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扇子山下铸军魂(1)
2020-09-28 | 阅:  转:  |  分享 
  
扇子山下铸军魂澉小老师郭加英“一身正气树形象,一部彪炳千秋史”这是海盐古镇澉浦民众对朱龙训的高度评价,也是朱龙训人品的真实写照。朱龙训,一
个地道的澉浦人,18岁应征入伍,1969年退役。当兵三年得益于军营生涯的锤炼,军营赋予他坚韧和拼搏的精神,让他炼就了一不怕苦、二不
怕死的敢为人先的精神。上世纪80年代,赶上改革开放的浪潮,朱龙训与妻子刘茂宝一起开办了澉浦五龙羊毛衫厂。丈夫跑外,妻子主内,把厂子
办得红红火火。朱龙训成了当地有名的企业家,也积累了比较丰厚的家庭经济,盖起了别墅。200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朱龙训与海训的澉浦某
师结缘,他主动邀请海训官兵入住他家的别墅,一住就是7年,如今这些官兵有五位已提升为共和国的将军。这一段特殊的房东经历,让朱龙训重燃
军营梦,想创办一个家庭国防教育基地。官兵们得知消息,纷纷从全国各地寄来照片、奖章、奖杯,加上朱龙训自己不辞辛劳到处奔波,筹集资料,
与爱妻刘茂宝一起精心布置,一个全国首创的军事博物馆——将军阁诞生了。2018—2019年分别被海盐县委、嘉兴市委授予国防教育基地的
光荣称号。慕名而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大家为澉浦一个家庭有这么好的军史馆啧啧赞叹,更为澉浦古镇有这么一位爱军模范而为之动容。澉浦古镇
,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从朱龙训家往西北大约一公里路,有一座山叫扇子山。小时候,朱龙训常听奶奶、爷爷讲述扇子山上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
。那要追塑到75年前,就在这座山上,北撤的新四军浙东纵队五支队1200余人,刚刚渡江便遭到背信弃义的国民党军队15000余人的围追
堵截,他们企图将新四军消灭在北撤途中。1945年10月4日,在扇子山上展开了一场战斗,新四军伤亡惨重,为了减少损失,在何克希司令员
的带领下,依靠澉浦的老百姓,成功北撤,粉碎了第二个“皖南事变”。但有223位新四军官兵永远长眠于这座山上,他们的忠骨也掩埋在扇子山
上。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战斗中,澉浦的老百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朱龙训的叔叔、爷爷、姑母都参与其中。特别是朱龙训的姑母朱岁宝在漆黑的夜里
,冒着枪林弹雨带领新四军从海边北撤,为这次决定性的战斗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澉浦的老百姓有为新四军送水送饭,有帮助掩埋新四军尸体的。
这一切的一切,在朱龙训心中萌生了一个念头,一定要为这些壮士、烈士建造一个纪念馆或烈士陵园,让海盐和各地的老百姓永远悼念他们。有了这
个想法,他立刻向上级有关部门建议、申请,得到了县级领导、镇领导的大力支持。说干就干,办纪念馆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的是珍贵的历史资
料,但历史已过去了整整75年,活着的人廖廖无几。2018年盛夏,朱龙训和老伴刘茂宝冒着酷暑,顶着烈日,寻访了当时还健在的六位九十开
外的澉浦老人,请他们回忆往事,并一一进行录音、作记录。刘茂宝拿起了摄像机拍下了一个个极其珍贵的视频资料。夫妻俩这种忘我的精神,感动
了当地的老百姓。袁志芳、老教师祝栋良也主动请战,他们不厌其烦,挨门挨户进行采访,把当地老百姓救伤员,不顾子弹在头上飞,帮军队送水送
饭,为了伤员的安全,把伤员藏在米缸里,杨富仁老人带领十多位村民上山掩埋烈士遗体的英雄壮举写成了书面材料,供朱龙训派用场。海盐紧固件
厂厂长、县14届党代表、最美澉浦人许国训平时与朱龙训兄弟情深,得知朱哥要办纪念馆也挺身而出、出资出力。许国训了解到牺牲英雄的出生地
余姚梁弄、慈溪等地都有新四军北撤渡江纪念馆,国训就带领厂里的全体党员一起赴余姚、慈溪等地参观访问,搜集资料,为办纪念馆创造条件。澉
东村支部书记陈亚芳也大力帮忙,帮助开发场地,把本村杨彐英的六间平房腾出,作为办纪念馆的用房,村民杨德华更是自始至终跟随朱龙训办事、
出大力、帮大忙。今年盛夏,许国训忙完厂里工作,抽调空余时间,叫来泥工、木工,把六间平房进行装修改造,并不断听取上级有关领导的建议,
力求完美。在改建装修中,许国训不计个人得失,慷慨解囊,不用公家一分钱,把纪念馆装修得令人满意。澉浦欣兴工具厂朱虎林、海盐县澉标五金
有限公司总经理汤月培得知澉浦要办纪念馆,也纷纷捐款,出钱出力。有了这么一大群热情无私的支持者,更坚定了朱龙训办纪念馆的决心和意志。
但要整理出223位烈士的名单和资料,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已过去了75个年头。朱龙训去了省党史文献研究室,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才
了解到当年没有完整的花名册,有些战士刚参军不久就牺牲了。而223名烈士这数字也是后来清点人数时得出的。虽困难重重,但朱龙训没有泄气
。他找到了当年指挥那场战斗的何克希司令员的女儿何竞生。何竞生帮忙从父亲的档案里找出了一些英烈的信息。朱龙训又去北京找当年突围将领的
后代,其中一位后代叫葛大庆,他从山东泰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新四军一纵队第三旅烈士英名录中分离出了部分牺牲在海盐澉浦的烈士,终于整理出了
223位英烈的名单。多么不易的事啊!夫妻俩都是年愈古稀的老人,这里面倾注着夫妻二人多少的心血。夫妻俩从早晨天泛鱼肚白就驱车前往目的
地,一直到夜晚夜色朦胧才回住宿地,行程五万多公里,一直奔赴在寻找烈士的路上,终于搜集好资料。扇子山静卧在山清水秀的澉浦古镇北边,满
山茶树松柏苍翠。新四军北撤澉浦突围战纪念馆矗立在扇子山下,经过二年多的筹划建设、布置将对外开放,让我们缅怀英烈,学习英烈,让这红色的基因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丰碑长在,英魂永存。223位英雄的名字永载海盐澉浦的史册!
献花(0)
+1
(本文系吉祥如意hyw...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