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为什么你的人际交往能力弱,是因为你不懂“瀑布心理效应”

 天天鸿福 2020-09-28

01

《史记》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平原君赵胜的邻居是个瘸子。

有一天,平原君的小妾闲来无事,在临街的楼上远眺风景,突然,她看见隔壁家的瘸子正一瘸一拐地在井台边打水,于是,她指着瘸子大声地招呼道:“瘸子,你这样打水累不累啊?”

瘸子听了她的话,感觉非常受辱,一气之下,他立马找到平原君赵反映这个事儿,并要求赵胜杀掉这个不知好歹的小妾。

赵胜有些不忍,说:“她不过是一个女人,你何苦与她计较呢?”

瘸子深知赵胜为此犹豫,于是夸大后果地说道:“大家都觉得平原君向来尊重士子,绝不会因为贪恋女色而怠慢士子,因此,士子们都不远千里来效忠您。我虽然身患残疾,可好歹也是一个士子,今天无端遭到您小妾的嘲讽,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恶气,请您一定要为我做主。否则,其他士子一定会认为您爱色而贱士,不用多久,他们就会离您而去。”

听了瘸子的话,平原君这才幡然醒悟,他二话不说下令斩杀自己的小妾,并亲自登门拜访,向瘸子鞠躬道歉。

02

相信很多人在读了这个故事后,会为平原君的小妾鸣不平,小女子不过是说了一句话,有没有侮辱瘸子的意思还不得而知,为什么瘸子非要致其于死地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不提不到著名的“瀑布心理效应”。

正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即便小妾没有侮辱诋毁瘸子的意思,可这样一句话还是会引起瘸子的反感,认为她在针对自己,从而心生恨意。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瀑布心理效应”, 即信息发出者的心理比较平静,但传出的信息被接受后,却引起了信息接收者不平静的心理,从而导致其态度行为的变化。这种心理效应现象,就好比大自然中的瀑布一样,上游平平静静,而遇到了某一峡谷就会一泻千里。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和同事聊天,大家有说有笑,突然我们说了一句连自己都不是非常在意的话,对方却立马变脸,拂袖而去。这一切都要归因于“瀑布心理效应”,谁叫我们每个人都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他人的话呢?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同事会对我们的“无心之语”难以释怀了。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祸从口出”,这一点在职场尤为常见,要知道,公司的领导、同事与我们的关系并不亲密,我们说出来的每一句话,在他们的耳朵里都很有可能带着“刺”,一旦刺伤了他们,我们只怕会失意于职场。

03

小彭是一个心直口快的年轻人,有一次,他在医院看病的时候,突然撞见了同事老王。

“王哥,真巧啊,你也来看病啊?”小彭笑着问道。

老王点了点头,正准备转身离开,可却被小彭拽住了胳膊,“别急着走啊,身体哪里不舒服啊,手上的单子给我看看!”

还没等老王反应过来,小彭就把他手里的病历本抢了过来,仔细一看,原来是男科问题。

这下可把老王惹毛了,他连忙把病历本抢回来,头也不回地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老王刚到公司,屁股还没坐下,就听见小彭远远地“问候”他:“王哥,你的男科病治好了吗?”

听到“男科”二字,老王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从此,他对小彭深恶痛绝,逢人就说小彭不是个东西!

其实,小彭并不是一个坏心的同事,他错就错在说话无所顾忌,心直口快的他,或许没有伤害老王的意思,可在老王听来,小彭的话好像是在故意给他找难堪,让他在公司同事面前丢脸。

04

因此,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在与他人沟通时,我们必须要管好自己的嘴巴,任何话都要“三思而后说”。为了避免引发“瀑布心理效应”,我们最好尽力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不要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因为身患残疾和疾病的人,通常都不希望自己的缺陷成为众人的谈资,因此,我们在谈话中一定要避开这些,以免引起对方的难堪和反感。

第二、避免谈论有争议性的话题。在没有搞清楚对方立场的情况下,我们要尽量避免谈论有关政治、宗教、党派的话题,否则很容易造成双方的争执和僵持。

第三、不要打探他人的隐私。每个人都有不欲为人知的一些事情,盲目打探犹如执意揭开他人身上的遮羞布,这样做只会让其对我们心生厌恶。

身在职场,很多人都有过被别人的“无心之言”刺伤的经历,如果一个人的心胸足够开阔,那很可能在愤然不快后原谅了对方,但如果一个人的心胸十分狭窄,则很可能为对方的这一句话痛苦一生,从此再也无法对其心生好感。所以,与职场的同事、领导来往,我们必须谨言慎行,千万不要因为一句“无心之语”得罪了对方,最后与升职加薪失之交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