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便时有这3种感觉,可能是肠癌找上你了,别大意

 fjianru 2020-09-29

我国的《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的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从年龄45岁以后就开始逐渐升高。而过了80岁以后,发病的几率更大。

可能不少人会觉得,大便带血多是痔疮导致。但如果除了便血外,在上厕所时还有其他2种症状,那么很可能是肠癌惹的祸。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1、便血

和痔疮一样,肠癌的一大症状也是便血。但这种便血却容易被人忽略。当癌症发生在直肠粘膜时,便血可以说是早期唯一的症状。通过肛门指检,可以触及到肿块。

到了晚期,患者可有排便不尽,里急后重等症状。一旦癌肿变大,就会占据肠道内空间而增加发生肠梗阻的几率。

2、排便习惯改变

排便习惯的改变也是肠癌的一个主要症状。由于癌肿的刺激原因,可导致排便次数的增加,排便时间不规律等。

直肠癌患者的排便习惯改变很明显,比如排便时间,排便次数,粪便形态等都会发生比较明显的改变。

虽然排便次数变多,但排便量不多,可有粘血便,且会有排便不尽的感觉。由于肿块占位,粪便也可有变细。

3、其他

另外,如果肠癌在早期被忽略而发展到了晚期,那么癌肿就会侵犯到周围的组织,从而可引起尿频 、尿不尽、尿急等症状。如果晚期发生转移,那么还可造成肝肿大、黄疸等表现。

而患者还可在腹部触摸到有腹部的包块。且这些包块可能会随着病情加重而变大。除了有肿块外,还可有腹胀、腹痛、腰骶部疼痛的表现。

要注意肠癌的鉴别

由于不少消化道疾病都可有大便带血的症状出现,因此应该把这些疾病与肠癌区分开来。

比如左侧的结肠癌需要和功能性便秘,血吸虫病,结肠息肉等鉴别。而右侧结肠癌则需要注意和血吸虫病、阿米巴虫病、克罗恩病相鉴别。

这些人患肠癌的几率比较大

肠癌的发病几率和年龄也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年龄超过50岁的人,就比较容易患上肠癌。

再者,如果家里有遗传史,那么发病率要比其他人群高出至少8倍。又或者是从前有过一些结肠炎症、肠息肉等疾病史的人,也比较容易有肠癌风险。

当然,如果生活习惯不规律,对肠癌的发病也有一些助长作用。建议不论是肠癌患者还是要预防肠癌,都应该在饮食方面注意一些。比如尽量减少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比如猪油。另外,要多进食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由于肠癌比较容易被误诊为其他消化道疾病。因此,当早期发现有大便次数变多,且带有

血液和黏液时,还是建议去做小便常规等检查,排除下肠癌的可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