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史系列】3. 攻防战转为战略相持,欧洲长城诞生

 陆一2 2020-09-29

上文书我们说到,阿尔米纽斯在条顿堡森林伏击战中,一举击败如日中天的罗马帝国,杀敌无数,奥古斯都遭遇前所未有的惨败。从此奠定了日耳曼人在莱茵河以东的独立基础。

罗马帝国毕竟在地中海一带盘踞多年,根深蒂固,是响当当的大国;大国元首若是被人揍了,必须要打还回去的,用评书演义里面的话来说,那叫“茅房拉屎脸朝外”,得要脸面!

两个种族继续掰手腕

在公元14至16年,罗马人力图雪洗前耻,自恃军队强大、武器锐利,连续发动3次对日耳曼人的战役,试图征服力薄的日耳曼人。

双方各有长短、互有输赢。罗马人在开阔的正规战场上以力取胜,而日耳曼人擅长在荒野山地等地形复杂地带消耗敌人,两边打了个半斤八两。

经过几年的拉锯战,谁也没能消灭谁,长期的对立消耗,对文明程度高的民族更加不利,因为他们战争成本更高,罗马人被迫放弃进攻。

“杀敌一万,自损八千”,而且罗马战士比日耳曼野蛮人要值钱,算过账来的罗马人,只得把重心转向巩固对莱茵河地区的统治,于公元90年在莱茵河流域和多瑙河流域设置4个行省,从北到南分别是下日耳曼省、比利时省、上日耳曼省和勒戚亚省,占据了今荷兰、比利时、德国的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巴登-符腾堡州和巴伐利亚州的一部分。对于莱茵河以东独立日耳曼人活动的区域,则称为“大日耳曼尼亚”。而“日耳曼”这个名称后来就专指“大日耳曼尼亚”。

注:罗马行省,指古代罗马在意大利以外的征服地派遣总督治理的行政区域,后来则专指意大利境外那些必须向罗马纳贡的属地。

罗马人建“长城”

罗马人不像日耳曼人,搭个木头房子就算有“家”了,几个木头房子搁一块儿就叫“村落”了,文明的罗马人有更高的追求,他们的聚集地叫“城邦”,国家领导人有义务管理、保护城邦内的公民。

“目标明确,勇往直前”,罗马政权历经200多年的施工,在上述行省的东南部和北部修筑了欧洲大陆的长城——“利姆斯墙”(Limes),绵延500公里的工事。这道工事,是罗马帝国的“界墙”。

Limes北起北海,南至莱茵河上游,利用莱茵河和多瑙河作为天然屏障。

下图是在SAALBURG古罗马军营中拍摄的罗马帝国疆域,图中带红色城墙标志的为罗马边界墙。

下图是一块界墙的石碑。

界墙的构件,包括土墙、石墙、壕沟、栅栏、瞭望塔和要塞,成长条形状。

在界墙上,每400米设置一个瞭望塔,共有约900座。后期建造的瞭望塔在前期仅木质结构的基础上,改进为“主体石砖砌成、顶部木质结构”的建造方式,更为坚固。瞭望塔之间的距离控制在肉眼视线范围内,便于使用烽火讯号联络。(烽火台相互连接,便于兵力相互接济,让人想到了意大利的“链式防守”,有木有?)

下图是复原后的瞭望塔。

正是因为瞭望塔的“石底+木顶”的组合结构,所以现在的遗址还可以看到其石砖底座,而上面的木制顶部,在千百年的风雨侵蚀中腐朽殆尽了。

一个瞭望塔的遗址,如下图。

注:有的瞭望塔遗址,砖石也消失了,是因为附近老百姓盗取文物,盖私人房子了。颇有些“旧时王谢堂前燕”的味道,是不是?

光有瞭望台是没用的,站在高台上点烽火的哨兵,毕竟不是顺溜那样神一般的抗战狙击手,他们的作用也就是负责拉警报,关键是:只要有人吹哨子,附近就得有兄弟站出来撑场面。

罗马帝国的军事防御,自然不可能“靠眼神防守”,除了瞭望台,更引人注目的是每隔15公里建造的防御要塞,整条界墙设有120多个要塞,各要塞依据规模大小,设置军营、堡垒和居民点等设施。

下图是一段要塞的照片,可以看到砖石的城墙、城门、瞭望塔、木制栈道

要塞里面的军营,其构造类似中国古代的“四方城”:城门分正门、边门和中门,上有瞭望塔,城墙将各个方向的城门连接起来。

要塞的城门外景照片

看到城墙上牙齿一般的城垛子,不禁叹一声“多么浩大的工程,难怪要造200多年”。对比咱们天朝上国,光秦始皇把燕赵长城连接起来,就闹得民怨沸腾,不知道罗马帝国建造界墙的这两百多年间,有木有“中欧孟姜女”的传说?

“利姆斯墙”的作用

人们常说某某事物是一把“双刃剑”,那么,作为一道伟大的防御工事,罗马帝国的界墙,可以认为是一把“双面盾”。

“正能量”:在日耳曼人强大时,它帮助罗马人抵御外敌,守护本土军民;而当罗马人强大时,它又便于聚集军队,成为进攻日耳曼人的前哨据点。

“副作用”:它框定了罗马帝国的边界,同时也是承认了“大日耳曼尼亚”地区的独立日耳曼人的活动范围,界墙以外的日耳曼人获得了独立发展的地理空间和战略相持时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