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书画 | 谢春枝:喝完玫瑰的毒,我们就此别过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20-09-29


 

大雨未至

第196

诗 | | 画 

朗诵者 / 李筠

 点击聆听  

牡丹亭续

谢春枝


喝完玫瑰的毒,我们就此别过
雨越下越心灰意冷,渐渐炼水成冰
落叶已经抵达梦的边缘
我们不是蝴蝶
没有一处众神护佑的坟茔
供身陷绝境的爱
死里逃生

需要高悬的石头虚构人间的悲喜
发黄的唱词一字字返青
来日东风如有空闲
记得只绿江山
不问柳边和梅边

| 诗人手迹


| 诗人诗选

约  定

平仄压成了石头

洗笔的水,流经草木,花卉

沿路桃红或者柳绿,都比别处深了许多

那年,我们一起倒数,长江大桥上铁铸的图腾

花鸟虫鱼延绵不绝,仪仗自空中飘落

每首流连过此处的诗,都化作了宽袍大袖的风

拂一句,云间就凌空跃起一只黄鹤

那时两岸没有高楼霓虹,也没有斜拉、悬浮的梁索

唯两山夹峙,成群的鸥鸟贴着江面飞行

想从波光中辨认出雪域的踪影

就像无尽的江水,试图为我们约定一样无穷的人生

栀子花

五月走后,园子里只剩下两种白
一朵捧在广玉兰手心,无水,也无尘
随远道而来的风,轻轻起伏,摇摆
天空不假辞色
蓝色信纸上,褪掉了所有字迹

还有一朵,从冬青树底,小心地探出身子
不过是昨夜,两个人慢声细气地说话
去年深埋在此处的雪
也想趁着初夏,偷偷地
开一次花

对弈一直在持续

坚持,还是放弃

步步为营,还是拼尽全力

没有人可以始终抢占先机

落子无悔啊

懊恼或着欢喜,逃不过一场

无法逆转的游戏

命运的棋盘上

死亡总是最后赢家

每一次心动,才让它有了

扑朔迷离的局

老房子

房子老去时

物什们陆续长出牙齿

牢牢咬住石头或者砖木的缝隙

门楣早已低于尘土

我们猫腰潜入,弯成一张弓

唯恐突然新鲜的呼吸,叨扰了

密封发酵的空气

又怕此间沉睡的悲喜,趁机

惊醒、逃走

像当初匆匆的别离

无数枯萎的影子,夹在发黄的故事里

等待霜雪,慢慢洗白

第十八天

团购的蔬菜还没有到

超市不敢去
晚餐时,C同学说
这是我们最后一盘青菜了
我吓了一跳
赶紧咽下口里的上海青
窗外正是薄暮
白天越来越长了
突然,我指着院子笑着说
放心吧,你看,我们还有两棵树
广玉兰和红叶石楠
整个冬天它们都是绿的
春天来了
它们会越来越绿

黑夜将填补我们之间所有空白

佛甲草爆盆了
白菜齐刷刷踮起脚尖
一群小天鹅园子里旋着翡翠芭蕾
紫叶李被压得弯下身子
路过的人也弯着身子
以免碰落它头发里褐红色果实
春天的禁闭还没有结束
绿浪兵分两路,一波紧随一波
向南方和北方突围

这是我们认识后第一个五月
每粒沙子都刻着新鲜
水缸里,莲叶比昨天略高了几分
两只灰鸽子准时掠过对面六点钟位置
暮霭沿黄色屋脊慢慢合拢
然后加速下沉
黑夜将填补我们之间所有空白
而距离下次相见

