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离开145天后,小助理首次回应分手内幕:艺人李佳琦向左,商人付鹏向右

 泰荣林黑皮 2020-09-28

作者:王耳朵
来源: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李佳琦和他的小助理,终于还是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几个月前,付鹏就在微博宣布,将离开李佳琦直播间转入幕后团队。

王牌拍档虽就此分开,但尚在同一团队,仍是伙伴。

可几个月后,告别还是来了。

9月23日,付鹏发文,称正式离开李佳琦团队。

李佳琦和付鹏,已经并肩作战很多年了。

粉丝会打趣地喊他们“琦有此理”cp,在直播间他们是默契配合的同事,在日常生活里也是亲密的好友。

如今就此别过,无数人叹息,更有无数人猜疑。

有人说二人关系破裂,有人说小助理想要“单飞”。

面对这些揣测,前天,付鹏在自己的直播间,正式谈起了和李佳琦的关系:

“我们只是回归到了以前那种更加纯粹的朋友关系了。”

这大概是对共同走过的这段路最好的总结。

成年人的友谊,总是因缘分而起,又因生活的变化渐行渐远。

就像两条河流,在某一时刻交汇,又各自奔向不同的海域。

李佳琦和付鹏的分别,也许从故事的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01
 

2015年的双十一,南昌天虹商场欧莱雅专柜的柜长,第一次见到新下属李佳琦。

这个刚刚从南昌大学毕业的男生,仿佛有无尽的热情。

上班第一周,他就疯狂请同事喝咖啡、奶茶、吃点心,给每个人送小礼物。

工作的间隙,他还常跑去看看其他品牌的柜台,聊聊天,试用产品。

不到一个月,周围几个商场几乎没有不认识他的人。

客户也很喜欢他。日子久了,他甚至有了“迷妹”,每天送来零食、鲜花。

有人还专门等李佳琦上班了再来买东西。

干柜员这行,从早到晚都要跟人打交道,很多人下班后根本不想再多讲一句话。

但李佳琦常在柜台呼朋唤友,攒饭局:“来我家吃饭,就今晚怎么样!”

那时的他,一个人住在8楼没有电梯的出租屋里。

可他更爱置身于众人之中,被人看见,被人喜欢。

哪怕当时一个月只有3000多收入,连南昌一间房子的1/4平米都买不起,他还是拒绝了SKII品牌的offer,守在小小的欧莱雅柜台里。

因为那是他熟悉、游刃有余的舞台。

虽然不大,但他站在这聚光灯的中心。

彼时的付鹏,已在美妆界打拼了好几年。

他当过兵,年少的岁月里,部队教会他沉稳、耐心。

早在2013年,他就已是个老练的化妆品柜员。

微博上还有人发过他多年前用彩妆在眼睛、手背画上的图案,可以看出他不俗的审美水平和专业能力。

当李佳琦还在一线做销售的时候,付鹏已经做到了雅诗兰黛品牌的店长。

收入水平、行业资历,都远远超过李佳琦。

但仅隔一条街的距离让他们认识,彼此的优秀又让他们互相欣赏。

两个满揣着理想的年轻人,迅速成了好友。

2017年,命运给两人送来了一次机会。

一家网红机构与欧莱雅合作,有意将优秀柜员培养成淘宝主播。

常年销售额领先的李佳琦自然成了最好的培养对象。

可彼时的李佳琦并没有很强的意愿:觉得自己资历太浅,又是个“电脑白痴”,肯定干不来。

是付鹏给了他信心。

付鹏默默辞去店长的高薪职位,陪李佳琦去上海打拼。

还鼓励他,赚够2000万就回家,再买一台奔驰车。

迷茫之时,有什么比朋友的坚定陪伴更让人安心?

两个能力出众的少年,打包了友谊和共同的梦想,一起朝那个未来走去。

02

付鹏曾经问李佳琦:你还记得第一次直播有多少人看吗?

