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朝书法讲座2 南朝宋《爨宝子碑》

 老邻居888 2020-09-28

 今天

洞庭秋思 查阜西 - 大师·古琴

南朝宋《爨宝子碑》


任启政

《爨宝子碑》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墓碑》,东晋安帝乙巳年(公元405年)刻。(碑文中“太亨四年有误,太亨次年改国号为元兴,405年改义熙,云南边陲信息不灵,故为太亨四年)。

一,简介

《爨宝子碑》碑首为半圆形,整碑呈长方形,碑高183厘米、宽68厘米、厚21厘米;碑文计13行,每行30字;碑尾有题名13行,每行4字;额15字;此碑书体均正书,在隶楷之间,体现了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一种风俗,与《爨龙颜碑》并称“二爨”,此碑小于《爨龙颜碑》而称为“小爨”。两晋时期流行手札,并有禁碑令,故当时碑刻极少。

二,发现

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此碑出土于云南省曲靖县杨旗田村,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后被一乡民用作压豆腐的石板。咸丰二年,曲靖知府邓尔恒发现所买的豆腐上有字迹,急派人找到卖豆腐的人,将碑石运回府中,后置于城中武侯祠。当时,正是清代碑学大兴而帖学告退的时代,所以此碑一经发现,其怪诞的用笔,随意的结体所表现出的古朴味道,立即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被视为书法作品中的奇珍异宝。碑学家阮元称它为“滇中第一石”,康有为誉为“已冠古今”。

三.艺术价值

魏晋时代是书法史上新旧书风的转换期,主要是隶书向楷书和行书的转换。在求变的强风吹刮下,新旧书体的点画和形态均呈现出新的面貌。一方面,旧体的隶书开始出现楷书的写法;另一方面,新体的楷书时见隶书的影子。因此,新旧杂糅、楷隶相参,是这一时期时代书风的显著特点。

《爨宝子碑》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称此碑为隶书,并评其为“宝子碑端朴,若古佛之容。”又云:“朴厚古茂,奇态自出,与魏碑之《灵庙》(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鞠彦云》(北魏鞠彦云墓志),皆在隶楷之间,可以考见变体源流”。它与书刻于公元456年的北魏《嵩山高灵庙碑》风格接近。

其立碑之时距书圣王羲之之死时仅30年,却与法帖之风的清雅俊逸大为迥异。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论》中说,该碑作者“想模仿八分而又学不像,字体显得很不自然”。但此碑在“两不像”中蕴含着深沉的艺术魅力,能给人以无限的美感。这些不合情理的用笔和结体构成了该碑最显著的艺术特征——奇姿异态。

学习《张迁碑》、《好大王碑》、《封龙山碑》一路的汉隶,参入《爨宝子碑》的用笔和结体,顿使字形具有灵动逸纵之趣,可防隶书结体呆板僵木。所以,《爨宝子碑》是当今书法创作的首选书体,是最具展厅效应的书体,是研究隶书的必学书体。

四.笔法特点

由于《爨宝子碑》脱胎于汉隶笔法,故而波磔犹存,相较于《张黑女》、《元怀墓志》等成熟的魏碑,则更显得原生态。此碑用笔方峻,起收果断,似昆刀切玉。

1.横画  隶书最典型的笔画是波磔笔画,其形态以“蚕头燕尾”为特征,该碑大部分波磔笔画的收笔与汉隶没有多少区别,但是起笔却用楷法,改逆入为切入,变蚕头为斜方形。这样,波磔笔画便成为该碑最具特色的笔画:中间平、两头翘,俨如一叶小舟。

2.竖画  竖画的起笔也顺锋斜切,为楷书写法。取悬针笔势的竖画末端常带慢弯,甚至个别字如令”字的末点也做此处理;“锵”字中的垂露竖也写成慢弯,强劲稚拙。

3.撇画、捺画  起笔皆顺锋斜切,用楷法;收笔多取上翘状处理,撇捺相对舒展,尽显峥嵘风骨。有些字的捺画已似成熟楷书的笔势,如“人”。

4.钩画  该碑许多竖画收笔改为钩,有的像隶书,有的像楷书,如“枯”的木字旁。

5.折  凡横折处皆成直角,凡有“口”字的地方,或扁方、或长方、正方,因字结体,灵活处理。方折锋利的棱角,不是书家毛笔写出来的,而是刻手的发挥和强化,我们书写时不可过分强化。

