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公益怎么样能够更加高效?张翼飞:摒弃于我无关的思维

 donghailongwag 2020-09-29

2020年09月29日 14:35 新浪财经

收藏微博微信  


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于9月28-30日在海口举办。本届年会以“数字时代的商业成长”为主题,着力研讨数字时代的企业成长理念和方法论。上海复星基金会秘书长张翼飞出席“商业能力与公益成效”圆桌会论坛并发表演讲。

张翼飞张翼飞

  当谈及企业公益怎么样能够更加高效时,张翼飞表示,首先现在的世界实际上可以要求我们摒弃这种于我无关的思维,不管企业家创办的基金会还是其他的机构,因为现在这个社会来复杂万事万物都有连接我们成为企业跟社会交流的最广截面,同时我们感知社会神经的最敏感的神经,企业家创办的基金会成为企业跟社会交融最广的截面,还有感受危机最敏感的神经。我们像脱贫等等都是企业在它的业务之外可以感知整个社会的更多的一些神经体系。

  以下为演讲摘录:

  我们以大半年的抗疫经历大家分享一下复星做了什么,郭总当时实际上参加一个会议的时候说到了,他感受到做公益比做商业更难,同样包括马老师还有史玉柱等等花钱比赚钱更难,郭有他的感悟。他分享三个能力包括专业能力资源能力组织能力。

  复星有什么三个能力,首先我们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实际上大家想到了复星最早医药开始的,所以这个让我们占据了很多天时地利,这个疫情起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很快速的在集团里面可以找到我下面一家公司是做医疗物资进出口的,我马上把他拉出来可以用。下面一个公司做医疗物资物流,同时我们武汉还有医院,我们可以把这个闭环跑通,实际上复星本身自己有了很多产业布局,才能让复星基金会作为一个平台能够运转国内国外的捐赠的事。

  比如说我在这里标了我们的不同环节上面负责的部门,我们因为在海外,我们实际上当时动用了23个国家的团队,我们在这23个国家有复星自己设立的分支机构或者控股的公司,因为有些参股的公司那个时候没有办法做很多的支持。所以23个国家的团队可以说接到了,我们郭总发出的号召,开的董事会,还有全球首席代表的会,年初二的第一批物资到了上海,到了上海马上清关,我们团队联系民航客机货机,我们中间操作了将近20个包机,上海马上清关马上往武汉运,因为我们武汉有医院,我们可以用武汉医院出具的畅通无阻运到武汉,然后再送到武汉周边的医院。我们因为基金会的平台,一开始有一个接受海外捐赠的指示,之前只是对5A级基金会可以的,我们并没有参加评级,民政部发了一个通知,如果得到地方民政部门许可也是可以的,我们做上海市民政局的工作。我们拿到了上海市民政局特批的海外捐赠的许可,上海批了我们一家。

  诸如此类虽然我们每个环节上面都是具备的,但是这些环节之前没有这样的搭配打过仗的,我们需要中心组合磨合然后快速战时状态形成这样的一个闭环,这个是对于企业来说重要的能力,我们怎么样把资源临时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战队做一个新的任务。

  专业能力,也有很多大的企业实际上今年抗疫过程当中给我们很多的合作,非常感谢这些企业的支持,复星第二个优势实际上因为我们有复星医药(50.090-0.46-0.91%)团队,我们疫情刚刚起来的时候马上组织了专家团队,专家团队除了复星内部协调我们的抗疫物资的生产,我们的医疗队等等还有就是我们出了一个叫全球物资采购的一个指引手册,这个手册发到了每个员工,这个手册上面非常明确的写清楚我们需要哪些东西,每个东西的需要达到的一个什么标准,每个团队的分工这个手册都有,这个手册你想了解的东西都有了,不断的更新迭代中英文双语的。

  根据这个手册我们海外同事可以非常快速的海外选择物资,当然我们物资最后采购的时候我们需要组的专家组确定的,只有他们通过这个物资才可以,这个时候主要考虑的是价格,主要考虑第一是不是现货或者多久拿到货,这个东西在国内能不能用符合不符合国内的标准,这个专家组我们现在还在运营,我们战时抗疫组现在还在运转。

