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老板眼里的忠诚是这样,大部分人都理解错了!|职场|乾隆|和坤|皇帝

 草木青青33 2020-09-28

在“能力” 和“忠诚”之间,很多老板选择了后者,原因是他们认为,能力再突出,没有一颗忠诚之心,又有什么意义?

然而很多老板对于“忠诚”本身的界定,却总是浮在水面,比如以为对自己言听计从,绝对拥护,就是忠诚,而提出异议者,似乎就不够忠诚。

他们还顺理成章地将“忠诚”与“站在公司立场”画上等号,其实这里有明显的逻辑谬误,这里且不说国有体制下,对个人忠诚和站在公司立场完全就是两码事,即使在一般的民营企业里,这两者也并不是一回事,很多时候这种“忠诚”是被灌注了水分的。

那么,在“是否忠诚”这件事上,老板们都有哪些认知偏差?

1. 认知偏差之一:与自己志趣相投,就是对自己忠诚,就是站在公司立场。

很多老板具有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希望得到员工的认可和敬仰,于是很多心机深沉之人便以老板喜好和趣味作为自己精进的方向,比如老板喜欢戏曲和文学,他便潜心钻研这方面的知识,追求的是与老板有共同语言,当然了,和老板走的近了,自然其他方面的机会就多了。

和坤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乾隆喜欢什么,和坤便研究什么,至于百姓怎么议论,全然不在乎。

再说这里的逻辑谬误,志趣相投,跟忠诚有何关系,只是员工为了讨好老板的伎俩罢了,更谈不上什么公司立场了。

2. 认知偏差之二:对自己绝对服从,就是对自己忠诚。

很多老板虽然口口声声说,要民主,有意见要说出来,但实际上当你真正提出异议时,老板们会觉得你不好管理,不支持他们的决策,因此下意识认为你站队有问题,跟公司不是一条心。

这直接导致很多员工违心地附和老板,即使明知有错,也不想违背老板心意,于是决定错上加错,反正公司是老板的,最后受伤的又不是自己。

有什么样的老板和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员工,所以说,员工也是依据老板喜好确定自己的行为,又怎能说是员工的错,毕竟现如今能坚守原则和底线的人,屈指可数,特别是面对自身利益的时候。

因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3. 认知偏差之三:看到某人表现很好,就是对自己忠诚(表面功夫)

有人说过,在职场干工作,不能闷头傻干,要巧干,会干,比如老板希望做什么,你就干什么,而不是公司需要什么,你做什么,因为,个人的绩效和表现是由老板决定的,虽然老板的决策有时并不是对公司最有利的,毕竟老板不是神,也会有犯错的时候。

有些员工便依据老板喜好,做一些老板喜欢看到的事情,比如老板自大爱吹嘘,员工便逢人就夸公司好,公司多么厉害,其实他内心觉得公司很low;老板喜欢员工加班,员工便争相恐后地假装很忙,明明下班了,却要装作工作繁忙;老板喜欢主管给大家多开会,主管便动不动召集大家到会议室,今天讨论,明天沟通,好一个热火朝天的景象。

相较以上的“伪忠诚”,真正的替老板考虑,维护老板利益者,往往并没有得到老板的认可,比如你指出公司某某人的本质面孔后,老板不见得能真正接受,反而会认为你搬弄是非,小肚鸡肠;当你提出建设性方案时,老板会因个人认知缺陷,反而觉得你应该和平庸的主管沟通下,按照主管的意见办;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以上三点认知偏差的长期存在,会让你觉得公司的生态已经不合适再博一把了,大势已去,与其指望老板能明察秋毫,做回明君,不如自己识时务者为俊杰,要么在现有的生态博弈中找到安然自处的方法,要么离开这个生态。

经济学中的劣币逐良币,说的就是这个现象。

想起《甄嬛传》中的皇后用计谋逼走甄嬛的那一幕:皇后清醒地认识到,与其让皇帝对甄嬛死心,厌弃她,不如让甄嬛对皇帝彻底绝望,因为按照甄嬛的性格,如果知道皇帝把她作为纯元皇后的替身,必定对皇帝失望至极,心如死灰,主动离开皇帝。

职场中耿直坦诚,心性太高的人,往往接受不了老板宠信小人的事实,最后大多会主动离开公司,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老板靠近小人,就是远离自己。

因此,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的问题是:真相并不总是能被人接受,忠言总是如此逆耳。你是要顺水推舟,还是逆流而上,坚持自己的原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