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魏、韩“三家分晋”后,晋国的国君到哪里去了?结局如何?

 天津实诚人 2020-09-29

答:说起这个晋国,可谓历史悠久,故事多多。
晋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周武王的幼子、周成王之弟叔虞。
话说,西周初年,周武王崩,位于现在山西境内的唐国发生了叛乱。成王和弟弟叔虞一起在宫中玩耍,他随手捡起了一片落在地上的桐叶,用剪刀剪成玉圭形,递给叔虞,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拿好这个玉圭,我要封你到唐国去做诸侯。”伴陪在一旁的史官把这件事告诉了周公。周公问成王:“你要分封叔虞?”成王说:“玩笑而已。”周公板起脸说:“天子无戏言!”没办法,成王只得选择吉日,把叔虞正式封为唐国的诸侯,史称唐叔虞。


叔虞死,其子燮父继位,迁都于晋水之旁,唐国改名成了晋国。
所谓“一部春秋,半部晋国”,晋国从公元前1033年始至公元前376年,存在了658年,出现过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等超级牛人,涌现过了许多风云事件,如晋文侯勤王、曲沃代翼、骊姬乱晋、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等。
当然,最著名的事件,就是“三家分晋”了。
此事件,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从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的时间点——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写起。
这“三家分晋”是咋回事儿呢?
话说,时间到了周敬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年),晋国的实权已经旁落,分由智氏、韩氏、魏氏、赵氏、范氏、中行氏等六卿执掌。
这六卿互看对方不顺眼,每一卿都想掐死其他五卿,以实现自己一家独大。
但是,以一对五,肯定是行不通的。其过程必须是六卿分成两大阵营,一方灭掉另一方后,剩下胜利的一方再发生内乱,互相厮杀。
真实的历史,也是这么发展的。
先是赵氏与本族别支邯郸氏爆发矛盾,其余五卿借机站队,加入混战。
当时,范氏、中行氏支持邯郸氏;智氏、韩氏、魏氏支持赵氏。
添加图注(不超过50字)
编辑
经过长达八年的恶战,周敬王三十年(公元前490年),范、中行、邯郸氏三家被击败,族人外逃,封地被没智氏、韩氏、魏氏、赵氏吞并。
三十多年后,即周贞定王十一年(公元前458年),晋国国君晋出公不甘国势就此没落,向齐国、鲁国借兵讨伐智、赵、魏、韩四家,结果大败,其本人弃都出逃,病死在投往楚国的路上。
智、赵、魏、韩四卿改立晋出公的远房堂叔为新君,是为晋哀公。
晋哀公既是晋出公远房亲戚,毫无政治基根,完全成为了诸卿的傀儡。
在联合其他三家驱逐走国君后,智氏家主智瑶“挟晋君而令诸卿”,为了更加壮大自己的势力,他想了一条奸计,声称四卿各献一百里土地、一万户人口给予新国君,以全臣礼。
他这么干,其实是把赵、魏、韩三家割让土地人口归入自己的控制范围内。
赵氏家主赵无恤洞察其奸,坚拒。
智瑶于是带领魏氏、韩氏赵,用晋哀公的名义,出击赵氏。
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赵氏眼看就要灭亡了。
也不知怎么的,韩氏家主韩虎、魏氏家主魏驹突然省悟过来,看穿了智瑶的恶毒用心,暗中联络赵氏,反戈一击,大破智氏,杀智瑶,瓜分了智氏的土地。
也就是说,晋国的土地人口其实已经被赵、魏、韩三家瓜分了。
不过,晋哀公还在,即名义上的晋国还在。
添加图注(不超过50字)
编辑


而且,周考王七年(公元前434年),晋哀公死了,三卿还是拥立晋哀公的儿子继位,即晋幽公。
晋幽公只拥有曲沃、绛都两座城,用来祭祀唐叔虞以下历代晋国先君。
周威烈王十年(公元前416年),晋幽公被强盗杀了,三卿又拥立了晋幽公的儿子继位,是为晋烈公。
到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魏氏家主魏斯、赵氏家主赵籍、韩氏家主韩虔再也不满足于“卿”的地位,他们共同朝见周天子,软硬兼施,请求为诸侯。
周王室也已衰败不堪,无力拒绝,只好策命魏、赵、韩三家,正式授予诸侯地位,分别为魏侯、赵侯、韩侯。
这样,虽然原来的晋国还没有被废除,但仅据有两座小城,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
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晋烈公悄无声息地死去,他儿子继位,为晋孝公。
晋孝公在卑微地生活了十二年后,于周安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77年)去世,他的儿子继位,是为晋静公。
添加图注(不超过50字)
编辑
周安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76年),魏赵韩三国终于感觉到晋静公的存在碍着自己的眼睛了,他们共同驱赶晋静公迁离绛都,瓜分了晋静公用来祭祀历代晋国先君曲沃、绛都两座城,而把晋静公安置于屯留(今长治附近)。.
周显王二十年(公元前349年),晋静公死于屯留,晋国从此绝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