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荨麻疹反复,痒起来要命!穴位埋线治疗荨麻疹

 大医精诚a5n0ls 2020-09-28

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与风疹名称相近,但非同一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荨麻疹迅速发生与消退,有剧痒,可有发热、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

可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与丘疹状荨麻疹等。
1
急性荨麻疹

对于急性荨麻疹来说,它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起病快,一天之内有可能会反复发作数次,有剧烈的瘙痒感,很快伴随出现的是大小不等的风团,和蚊虫叮咬后的症状差不多。急性荨麻疹发作常常和过敏有关,比如吃一些鱼虾、海鲜等易过敏的食物,或者接触到了空气中的过敏原。

2
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出现的时候,患者的局部毛细血管会扩张,也就是局部皮肤会出现水肿的情况,此时风疹块也出现了。这些风疹块来得快,去得也快,常常一天之内会消退,但是消退后又会重新发作。风疹处患者有明显的瘙痒感,越挠皮疹就越严重。

3
血管神经性水肿

血管神经性水肿会影响更深层的皮肤,水肿通常发生在眼睑、口唇、头皮、耳廓、包皮、肢端及口腔粘膜、舌、喉等部位。其中以急性喉头水肿最为严重,需要及时治疗。而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患者一般不会有明显的瘙痒感。

4
丘疹状荨麻疹

丘疹状荨麻疹主要是被蚊虫叮咬造成的,一般多会发生在婴儿、儿童的身上,通常表现为局部出现梭形的小丘疹、丘疱疹、水疱、红肿以及像风团样的皮损,这样的症状会持续好几天才能慢慢消退。

穴位埋线
治疗荨麻疹

以下为摘录各地中医期刊、中医杂志埋线治疗肥胖的方法,供大家临床参考

01

【取穴】取双侧肺俞、膈俞、脾俞等穴。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年第8期。

02

【取穴】双侧曲池穴、双侧肺俞、膈俞、脾俞。 

【来源】《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年第4期。 

03

【取穴】1组:曲池(双侧)、足三里(双侧)。2组:大椎、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3组:大椎、手三里(双侧)、血海(双侧)、三阴交(双侧)。配穴:血虚型:肝俞(双侧),阴陵泉(双侧)。血热型:合谷(双侧),膈俞(双侧)。血瘀型:百虫窝(双侧),风门(双侧)。 

注意事项:年龄小于5岁、不能耐受疼痛、配合欠佳者及发热超过38℃者不宜行埋线治疗。治疗期间忌食酸笋、牛肉、花生、鱼、虾等物。操作过程要严格无菌操作,保证一穴一针头一针芯。 

【来源】《华夏医学》2005年第4期。 

04

【取穴】以调和营卫,养血补虚,祛风止痒消疹为原则,配取3组协定处方。主穴:①足三里、风门、肺俞、曲池;②血海、膈俞、膻中;③胃俞、风池、百虫窝。配穴:伴有腹痛腹泻者加天枢(或中脘)、上巨虚。  

【来源】《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05

【取穴】荨麻疹皮疹在上肢及胸背部者取曲池(双),皮疹在下肢、腹、腰部者取足三里(双),全身均有皮疹者取曲池、足三里(双)。 

【来源】《中医函授通讯》1997年第5期。 

06

【取穴】曲池、血海、膈俞、足三里,均取双侧。 

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埋线后生活要规律,注意保暖,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下次治疗时应稍偏离前次治疗的部位。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2001年第2期。 

07

【取穴】曲池、血海、膈俞、足三里。 

疗程:每20天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2003年第11期。 

08

【取穴】双侧曲池、血海、足三里。 

【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0年第5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