又少了一天

2018年最后一场雪

也许知道需要一次道别

你趁着夜色匆匆赶来

这长途的跋涉并无人看见

究竟,你在门前站立了多久

墙角那株三角梅是否挑亮过灯盏

你是不是借用了,整个北方的冰霜

是否兴尽而返,江心上是否明月高悬

原来梦也做了同谋

怕衣袖沾染了旧年的烟雨

迟迟不许我醒来

而晨起风落,半盅普洱尚有余温

小院栅栏微合,雪径,无痕

斜刺里,几点残红微绿,还在醉意里流连

天地恰好一片素白

来不及盛开的花有福了
不必再受凋零和腐烂之苦
深冬依旧嫣红的海棠有福了
绿过三季的叶子,虽然熬干了眼泪
还是跌落她的怀中

我见过,清晨时的月亮
夜色漏尽,一片薄脆的剪纸
颓然悬在西天,对着眼前
越来越明亮的人间,止不住地
止不住地,苍白和黯淡

| 诗人简介

谢春枝,笔名紫藤冰冰,1968年生,湖北人,博士,供职于某省级图书馆,研究馆员,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发表过中篇小说《四月雪》,《流逝的云》,出版长篇小说《紫藤》和个人诗集《大雨未至》。诗文散见《诗刊》、《汉诗》、《诗探索》等报刊和网络媒体,获得过部分诗赛奖励,诗作入选过多部诗集。

| 评论摘要


谢春枝的作品既有春雨在夜深人静时滋养万物的那份安宁柔软,也有冬雨打窗使得多少灵魂难以入眠的无尽遐思。她实在是一个敏感而真性的诗人,不仅有少女般的纯净情愫,也有母性秉持的全部慈悲和良善。我一直觉得她的发心可以使她眼里的一切诗歌对象,在本性上具足良知意义上的共鸣与共通。尤其是,她有化尖刺为绣花针的捕捉美质的能力。

——马竹

谢春枝的诗歌有着古典主义的韵致和现代的内蕴。她在写作中注重生活细节的拣取,善于在书卷味和口语之间做适度的转换,其作品大多取材于平常的人和物、景与情、现实和史迹,以巧妙的词语组合和超拔的想象力,为现代汉语进行雕镂的工作,将幸福置放于内心的澄澈,让忧伤转化为美的明亮,在隐忍中酝酿情感的风暴,从而在“大雨未至”的未完成时态中去逼近真的袒露、美的闪烁和善的播撒,其中的每一节分行的文字都是一次诗性的探寻,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婉约的诗歌世界,立体、多彩而剔透。

——汪剑钊

谢春枝的诗典雅清丽,既保持汉语文言的美感,也保留当下经验的痕迹,心中有尺度,手下能节制,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追求。

——黄斌

经常有感于时令的变幻,诗人对自然风物诗性的精微发现,传达着犹如逡巡在似水流年的人生,充满古典意境的抒情,恰切地折射出一个执持自由灵魂的光芒。正如罗伯特·弗罗斯特所言:诗关乎灵魂的未来。诗人就是用语言的宝石,建造艺术塔尖的人,而不是只会用词。她以简白、曼妙,又引人沉醉的诗句,让我们感受到诗带来的雨露,滋润了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磨钝的思维。

——鲜例

谢春枝在诗歌写作上有“打通古今”之心,她试图将自己的生命体验注入古典的情感,并赋予古典的意象以现代性,这是不少受古典文学滋养之人进入新诗写作时共有的尝试,虽然在操作层面太具难度——需要一个诗人有强大的转化能力,既是对词语的,更是对词语背后的生活的。谢春枝的尝试,不能说完全遂愿,但她让遥远的古典情绪和意象与尖锐、刺痛、惶惑但最终释然这些即时的现代体验结合的努力,让她的诗越来越清晰,明朗,及物,也因此有了比较明显的辨识度。

——谈骁


| 诗人诗观


诗歌是表达:人生有许多不可言、不能言的情绪和感受,诗歌赋予了这些稍纵即逝的片断一个载体,为我们言志,记录了生命中的点点滴滴,让它们在文字中得以永生,比我们的肉体甚至精神活得更长久。诗歌也是遇见:让陌生的你我穿越万水千山得以相遇。一首诗,一个词,甚至一个意像,会像蜜蜂的针刺,冲破重重阻力,瞬间穿透心灵的屏障,让彼此感受到最深刻、最美妙的悸动和满足!


《大雨未至》

谢春枝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9年9月

购买链接


《大雨未至》是谢春枝最新出版的诗集。她是一位热爱生活与诗歌的人,在她的笔下,诗句往往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只是生活中细腻的情感,丰沛的观察力与感受力,以及下笔时的敏锐和朴实无华。她的诗句读来往往让人熨帖,仿佛生活原本就是这个样子。她写的诗让我们每天的早出晚归、耕耘和休憩多了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就是诗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