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拍常熟老城日志(上)

 常熟记忆 2020-09-29

此为恢复帖,原帖于2009年4月发表在《常熟记忆》博客,由于和讯网站原因,2010年以前的图文帖须登陆后才能浏览。为感谢朋友们长期以来对《常熟记忆》博客的支持,方便过客浏览,故逐步将本博无法正常显示的图文帖重新发表。

--------------------------  

    2007年,我初步完成了常熟城南、城西、城中三个系列老街巷照片的拍摄,其中我自定义的老城中区域是:东、南至环城路、西至书院街、北至方塔街。

    第一批的老城中专辑共两千余张照片,基本上是利用午休时间拍摄的,部分照片因光线过强或者逆光,照片质量和画面效果欠佳。同时在拍摄过程中我也发现,很多老街巷、院落和房屋,即使考虑了光线明暗等因素,也只有一两个角度比较精彩。因此,我把重拍老城中列入了2009年的拍摄计划。

    2009年2月15日上午,我去翁馆古玩市场途中路过仓巷西口,看到琴川河、河东街和焦桐街上,已经有建筑工人在搭脚手架了。早就听说,常熟市政府2009年的老城改造项目中,有琴川河南段、县南街和庞家大院,就是没想到新年刚过就开工了。

老    城改造的标准是“修旧如旧”,但话好说、事难办。我必须马上开始拍摄,否则不仅脚手架会影响画面,要是等到改造完工后,老街巷的韵味可能就更淡了。粗略地估算了一下,把老城中分为县南街以东、以西两个区域拍摄,加快脚步走最佳路线,单区域的工作量大约需要三个完整工作日。

    但是,今年春节后天不帮忙、阴雨连绵,我只能静待天气变化,并充分利用短暂的雨停间歇。经过上周三个中午、周六一整天的拍摄,老城中县南街以东区域大部分走完。没想到的是,与去年重拍城西老街巷相比,这次拍摄过程中遇到的意外和收获要多得多。

    最重大的发现是,焦桐街4号院二门上的砖雕,精巧程度可以和翁同龢故居相媲美。2007年初拍摄老街巷时,我曾走进过这座四进老宅的墙门间,但只隔着天井,把镜头对准第二进楼房拍了一张转身就走,根本没有想到只要走进天井,就会有重大发现。

    最开心的是,顺利拍摄了后花园弄6号(控制保护建筑)、阔墩里4号等十几座老宅院,而且老住户们都很客气,好多老人还主动向我介绍老宅的历史。至此,老城中区域内百年以上历史的老宅,我已经大部分深入参观过了。

    最遗憾的是,河东街和焦桐街从仓巷口到迎恩桥段,已经搭满脚手架。但是还好,这两段老街旁店铺林立,值得拍摄的街景全貌点位已不多,第一批照片基本能够反映老街原貌。

    最气愤的是,仓巷口琴川河上的弯弯桥北侧驳岸石缝中,原来有一棵数十年树龄的老石榴树,竟然被搭脚手架的工人斩剩了一个秃桩。问:“为什么要砍掉?”回答说“碍事”。他们根本不明白,生长在石驳岸中的老树是宝贝,如果有人提示:“花红叶绿的老石榴树,是琴川河道上绝妙的点睛之笔”。我相信,很多人就会猛然醒悟。同样是琴川河,老县场菜市场北侧的那段是最早改造的,全新花岗石磨缝驳岸圈成的河道,只是一条没有生命的臭水沟。

    我不懂摄影艺术,我拍摄常熟古城的工具是普通相机,拍老街巷老房子只是想留住旧影,最好是能够记录下一个变迁过程。很庆幸我的预想和感知,把拍记系列照片命名为《留住常熟老城的记忆》,因为常熟老城的韵味,将来真的只能留在记忆中了。

    2009年2月24日

    重拍的老城中照片都要经过筛选,角度相同的还要和第一批照片对比,剔除构图不佳、曝光异常、建筑特征不明显的照片,再编排进老城中系列。因此相对于初次拍摄,重拍的照片处理更为繁琐,必须仔细比对避免误杀好片,提高系列照片的整体效果。这次重拍完工后,我阶段性确定的老城中系列,照片数量较初次拍摄多了近一倍。

    至于“阶段性确定”,那是因为拍摄老城系列照片,是一个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即使掌握了拍摄角度,还要等待合适的季节、天气和时段。比如,阁老坊沿河的那排银杏树,最好是在初冬晴天的下午由西向东拍,暖阳中金黄的树冠映衬在蓝天白云下,很美。但是,这种时机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尽量多跑几趟。当然,老城系列也可能有彻底完工的时候,那就是常熟老城荡然无存之时。

    上周的劳动成果经过筛选对比,我发现有二十多张需要补拍或再次重拍,阴雨天拍摄的大部分照片,效果一般很难令人满意。为了提高效率、避免遗漏、少走回头路,我先绘制了一张拍摄线路简图。