  第三,我们系统里面最快的速度把物资尽量调度到湖北抗疫前线区,所以像负压救护车,当时一个样车那个样车第一时间运过去了,后来马上组织生产,还有抗体试剂,呼吸机厂家在瑞典,我们二月初要求瑞典的生产厂家,复星医药差不多全资控股要把全球的所有呼吸机调到中国来,大概一个月里面我们给武汉给湖北的医院捐了将近一千台的无创的呼吸机,最高等级呼吸机是有创无创一体的,包括我们合作的疫苗等等。

  这场危机我们把系统内所有资源调动起来,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医院,我们的全国20多个医院,我们5支医疗队排到湖北去。

  二、资源调动能力,我们复星体系内调动资源,我们复星是投资为主的公司,很多公司实际上之前听都没有听说过,原来那里还有这样的一个公司,那里还有这样的一个公司,比如说我们复星地产的同事在海外,我们海外十几各城市都有我们的物业,他们实际上医药原来一无所知,这个时候需要当地紧急跟政府NGO联系跟医院联系,需要什么物资我们第一阶段根据国内需求采购。第二阶段根据他们的需求我们反过来国内物资捐出去。同时我们开展了联合捐赠,我们国内实际上联合了九十多价,在座的有很多包括泰康等等,包括慈弘基金会我们都有合作的捐赠。这个是当时的状况,因为我们当时每天差不多一千万的人民币物资海外进来,很多企业反而是没有办法找不到物资,也有很多企业捐很多钱,而且他们可能是在比如说有些武汉大学校友会等等当地很多网络,我们就跟像武汉大学校友会,包括中国校友总会还有有成基金会形成了一个捐赠的模式,我们一起把这个物资捐到这个企业,一个基金捐给复星基金会,所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实际上进一步的把这个面打开了,等于差不多一百家企业公益机构个人一起做这个事,我们获得海外物资捐赠许可也是一样的,包括上海很多的企业公益机构,上海民政局说了,公益基金会协调来向这些地区捐赠。

  组织能力,这一场战役复星机构发展来说非常大的突破,第一次感受到了大象怎么能够跳舞,复星那么庞大的机构,我们全球七万多员工,数以千计的企业,可以说最近十几年,之前规模小的时候可能是整个复星很容易围绕着一件事情做,但是实际上最近十几年第一次围绕着一个主体,整个系统在为这个事来工作。

  所以,我们第一时间成立了全球抗疫的战时指挥部,我们集团里面非常大的会议室,平时大概五十多个人,紧急的时候一百多个人,我们不同部门不同的同事一起办公提高效率。这个里面有复星医药复星地产财务部、PR同事、基金会的同事等等各个部门。

  另外每天万捉有一个抗疫的日例会现在还在坚持,另外我们下面每个成员企业成立了一个叫做工作小组及还有区域性的工作小组,你说北美南美等等我们现在24个区域性的战时指挥部。

  海外同事很快的角色切换采购跟间增,我们全部提出了线上化、家庭化、健康化,我们整个企业产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整体上面我们这次抗疫中间大概的捐赠数据在这里,大概除了捐赠我们第二阶段还有对于海外的代采购就是防疫物资的销售,整个我们全球驰援的物资超过了五千万件,捐赠中间占了600多万件,占了大概八分之一的样子。

  反过来就是说通过捐赠开始我们实际上这个物资的对于海外的代采购为今年的企业起到了一定的贡献作用。

  最后三点感悟,在这个抗疫战中间,结合今天所说的主题,就是企业的公益怎么样能够更加高效,首先现在的世界实际上可以要求我们摒弃这种于我无关的思维,不管企业家创办的基金会还是其他的机构,因为现在这个社会来复杂万事万物都有连接我们成为企业跟社会交流的最广截面,同时我们感知社会神经的最敏感的神经,企业家创办的基金会成为企业跟社会交融最广的截面,还有感受危机最敏感的神经。我们像脱贫等等都是企业在它的业务之外可以感知整个社会的更多的一些神经体系。

  第二,今年的抗疫也是中国公益机构全球化的开始,我是这么觉得马云基金会、阿里基金会等等这个比我们做的更广,这个也是中国企业全球化运营带来必然全球化的责任,我们企业走出去我们的基金会必然承担一个具有全球化的公益的责任。

  第三,公益怎么样赋能业务,这个我觉得我们今年也是复星内部找到了一些打法,比如说我们促进了复星商社的成立,我们六月底成立了复星商社专门做国际贸易,从防疫物资拓展各个方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