6.点  点多为三角形,显得凝重峻利,但形态、大小、方向、取势多有不同。一些短撇和短竖也写成三角形,如“集、乐”等。

写宝子在于其朴厚严谨、含蓄古逸,不要仅学其表面的雄强粗犷而写的狂怪邪险,失去纯正、高古的气息和品格,而应以蕴藉之笔,意在隶楷之间,抓住字中精彩的重点的笔画,力求“醇、雅、灵”的境界,才能写出奇姿异态的“宝子体”。

五.结体特点

1.不拘常规  该碑多显隶书的特征:横平竖直,以保持重心的平稳;撇、捺、长横、戈钩向左右伸展,以求结体的横势。但它打破了隶书“燕不双飞”的基本原则,横画和捺画的收笔同时作波状,如“得、所、其、吐、芳”等,都是“双飞”;有的是“三飞、四飞”,如:“海、疾、庭、春”;有的撇画向左下长长掠出,如“沧”;有些横画,特别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部分的横画,按隶书常法是不能作波状的,但该碑却写成波画,如“朝、野、穆”等。

2.因字异形  碑中的字以长方、正方为主。一般来说,上下结构的字呈长方形,左右结构的字呈正方形。此碑字形因字异形,该方的则长,如“伟、清、君、别、与”等;该长的则扁,如“乐、字、响”等。不管如何变,字形都挤压在四角饱满的块状体中,构成其结体内敛深沉的风格。

3.字形欹侧  “沧”字右边“仓”字势向右倾斜,右下方的“口”字也不端正,似杂技般惊险,但因字的两撇舒展地向左伸去,欲挽回险势。“仓”的点也有向左之意,而三点水如秤砣稳稳压住整个字势,使字形归于平正。

“崩”字上方稳若磐石,下方倾斜有跃跃欲飞之势,但有一支点,整体安然。

“墓”字上方有泰山压顶之势,下方的“土”似千斤顶力撑险局。

“馨”字取“疏可跑马、密不透风”之意,上下结构处理成左右结构,左长右短形成强烈对比。

4.同字异构  如“长”与“长”的不同;“道”与“道”的变化。偏旁的处理也有变化,如碑中三点水“沧、洁、海”等字,既讲究点画的呼应,又照顾了点的用笔轻重、大小、造型的变化。

5.大小错落  由于书体的静态限制,一般来说,隶书结体易大小通篇匀称,至唐楷更趋统一,到明清“馆阁体”则字如算子,了无生气。自乾嘉后碑学大盛,从而使简书墓志等“民间书风”为当代书法创作注入了新鲜血液。此碑字的结构大小错落,极其大胆,常有出人意料的安排。如“军、爨、晋”三字写的大,其余皆小,互作反衬;特大的“遵”字,在周围小字的映衬下,如众星捧月;长的“庶”、扁的“同”各呈其态,使静态的书体呈现出节奏的变化。

6.现代气息  “熙”、“玄”、“素、穆”、“刘”等几乎全是不同的几何形排列组合,显得奇诡冷峻,但不乏幽默之感,与后期的印象派画家塞尚、几何形体派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类同,都有雕塑般的空间造型感,突出创造了视觉冲击力。其颇具前瞻性的大胆艺术手法令我们增加了现代创作的灵感。当代隶书大家张继的隶书就大量使用“宝子横”及块面分割、点线几何形安排。

总之,《爨宝子碑》楷隶互参的用笔、不拘常规的结体、以及由于字形大小参差而形成的整齐中寓错落的章法,这些外在的形式特征共同构建了此碑内在的艺术风格:古拙、肃穆、天真,又带几分滑稽和幽默,各种矛盾对立的因素,在豪爽强悍、朴野率真的蛮夷书家的笔下,得到了和谐的统一,创作出不朽的书法佳作。

您转发朋友圈或点一个“在看”

就是对墨客艺术最好的鼓励!



END

墨客艺术 ◎ 每日分享

发 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