    上午,春雨渐渐停了,天色虽然阴沉,但我还是决定一鼓作气。本想坐公交车出去,但在脑海中预演拍摄线路图后,发现一步一步走完这些点位很浪费时间,还是骑自行车吧。从单位到城中约5公里路程,就当是锻炼身体。11:20,我骑车冲出单位大门。一路猛踩骑得飞快,11:46,到达第一个拍摄点天灯弄,我感觉后背在淌汗。

    第二个拍摄点在柳河沿某居民大院内,那里有一座精致的砖雕门楼,还有一座二层楼老戏台。因为先前来过两次,有位老伯伯看我有点面熟,就像老朋友似的和我聊了起来。他说:“就是想不通这种老房子究竟好在哪里,为什么进来拍照的人一批又一批?”等我从内到外拍摄完,同时简要地介绍过这些砖、石、木雕的价值后,他一巴掌拍在自己额头上,说:“白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年了!”我看了下时间,12:01。

    接下来要拍的都是街景,有些地方甚至不用站稳了拍摄,到位置后只要跨在自行车上,右手抬起照相机摁下去就行了。县东街老救火会大门,新雅旁金童子巷口,太平巷自东到西,周神庙弄自西到东,……

    焦桐街7号的门楼从外面看就很别致,估计内侧会有老砖雕。以前很多次经过都是大门紧闭,但今天大门却敞开着,院内在搭脚手架准备整修。我和主人打了个招呼就跨进了大门,院子不大、房子也很普通,但回头往门楼上一看,常熟城里第二精美的砖雕门楼非此处莫属(第一在翁同龢故居)。

    边骑边拍边想,自己也觉得有点搞笑,在某些人看来,像我这样频繁地穿梭在常熟城内大街小巷,简直是吃饱了撑的。想着想着,肚子开始叫唤了,午饭还没吃呢。天色越发阴沉了,看上去像暴雨来临前的样子,我立即停止了拍摄。

    12:45,到达河东街塔弄口的永兴记馄饨店。狼吞虎咽,一碗馄饨、四只紧酵馒头下肚,匆匆出来赶紧开路,12:51。已经开始起风了,估计一刻内就会大雨倾盆,于是我决定先回家放掉自行车,拿了伞再打的去单位。一口气骑到家,刚把自行车推进门厅,大雨就铺天盖地下来了,12:57,真巧!

    2009年2月28日

    上周五打电话问夫子,学前街、焦桐街口东侧,琴川河上的那座小桥叫啥名。夫子说,那就是兴贤桥,东堍就是兴贤桥弄,一直通到环城路。兴贤桥弄我很熟悉,小时候住在河东街1号时,我第一次头破血流就在这条弄堂里,被小伙伴的飞石砸中了额头。

    夫子研究学问有股钻劲,凡事务求弄得清楚明白,他自己读书时这样,为别人解惑时也如此,既然我提到了兴贤桥,他就接着往下细说。兴贤桥弄原名邵家巷门,是常熟近代名人邵松年宅前的小巷,东西两侧巷口原来还有木栅门防盗。邵松年有一个101岁的孙媳妇还在世,现住在仅剩两进的邵家祠堂内。

    我有点奇怪,兴贤桥弄长不到百米,两侧的老房子早就拆光了,哪里还有什么邵家祠堂。夫子说有的,从环城路进后花园弄东口马上左拐就是了。我在前文中吹牛了,拍摄老城中我走遍了其中所有的百年老宅,现在看来必须马上弥补。

    2月28日上午,我刚走进夫子所说的小巷,赫然发现巷口的墙上钉着块路牌,前花园弄。原来我不仅遗漏了老宅,还漏拍了一条老街,满饭好吃、满话不能说啊!其实,在光绪八年的《常昭县城图》上,常熟老城东南角城墙内就标有三条平行的小街,从南到北分别是邵家巷门、前花园弄、后花园弄。学艺不精,还是粗枝大叶?反正这就是我的作风,三脚猫的干活。

    前花园弄、后花园弄,南北相距不过三十米左右,两条弄堂中间曾经有个花园,估计花园的规模不会太大。这个花园的具体位置在哪?是何人何时建造?这些问题还是留给夫子,让他去钻故纸堆找答案吧。

    前花园弄底有三扇门,从房屋外观上就能看出,三扇门内的院落是相通的。看里侧朝北的双开木门年纪最大,我就径直走了进去。邵家祠堂现仅存两进,西北角还有个幽静的偏院。我发现角落里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金山石鼓墩,我进来走的那扇门右侧是备弄,这座建筑原来的规模至少是三路三进。

    在说明来意后,里面的住户阿姨很是热情,陪着我里里外外参观了一番。她介绍的情况,和夫子说的基本相同,101岁的老阿婆还在,但我没走进她住的老祠堂内。我的常熟历史名人世家知识有限,就算进去了也很难深入交流。

