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山西·朔州】崛耸木威冠古今

 良辰美景奈何天 2020-09-29

有一句俗语叫“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就是佛塔。有一种玩具叫做鲁班锁,几个不规则的木块,互相咬合成为一个木构的组合块。浮屠和鲁班锁结合是什么样子?是山西应县的释迦塔。

到了山西不去看看应县木塔,那是必须的,否则过不去自己这个坎​

应县木塔,原名佛宫寺释迦塔,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塔,历来享有盛名。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历经风雨侵蚀,但木塔安然无恙。​

木塔高达65.84米,相当于一幢20多层的现代高楼,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古建。​

它采用全木结构搭建,不用一颗铁钉,3000吨木制构件,互相咬合构成塔身可以同时容1500人登上木塔。

​第一层的每根木柱平均负重高达110吨。而且这一负重,自公元1056年木塔建成已持续近千年。

千年间40余次地震,200余次枪击炮轰,无数次电闪雷击。其他类似的木塔或毁于天灾、或失于人祸,唯有应县木塔存于世间。

对于这样一项古代的超级工程,历史没有留下太多信息。我们甚至不知道设计者是谁?建造者又是谁?但木塔精妙绝伦的构造显示他们一定是当时最优秀的建筑匠师。

​木塔有两层塔基,塔基上56根木柱分为三圈,被放置在柱础之上,形成一张八角形的柱网。圆柱可以承上启下,连接各层柱、梁、枋,也可以悬挑屋檐。木塔共使用斗栱54种、480朵,为中国现存古建筑之最。堪称“斗栱博物馆”。

​当大风、地震来临时,斗栱就像一个可松可紧的弹簧可以吸收动能保护主体结构不受侵害。从下向上仰望,一朵朵斗栱宛如一簇簇盛开的莲花在塔身上熠熠生辉,古人称之为“百尺莲开”。

​塔的第一层内是高约10米的释迦牟尼佛像

1966年6月18日,有人在木塔三层的佛座下发现了一个来历不明的花式银盒。1974年7月28日,专业技术人员在检查各层塑像的残破状况时,意外地在四层主佛像内发现了一大批辽代秘藏,银盒的来历随之破解。经过研究,这个银盒亦为四层主佛像处所出,两个银盒里的物品,不是一般的佛家宝物或是辽代文物,而是佛家十分重要的宝物:佛牙舍利。

​辽清宁二年,正是辽道宗给母亲萧挞里由皇太后加封尊号天皇太后的那一年,此时的萧挞里及萧氏一门外戚势力的顶峰时期。对于母亲百依百顺的辽道宗,在母亲故土大兴土木修建佛塔藏佛祖舍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木塔一层内槽南北的门额照壁板上,赫然六幅供养人像,三男三女。于是就有史学家断言,此为当年萧氏一门兴盛时期之家庙。应县木塔内部绘制的供养人像,据学者推测,上方三人分别为圣宗钦哀皇后萧耨斤、兴宗仁懿皇后萧挞里、道宗宣懿皇后萧观音。

第三层塔檐下三字匾额“释迦塔”,是木塔匾额中最古老、最珍贵的一块。其丰润饱满,是颜体中的佳品,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看看这些悬挂在木塔的历代挂匾: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率军北伐,驻宿应州,登城玩赏时亲题“峻极神功”;明武宗朱厚燳正德三年督大军在阳和、应州一带击败入侵的鞑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请有功将士时,题“天下奇观”​

塔内现存明、清及民国匾、联54块。天柱地轴、天宫高耸、峻极于天、重新真会、百尺莲开、香云普法、花宫仙梵、永镇金城等

​有诗云:崛耸木威冠古今,扶摇直透万重云。震劫七日身犹壮,豪气化融天地魂。 [注] 震劫七日:指元顺帝时,地震7天。

然而,最让人心痛的,是历史上几次对木塔的人为破坏。1926年军阀混战时,木塔曾中弹200余发,至今弹痕可见,所幸当时枪弹杀伤力不大;​

1934年,也就是梁思成测量木塔后的第二年,民国政府对木塔进行了一次“大维护”,拆除了各层间的泥夹墙和斜戗,换成了现在的门和窗。次年,梁思成再来应县 ,那个“红白相间”的宝塔已经失去原来光彩,他顿足捶胸,止不住仰天长叹。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组认为,就是这次错误的维护,大大降低了各层的抗侧移刚度和承载能力,使得每层的结构整体性减弱。其实,损毁不止于此,原来的泥夹墙外表是光滑的白色,里面则是美轮美奂的彩画像,这一切再难复见。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监测表明,塔内存在柱身及柱头开裂、柱脚劈裂现象,另外木塔还有300余处残损。由于木塔周边常年主导风向是西南风,因此木塔主要是塔身的一二层,明显向东北方向倾斜。从1989年起,我国就开始研究应县木塔保护工作。如今28年过去,专家针对木塔的修缮已经提出了数个方案,修缮方案却迟迟没有敲定。原因无他,正是因为木塔是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所以维修起来才不得慎重又慎重。强震而不倒,雷轰而不焚,炮火而未摧,相信专家们总会研究出高招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