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闭藏:来自贾平凹文化艺术馆的启示

 艺术西安 2020-09-29

贾平凹文化艺术馆外景

20208月的一天,我驱车前往位于陕西临潼的贾平凹文化艺术馆。清晨的阳光照耀在刻满文学作品名称的楼体上,给人一种别样的美好。别致的场馆设计,无不处处体现出强烈的文学气息,让我这个多年阅读贾平凹先生作品的文学青年瞬间沉浸浓烈的文学氛围之中,不能自拔。

走过文学区,来到二楼,映入眼帘的正是正在展出的《闭藏》艺术展。

闭藏艺术展展厅现场

策展人孙晨先生给我讲解了展览的缘起:2019年,骊山上有个民宿邀请我们来做艺术家驻地创作。 那会刚好看到《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里对四季有一个文学化的描写,春季叫发陈,夏季是蕃秀,秋季叫容平,冬季叫闭藏。 四个词对应着四季中大自然的变化以及人体适应,因此展览就引用了“闭藏”这个概念为活动主题,邀请艺术家们轮流上山,可能就三五个人在一起,每个人有三到五天,最长的艺术家待过一个月,吃住在山上,想画什么就画什么,都没有具体的要求。 《黄帝内经》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中医两千多年了,一直是在沿用《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中医重养,重防护轻治疗。用“闭藏”这一养生主题就是让大家在山里的空间里放轻松的画画,于是就有一批作品,分两个区把它布置,有了“闭藏”这个展览。

闭藏艺术展展厅现场

在偌大的展厅里,我看到了这批青年艺术家在特殊的时空中创作的这批作品。虽然多数尺幅,但作品里都呈现出一种相似的情绪状态,整个展厅变成了属于“闭藏”特有的一个情绪场。

策展人谈到在邀请艺术家时,对创作主题没有严格限制,就叫闭藏。大家根据自己理解提供作品,也没有具体要求。仅从字面闭藏这两个字去理解它是很抽象的,它更多是形容冬天大地的变化,就类似于通俗的意思上讲的“冬藏”冬藏就是冬天万事万物的气息场都处于一个封闭一种自我修养的状态,它这种修养是为了春天萌发一些新的状态新的生命。冬天就是一个关闭收藏沉淀酝酿的时期。

闭藏艺术展展厅现场

策展人旨在通过这样一种艺术的行为、艺术的活动,寻求人和自然万物的一种呼应,一种对话,还生命应该有的一种状态,也是每个艺术家该有的状态。艺术活动的根本主张的还是天人合一,人要顺应自然,回归大自然。闭藏这一概念,可以从一件具体的事件上去理解,但是更多探求的还是人和自然的关系, 人和内心的关系,人和四季的关系,生命和季节的关系,甚至生命与时空的关系。

艺术家驻地山上

闭藏是在疫情前一星期进去,然后中间疫情爆发 ,创作多是疫情之后进山创作。驻地艺术家秦云作为驻地时间最长的艺术家,他的创作涵盖了上山前、山上,下山后的整个时间段,不同时期不同心境对作品创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秦云的作品其实是非常完整的一个过程。

驻地艺术家秦云创作中

谈到疫情系列作品创作,秦云说,每个人在疫情的大环境里,细微的情绪反应都是不同的,有的是开心的,有的是比较郁闷,然后甚至有的人很绝望,各种情绪都有,因为这些人有武汉的,有北京的,多数是西安的。每个人的情绪是不一样的,自拍的照片差异很大,于是获得允许后秦云创作了这一系列作品,更多是想表现特殊时期不同的人物情绪和画家对他们情绪的理解。

艺术家秦云说,不管它是怎么一个状态,我希望是能把它真实记录下来。以我自己的一种方式,更需要把每个人真实的情绪表现出来,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就够了。闭藏期间在山上的时候画的是在闭藏期间的一些场景。更多的就是画里头的一种情绪延伸,提炼出一个抽象的语言的方式去表达。

秦云把思维的一个一个连续性体现出来,更多是在抓住画家瞬间的一个体验,在形式和结构上去做实验,寻求形式、结构语言上的一些探索,另外还要考虑到当时瞬间那种感受和情绪性的东西。

《藏》布面油画 2020秦云

《隔》2020 布面油画 秦云

在实际生活当中,每个人都不可能把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情屏蔽开,但是在那个环境里,它好像还是把它相对应屏蔽了,把它纯粹化。在环境里不都是画画的人,或者是一些艺术家,或者是一些写文章的人,或者搞音乐的。 可能说的话题或者是哪怕平常的一个聊天,总是在这样的一个语境里头、氛围里头,让你随时可能有想法,可能会碰撞。 在这个情绪大家聊完之后,你独处的时候,你就把这个情绪可能作为一个反馈,其实所有的过程都有一个线索,它还是在记录真实的当时的状态。

秦云说,待到那个地方,确切的词语不知怎么表达,大概的感受就是心情很好,然后负担少了,感觉自己轻装上阵了。 情绪能进入一种自己想要的一种状态。可能之前有一些想表达的东西,但是在其他环境里是不适合表达的,在这个环境里是适合表达的,而且总的来说很爽,慢慢进入一种状态。场馆里这些作品当然画法都不一样,但是有个统一的情绪,能感觉到是比较高兴,比较兴奋,然后张牙舞爪手舞足蹈的那种感觉,元素比较单纯,画面是干净的,感觉是畅快的。里面没有复杂的东西,没有那种很深沉很悲壮,或者是很情绪很大,作品画得都很轻松。这批作品有统一的旗帜,统一的展示出来,也是这些艺术家们比较真实的表达。

《作品·101》布面综合材料 周克吾谷

每个画家艺术家上来他都有想表达的东西,而且都是小东西。因为它跟主题创作不一样,主题创作它苦大仇深社会主题性的东西多一些,在这种环境下的创作更偏向个人的、独立的、自由的、光明的,然后大家是一种很欢快的气氛。我想这个驻地创作经历会给艺术家们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示,也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展览,让人们关注自然,关注自己内心,与自然和谐相处,获得更有品质和精神趣味的美好生活。这也是艺术的作用之一。策展人孙晨如是说。

人是什么状态,作品呈现什么状态。当我们把自己放在一个场景中间,观察自己的这种变化,我们就会明白一些道理。人在那个环境中间是什么样子,也让我们回到一个最根本的东西,就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在通过什么方式去追求我们精神的一种高度和自由性,这也就是闭藏的意义所在,也是贾平凹文化艺术馆带给我们的一个启示。

《113537》·29cm×19cm·纸本水墨·2020年李涛

《偏移》布面油画 120x180cm 王治刚 2019

《无色系列1》 140x100 布面综合材料 洪涛

闭藏艺术展海报

采写 / 刘红昌 

艺术家资料提供 / 策展人

特别感谢:  贾平凹文化艺术馆

特别感谢:孙晨 秦云

编 辑 / 钟日乾    审核 / 刘红昌

艺术西安原创首发  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