李佳琦哈哈笑着,含糊地说记不清了,两百多人吧。

付鹏轻轻说:是79人。

这个数字,他比谁都记得清楚。

那时的他们,还在人数寥寥的直播间青涩地摸索着。

观众少,更没有评论,是付鹏每天充当水军,为李佳琦刷弹幕,攒人气,加油打劲。

卖化妆品的时候,付鹏是“试验品”,被李佳琦画得夸张搞笑也无所谓。

当李佳琦人气越来越旺,观众越来越多,付鹏就成了那个为他兜底的人。

毕竟,屏幕之外,有千万双眼睛,说错一句话都有可能功亏一篑。

每上一款产品,他都会仔细贴好标签、分好类,让李佳琦可以直接说出卖点。

开售前,也是他个个算好价格,在板子上写好折扣。

好让观众一边听着李佳琦“偶买噶”种草,一边直观地了解得到了多大的折扣。

直播间最醒目的地方,是一面“口红墙”。

那里码放着上万只大牌口红,多到货架都被压弯,价值足以买一套房。

这些,都是付鹏整理的。

直播时,只要李佳琦随口说一个色号,3秒之内,付鹏都能帮他找出来。

最重要的,还是要在直播间里相互“救场”。

某次卖睡衣,加大号率先卖空。

李佳琦下意识地脱口而出:“我们直播间胖胖的女生好多哦。”

付鹏马上反应,第一时间打圆场,用开玩笑的方式“怼”回去:

“什么嘛,女生睡衣都喜欢宽大的,不是胖哦。”

一场可能在网络时代被夸张成“翻车”的危机,瞬间被化解。

李佳琦和付鹏,一个热烈,一个冷静;一个跟粉丝沟通,一个打点好一切;一个偶尔失误,一个随时兜底。

就这样,直播间从两位数的观众,做到现在几百万。

团队从两个人,发展到一群人。

路越走越宽,也越走越远。

他们都很难再停下来。

03

李佳琦以前爱喝啤酒。

某次去巴黎,在娇兰总部参观时,一位老先生问他喝什么。

“Beer。”他看到对方眼里闪过一丝不以为然。

老先生说,你一定要试试香槟。

那次之后,李佳琦不再常点啤酒。

“现在想,香槟碰杯的声音,确实比啤酒杯美妙太多了。”

体验过高级的东西,就会努力向它靠近。

李佳琦想做那杯香槟,因为它更耀眼夺目,更让人回味。

5年前,他有次去外地参加新店开业活动,被安排与女明星林允一起主持。

上台之前,李佳琦紧张得快要晕倒。

后来某次,在另一场活动上,他又遇到林允。

对方竟然认出他来,主动打招呼,李佳琦激动得发朋友圈,跟朋友得瑟了两天。

5年后,李佳琦合作过的明星,名单越拉越长。

王源,Angelababy,小S,杨幂,唐嫣,刘嘉玲......

直播间里,他和明星们开玩笑,聊天,互相拍着对方的肩膀。

一步一步,他已经离当初觉得遥不可及的东西越来越近。

走到今天,李佳琦付出了太多。

全年无休,口红试色到嘴唇麻木,患上严重的支气管炎,随时带着救急的药物......

但他也被封为“一哥”,上各种综艺,有无数铁粉“+7女孩”,甚至有微博超话。

就连养的狗狗,都出了自己的周边。

他渴望、享受的那个聚光灯,已经更大、更亮眼了。

但同时,他也失去了什么。

在这个人人都可以出名15分钟的时代,即便是李佳琦,也“很怕别人不喜欢我”。

“淘宝至少有6000个活跃主播,每天直播场次10000场左右。如果你今天不直播了,说不定你的粉丝就会被那另外9999场吸引住了,第二天就不来看你了。”

想不被超越,只能玩命奔跑。

去年4月,李佳琦和几位明星为一个美妆品牌站台,上海外滩的震旦大屏上,明星们的照片滚动播放。

唯独没有李佳琦。

他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现场那么多粉丝为我来的,我为什么不能上这个大屏?”

