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常熟古城墙

 常熟记忆 2020-09-29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有“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美誉,这后半句说的就是,古代的常熟城墙把虞山东麓圈进了城内。

常熟有3000多年的建城历史,西汉景帝时,常熟地域首设虞乡建置。西晋太康四年立海虞县,为常熟地域设县之始。梁大同六年置常熟县,为常熟县名之始。隋代升常熟建常州,元代升常熟县为常熟州。常熟古城墙原为土城,元末张士诚始筑砖城,明嘉靖年间,常熟知县、抗倭英雄王鈇重修城墙,城周十余里、设七门,尽毁于文革之前。原来从西门湾越虞山山脊至新公园的土墙,就是古城墙在虞山上的遗址,后来市政府新建砖墙和阜城门城楼,重现了古代虞山城墙的雄风。常熟市区护城河内侧的环城路,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古城墙基础上建造起来的。现在元和桥堍残存的一段砖墙,即为常熟古城墙遗迹,2004年6月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常熟人,我很早就开始关注常熟古城墙的历史和变迁。小时候上虞山玩,经常会在辛峰亭附近和新公园后山的草丛中,发现一些零散的大青砖,老人说那是古城墙上的城砖。古城砖较一般民房用青砖要大,但比我见过的南京明城墙城砖稍小。特殊的烧制工艺,使古城砖的质地非常密实、细腻,能经历数百年风雨而不损朽。但虞山上散落的古城砖基本上都是碎块,完整的都被人捡回家去当磨刀砖了,甚至还有被雕琢成砚台使用。

查阅常熟志书典籍和老地图,并经实地考察寻访后我发现,从城区旱北门,沿环城路经川菱桥、健民桥、闸口桥、服一桥、泰安桥、颜港桥、阜安桥、东高木桥、红旗桥、总马桥、西高木桥至元和桥,沿线的古城墙遗迹早已荡然无存。从常熟市区西门湾,沿护城河经原自来水一厂、市一中操场外侧、西城脚老船厂,这一线的古城墙遗迹也难觅踪迹。

但我总是在猜测,在护城河与九万圩之间的两条小街,西城脚和新民里建造于清末民国时期的房屋中,很可能还隐藏着残存的古城墙。解放前,西城脚是外来人口的聚居地,他们背井离乡摇船来到常熟,登岸后背倚古城墙搭建起了栖身之所。现在新民里的地基明显高过西城脚,仔细观察了几处裸露的土层,我确定那就是古城墙内侧的墙体夯土。当年常熟古城墙的结构规模,远没有新建的城墙高大。因此,那些古城墙边的栖身之所,在从棚户到平房、从平房到楼房的变化过程中,很可能一直借用着坚固厚实的古城墙,并逐渐把古城墙隐藏其中。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2006年,经过一位在西城脚住了六十多年的老阿婆指点,我终于在靠近新民里西端的一条窄缝里,发现了一截残破不堪的墙面,看到了似曾相识的古城砖。我断定,这就是货真价实的古代常熟城墙。这段古城墙,在民国时就成了西城脚102号楼房的北山墙,正是这座老楼房,帮它逃过了半个世纪前的劫难。我暂时还不能确定这段古城墙的规模,因为它的两端都被砌进了民宅。站在古城墙前,我能感觉到浓重的历史沧桑,墙缝中生长着嫩绿的蕨草和苔藓,却显露出一种别样的生机。

当时我就想,如果102号楼房能维持原样,这段古城墙就能被继续保护下去。但是,从西城脚和新民里的现状,以及常熟市区的总体规划来看,这一带随时有可能实施改造。因此,我必须经常过来看看,密切关注这段古城墙的命运。


2009年10月14日,环城西路改造工程公告开工。拓建环城西路,能缓解书院街元和桥和石梅广场路口的交通压力,有效缓解常熟市区的交通拥堵,改造工程势在必行。在提前搬迁优惠政策的激励下,公告发布后仅半个月,西城脚和新民里居民的搬迁率就超过了八成。

11月8日,我从元和桥堍小心翼翼地走进一片狼籍的西城脚。满地的残砖碎瓦、破门烂窗,到处是被掀去房顶的旧屋,拆迁引发的压抑感迎面扑来。走到西城脚102号前,我发现这幢老楼房已经成了断壁残垣。提心吊胆地走进去,我终于看清楚了,老楼房的北山墙就是古城墙,和我以前的判断完全一致。这段古城墙高约五米,墙体下厚上薄,城砖叠次上砌。由于表面还覆盖着石灰墙粉,一般人经过此地,根本不可能发现里面还有一段古城墙。


 

走出破楼,我又绕到了新民里,钻进窄缝来到老楼房的北山墙边。因为屋顶已被掀掉,透过墙上的门窗,我能直接看到环城河南侧的民房。提心吊胆地钻进小门洞,我发现自己站在了老楼房的二楼,木头楼板已被抽光,只剩下几根横梁。左右观察,古城墙的细节就看得更清楚了,我原来是站在一个从古城墙上抠出来的窟窿中。


     