    和众多老城区居民一样,住户阿姨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时候拆迁。这里的户口已经冻结好多年了,这里的房子也破烂不堪快要倒塌了,而且四周的老房子也基本改造完了。她说:“没拆迁时盼拆迁,但等到真的拆迁了,就要开始为钞票发愁了。”

    常熟老城区的居民住户,普遍存在年龄大、收入低、居住条件差等特点。在拍记老城过程中我看到过很多人家,几口人只住着二三十平方米的老房子,从家具陈设就能看出生活艰辛。现在造的新房子,最小的户型也有五六十平米,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拆迁户大多会选择比拆迁面积更大的住房。但是按照原地回迁政策,拆一还一每平米两千元左右,超面积部分每平米五千元以上,因此总的回迁费用无异是天文数字。

    几年前,翁同龢纪念馆对面南赵弄拆迁,有位孤老太在当了几个月钉子户,忍受了隔三岔五出现的“陨石”折磨后,最后终于顶不住了,只能花十五万元买了一套泰安新村的底楼小户,腾房搬迁了。这笔购房款中,十万是拆迁补偿费,五万是老太毕生的积蓄。风烛残年之人难免生病住院,拆迁花光了她的积蓄,以后用啥办法解决这些额外支出?

    从后花园弄出来,经肖家廊下到仓巷西口,这里的琴川河上有座小桥,连接河东街与焦桐街,过桥的人常年川流不息。桥是老桥,粗大的花岗石条桥面,早已磨得溜光滴滑。我也喜欢从这座桥上经过,节假日去逛翁馆古玩市场,从现代化的方塔街、书院街走,没有走仓巷、焦桐街、太平巷和山塘泾岸一线有味道。

    由南到北贯通常熟古城区的琴川河上共有十来座老桥,仓巷西口的这座桥南面是兴贤桥、北面是迎恩桥,不过此桥的名称,《常昭县城图》上没有标明,现在的常熟城区地图上更不会标注。我问夫子,他翻遍手头的文史资料,也没有找到答案。后来知悉,此桥名为弯弯桥。

    弯弯桥两侧的琴川河沿线已经开始整修,我在桥面上站了一会儿,望着搭满脚手架的河道,觉得还是应该拍几张照片,等到这里亮出崭新的粉墙黛瓦时,新旧交替的过程也是值得记录的历史片段。我又穿过焦桐街旁、正对着金童子巷的那个半圆形门洞,走到琴川河边的水栈上,给那棵饱受摧残的老石榴树留个影。我仔细观察残存的树桩,发现主干还在,过几年应该能够恢复。

    金童子巷东口、44号院户已经粉刷一新,从大门外望进去,院子中间有个月亮门,两边还有回廊,原来一定是大户人家的住宅。走进院内、说明来意,两位住户很热情地和我聊了起来。这是一座典型的民国建筑,沿焦桐街是一排平房,主体是一幢中西结合的二层楼房,中间的院子面积不大,北墙边还有一眼青石老井。聊到这次的整修,住户阿姨说:“里厢一点也没动,外头也是上上眼药(常熟俚语,意思是只图外表光鲜、治标不治本),反倒弄得一天世界(常熟俚语,意思是一塌糊涂、乱七八糟)。”

    每次路过金童子巷23号,我都忍不住会多看几眼。完整的石库门、二层的转角楼,院内有一棵挑枝过墙的枇杷树,初夏时节累累果实常引得路人驻足观赏,这就是我梦想中的安居之所。夫子说:“最好能买一所这样的小院落,整修后住进去。”我说:“我也想,但如果倾家荡产买下来的老房子,过几年就遇到拆迁,咋办?”看到院门半掩着,我就推门进去,这座民宅只有两进,建筑风格和44号差不多。其实金童子巷、太平巷、周神庙弄等小巷,由于紧邻旧时的县南街商业中心,因此从清末至民国时期建造民宅的风格都差不多。

    上次拍金童子巷只是粗粗掠过街面,基本上没有深入居民院内,这一次运气比较好,19、11、9号院门都开着。金童子巷9号和11号是一对孪生建筑,两扇石库门完全一样,对称均匀地开在同一堵墙上,由三根装饰性立柱分为左右间。走进去发现,两所狭小的院子中间仅隔一道琉璃花窗墙,两座一模一样的楼房连在一起。其实这是同一座宅院一分为二,估计当初是本家弟兄一起出资建造的。

    我一路边看边拍走到在新雅旁边,刚拍了张街景,突然手机响了。花老师问我在哪里,收藏协会有藏品需要拍照。我回答:“马上就到。”

    老城中东片区域的拍摄,本来到上周就能基本完成,但还是经过了24、28日两次补拍,完善的效果很明显,两次增加、替换了近百张照片。在整理照片中我还发现,老院落、老房子看得越多,就会感觉有特色的建筑越来越少,老城区大量存在的还是普通民居。于是,我好像感觉有点视觉疲劳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