凭着过硬的专业能力,李佳琦站上风口,大红大紫。

但如今的他,更像一个艺人。

只能红,必须红,哪怕疲倦憔悴,也要站在聚光灯的中心。

04

火的人终究只有一个。

在很多人眼里,红透半边天的李佳琦身边,付鹏永远只是一个陪衬。

但即便被掩盖住光芒,付鹏也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存在。

他只是蛰伏着,甘愿当“绿叶”罢了。

每天下午,付鹏都要到公司开会,仔细挑选众多品牌方送来的产品。

多年沉淀的职业素养,会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挑选。

有泰国的唇膏品牌很火,但他一眼看见条形码开头是“69”,说明是国产代工产品,否决;

一款精华液利润很高,他马上就发现从包装到功效都与某大牌相似,性价比太低,不选;

某产品出了纪念款,他试了两下,认为毫无特色,放弃。

20样产品拿过来,他个个筛选,能有一个被选上就已经是很高几率。

严谨,耐心,钻研,日复一日积累经验。

不够红的付鹏,反而以另一种方式不断拓宽自己的事业领域。

曾经因为发福,在直播间里被人骂“又胖又圆”“好土”。

他委屈过,也沉默过。

却在所有人都不经意间,每天高强度训练,默默瘦了33斤。

近几个月的微博动态中,他玩起了穿搭、旅拍、vlog,还出了美妆护肤短视频。

也接到了不乏阿玛尼、馥蕾诗、olay等大牌的商业合作,还和《三十而已》里饰演陈屿的演员杨玏一起直播。

付鹏还有更大的野心——自己开公司。

去年5-11月,他相继投资成立了5家公司。

难怪李佳琦在微博喊他“付总”。

以付鹏现在的影响力,他或许无法像李佳琦一样大红,但完全有能力拥有自己的主场。

告别李佳琦团队时,他说:

“我将全力以赴发展自己的兴趣和事业,有很多想做的事,也会有新的形式跟大家见面。”

在这个人人都想成为英雄的时代,付鹏却低调3年,做一个在背后鼓掌的人。

他更像一个商人,无所谓受不受所有人喜欢,可以只讲效率,讲协作,讲配合。

离开,只是为了向更高的天空飞去。

05

艺人李佳琦,商人付鹏,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并不是狗血剧里的“决裂”剧情,只是成人世界里最平常的相聚又分离罢了。

耳朵想起自己的经历。

从父辈皆是农民的小小山村,到省城一流的重点大学,到人人称羡的报社单位,再到现在打下一亩三分地的公众号......

和李佳琦、付鹏一样,我也出生普通,甚至更窘迫,想靠着自己的打拼,实现阶层的跃迁。

经历得越多,越发现人生并不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而是一场持续的接力赛。

你永远不可能一口气跑到终点。

而是10年寒窗苦读,敲开改变命运的大门;

10年在专业领域静心沉淀,打下事业的基础;

再在下一个10年,默默耕耘自己的天地......

跑好一棒,喘口气,接着跑好下一棒,完成全程。

而过往的每一程,我也都曾遇到并肩同行的队友。

一起苦学、发誓要离开乡村的同学;一起奔走采访写文章、互相欣赏才华的同事;一起沟通交流、都想做一个有良心的自媒体人的同行......

并肩的路上,他们都给了我莫大的安慰和支持。

但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脚步的快慢,生活的变化,对未来的不同选择,让我们渐行渐远,挥手告别。

虽遗憾,但又有什么关系?

相聚时互相成全,到了该分别的路口,道一声珍重,然后各自精彩。

这就够了。

希望亲爱的你们,不管奔跑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别太留恋过去,别因为上一棒跑得不够快而抱怨追恨;

也别担忧未来,巴不得别人在下一棒一个踉跄,然后输给自己。

真正重要的,永远只有一件事:跑好手中的这一棒。

顾好脚下的路,珍重身边的人。

就算注定要分别,努力跑到最后的人,终会在巅峰处相见。

作者: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关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