住在新民里西端的一位老伯正准备搬家,见我拎着照相机在四处搜寻,就问我在找什么。知道我是在找古城墙后,他手指斜对面的门洞,嘴巴一努说:“那里面就有”。顺着老伯所指的方向,我看见在西城脚转弯处一扇朝西开的小门,门内右侧就是一段古城墙。以前多次经过这里,这扇门一直都紧闭着,因此我从来没发现过里面有古城墙。

走到小门外向里面张望,我看见对门内是一条走廊,左侧的两间平房已被扒倒,废弃的建材扔了一地,几乎无处踏脚。这时,老伯在我身后大声提醒:“当心上面塌下来!”我回头冲他一笑:“没问题。”我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前后左右仔细观察,发现这段古城墙就是西城脚102号北山墙的向西延伸。由于这段古城墙就在民宅的走廊边,人来人往几十年,它的破损程度比102号北山墙更严重。

由于地势较低,这段古城墙下厚上薄的特征更明显,而且下部的城砖比上部的更厚更大。据史料载,常熟城墙在清代屡次重修,还经历了太平天国的战火洗礼。经过目测估算,从西城脚新民里口到102号约二十米,这应该就是我发现的常熟古城墙的长度。这段古城墙是否还有向东延伸,要等102号东邻的房屋拆除后才能知道。但就凭这段长约二十米、高约五米的古城墙,其规模就已经超过了元和桥堍的市级文保单位——城垣遗址。


令人担忧的是,我发现的古城墙,正好位于规划中的环城西路中央,如果不马上采取措施,提醒相关部门予以重视并保护,等道路工程开始后,这段古城墙就可能被夷为平地。常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琴派、画派、印派、藏书、名人等文化软实力雄厚,但历史遗迹的硬件情况却不容乐观,明代及更早的地表建筑物、构筑物已所剩无几。这段古城墙是珍贵的历史遗迹,历史无法复制,必须尽快实施抢救性保护。


经过多方呼吁,我发现的常熟古城墙终于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常熟和苏州多家媒体也对古城墙的命运表示高度关注,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12月4日《现代快报》和苏州电视台“社会传真”的报道。


       

终于,2009年12月10日《常熟日报》民生新闻发布:经过连日勘察,市文物局已初步确认这段建筑为明代城墙遗址。为保护古迹,市文物局及时向拆房施工队发出通知书,根据文物保护法,依法责令其停止拆除和破坏行为。目前,市文物部门已与城市规划、城投公司等部门和单位协商,将保护好这段古城墙,初步方案建议将这段城墙作为环城西路工程中的一段绿化带予以保护。

现代快报12月8日A23版  

《常熟古城墙被责令停拆》

  12月4日,《生活苏州》报道《常熟拆迁工地发现明代古城墙》后,文物部门初步确认其为明代古城墙遗址,并已依法责令停止拆除和破坏行为。昨日,记者从常熟文物部门获悉,近期,常熟市相关部门还将对古城墙的保护方法和措施开展进一步协商。
  古城墙被依法责令停止拆除
  “现在基本上还是停工状态,有关部门很重视。”昨日,曾发起保护这段城墙的市民李笛说,在新发现的那段古城墙东面,拆迁工地中被挖出的古城墙基础,都是大条的青石或金山石,可见历史久远程度。
  12月4日《生活苏州》发出了相关报道,为保护古迹,12月5日,市文物局及时向拆房施工队发出通知书,根据文物保护法,依法责令其停止拆除和破坏行为。
  常熟市文物专家介绍,这段古城墙长约20米,高约2米多,长期以来已作为民居的一部分,扮演起了房屋结构中的“山墙”角色,一般不易被发现。此次环城西路拓宽工程在当地开展拆迁,古城墙由此露出真实面目。
  古城墙是常熟历史的“见证人”
  根据现场调查,专家们发现,古城墙用砖与普通房屋用砖明显不同。据市美术馆熟悉当地历史变迁的专业人士介绍,古城墙青砖要比普通的民房用砖来得更大,砖的高度也更高。该人士说,城墙用砖,较大的甚至可达一尺宽、三寸厚。一块做工优良的城墙砖,其表面与内部的色泽均衡,差别不大。做工最好的墙砖,俗称“金砖”,砖色从上至下为一色。常熟市文物部门专家鉴定后认为,城墙主体属明代,在清代经历过修复,是市级文保单位元和桥堍城垣遗址的延伸段,与整个常熟城墙原是一个整体。
  常熟市文物部门目前已与城市规划、城投公司等部门和单位协商,将保护好这段古城墙,初步方案建议将这段城墙作为环城西路工程中的一段绿化带予以保护。据了解,常熟市相关部门将在近期对古城墙的保护方法和措施开展进一步协商。王彪


……在这一个个为了同一个目标积极奔走、记录我们家园变迁过程的城市记忆拍摄者身上,我们看到了一条城市文脉在默默流淌,延续着中国文化的希望。我们有理由相信,不管是一百年后,还是几千年后,这些记录下的城市记忆,将成为绵长历史中的一个个路标,让我们的后人借此找到回家的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