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经典《道德经》,老子对“观”的表达,天道的领悟方式

 回归9480 2020-09-29

上下五千灿烂文化历史,在这滚滚历史的文化浪潮里,诞生了一本本经典,用最精炼的话语,谈天论地识人。他们智慧哲思,至今在我们的生活各方面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有一部著作,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只有短短的五千字,但是它的智慧,几乎可以用包罗万象来形容,令人不得不佩服。这部著作就是老子的《道德经》,五千字,五千年华夏历史,政治之理,哲学蕴涵,美学哲思,所能想象到的,在这里都会有体现。

《道德经》是一本人生的大书!对于许多人来说,它能够贯穿人生的始终,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理解和感悟。在《道德经》这一本书里,老子会经常提到“观”这一个字,纵观老子的相关书籍,“观”这个字出现的次数也是很多。而这个“观”并非寻常的观看与洞见,而是蕴含丰富的认知论以及审美哲思的思想内容。因而“观“是《道德经》的文化内涵,是对世界的追问与反思,反思生命的意义,体味何为美学。因而,”观“是自己对所想要追求的精神理想世界的一种方式。

在《道德经》里,“观”字是什么意思?“观,谛视也。从见雚声”,见《说文解字》,这是对《道德经》中“观”的释义。在古文字学研究当中,“雚”就是观的本义,因为“雚”原本意义是像猫头鹰之形,而这猫头鹰的眼睛是十分犀利和尖锐的,甚至当时传说能够洞穿黑夜。自然,“观”字就有了突破黑暗,识得天理混沌之意。也就代表着探求未知领域,探索神秘境地,因而,“观”不仅是看,更是超越了视觉所能看的地步,而是“看”天理运行的规律,人性的规律等等。

首先,《道德经》里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故常有,欲以观其徼”,这是出现在第一章的内容。此外,关于《道德经》原始的版本是没有任何的章节,甚至连标点也是没有的。而这是后人依靠对古文学的考究与推测的积累,加入的自己想法。这句话的“观”是表达了从表象的杂乱无章中,“看”出天道的奥妙。那怎么看?老子说了,“常有,观其徼”,从看到得到的端倪和蛛丝马迹中,看出“常无”。以“观”达到从有到无,达到对天道的初步理解与触摸,并且证实,“观”是一种悟道的方式。

中国古人常常会说,“人生无常”。而这无常就是所谓的反反复复,没有规律。但是在老子看来,这就是规律,无常才会有常,才会有着反复的规律变化。“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在这反反复复当中,就蕴含着天理。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子的思想会对后人的诗词骚客有着很大的影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这就话的本意是说,要做到的沉稳不浮躁,做到虚静待物。然而,后来的诗词文人对这句话的理解逐渐演变为,淡然处之。万事流逝,这是自然规律,终将都会失去,凋零。因而,自己也要“随遇而安”,淡然平淡的看待万事万物的变化,看此间的波谲云诡。

在《道德经》的下半部分中,老子对“观”进行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和解释。作为道家创始人的老子,一生所追求的是对“道”这一核心,关键思想体系的理解与掌握,“观”就是最好的道路方式。老子认为,万事万物是有其规律的,有着各自的“道”,而他所要做的就是理解它们的各自的“道”,并为此做出总结。然而,老子为何要这样做,掌握了“道”,它的意义又是什么?这或许才是老子最高明的地方,知其,彻底掌握了,才可以为我所用,让规律服务于我。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通过内省以天道为借鉴的对象,不断反思自己,让自己的行动更加的符合自然规律,最终达到体察万物,与万物融为一体的境界,而这是总的方面。首先在审美上,“观”就是审美,就是一种过程。而审美的对象就是这世界的所有客体对象,这些对象又是“道”统领之下,具象化的表现,因而,审美的观就是对道的理解。

例如在《周易》里就有,观照天地万物的时候,通过飞禽走兽,群像八卦来领悟天理之意,体察万事万物之情。这万事万物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就是最重要的启蒙的东西,所“观”到的一切虚无,看不见的规律,都是从这里而来。这也体现了万事万物的灵活性,也说明了天理的复杂。

而这灵活性,一方面来自主体认知的灵活。因为审美方式可以分为静观与动观,动观,是对世界万物的动态把握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审美,这也意味着万事万物是不断的变化,因而就需要动观,不断地调整,跟上变化的节奏。

而这需要的是老子所提到一种:澄澈的心态。澄澈之心方可将主观的心,与超越逻辑的天道进行联动,最终达到心灵的彻悟。总而言之,老子的“观”是对天道领悟的一种方式,而审美方式只是其中的一种具象化表现,其中还有这更多更广的内涵和蕴意等待我们的发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