是落空。 曾看过一本书《忙碌爸爸,也可以做好爸爸》。作者采访了各阶层忙碌的爸爸,通过了解他们陪伴孩子的方式,给因为忙而“缺席”的爸爸们支招。 1、增加生活中的仪式感和乐趣 网上看到一位日本爸爸,给孩子做的便当摆盘,暖心不已。 原本普通的白米饭、胡萝卜,经爸爸的巧妙构思之后,变成了各种有趣的造型。 变异青蛙王子; 兔子遇见猫。 孩子打开这样一个充满爱的便当,一天都会是元气满满。 生活中不经意的小事,用心去做,就能收获意外的惊喜。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高明的爸爸,不会只看着孩子玩儿,而是陪他玩。 邓超就是这样的爸爸。 孩子临时想要滑雪,他就用纸板做了滑雪板; 如果你的时间有限,那就想办法在陪伴时,让孩子的快乐翻倍。 2、尽量参加孩子的重要时刻 奥巴马曾经:“我最骄傲的一件事,就是即使在长达21个月的总统选战中,也从来没缺席一次女儿的家长会。” 孩子,第一次会走,你在加班;孩子,第一次领奖,你在开会。 你错过的孩子人生中每一个第一次,都是永远不会再有的第一次。 那些成长的瞬间,那个小小的人儿,环顾四周,看不到你的身影,内心该多么失落? 那些重要的时刻,千万别都错过,让他知道有爸爸在,内心才会更踏实。 3、见缝插针,利用零碎时间陪伴孩子 仔细看下,爸爸们一天的24小时,再忙总有某些时刻是可以被高效利用的。 比如睡前,陪孩子讲10分钟故事; 比如早晨起床,陪孩子做10分钟健身操; 比如忙完工作,和孩子聊会儿天; 比如空闲时候,陪孩子下盘棋… 那微不足道的时间,因为有了爸爸的陪伴,在孩子眼里,便可能是支撑他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曾看过一则有趣的视频《共享爸爸APP》。 如果爸爸可以像叫外卖一样自行选择,你猜会有多少孩子选? 视频中的主人公,经常化身各种爸爸,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但,有天晚上,他工作到很晚,还没进家门,就在窗前看到“欢声笑语的一家人正在共进晚餐”。 他愣在原地,才想起来今天是儿子的生日。妻子为了不让孩子失望,才在APP上租了个爸爸。 看着被取代的自己,他百感交集,那一刻他重新思考了“爸爸”这个词的含义。 父亲是可以被替代的,但父爱不能。 父亲这个称谓,别让它只做个“名词”躺在孩子的户口本上,它从来都该是个热腾腾的“动词”。 从明天起,抽点时间,陪陪孩子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