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平凹玩书法挣钱,有没有搞错?

 老鄧子 2020-09-29

       近年,大作家贾平凹的书法越卖越火,4尺作品十万一幅,匾牌一个字都要4万元,据说还有上涨的空间,连仿冒贾大师书法的赝品都出来了,真担心“洛阳纸贵”的成语,会不会改为“平凹纸贵”。(见图1)

   (图1   贾平凹书法明码标价)

       在书法退出实用领域,书画艺术品市场低迷的大背景下,贾大师的“书法”却逆市上扬,越卖越火,犹如股市中的黑马或茅台酒,一路坚挺,高歌猛进。(见图2)

       (图2  贾平凹书法升值曲线)

        贾大师玩书法,有点像当今的网红,跨界玩得越嗨,争论就越大。不少人认为,贾平凹就是刷字挣钱,但从他历年的版税情况看,贾大师似乎并不差钱,仅去年版税,仍高达590万元,在作家版税排行中居第12位。可见其自叙所说,来索字者络绎不绝,只好以“润格”高价挡之,以求其清静,似应属实。窃以为,名气大了,连张手纸都是文物;财运来了,想挡都挡不住。所以,判定贾先生靠小说名气,玩书法挣钱的说法,肯定站不住脚。

        那贾大师书法未必就真的是能令“洛阳纸贵”的艺术精品?网上甚至充斥着一些艺术大咖的溢美之词,如著名文艺评论家陈传席先生说,“贾平凹的书法浑厚逋峭,一派西北气象,比当代很多著名书法家好得多”。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陈国勇甚至说,“中华5000年出了两艺术奇才,一个是苏东坡,另外一个就是贾平凹”(见“知乎”2019年5月14日德风堂文)。

        如果说陈传席的评论带有鼓励文化人写好字,批评当今专业书法家的意思,那陈国勇的评价就是典型的“捧杀”,甚至感觉有点“高级黑”的味道。贾平凹的书法,以其自我评价来看,还是比较实事求是,也比较中肯的。他说,“我坦自招来,我没临习过碑帖,当我用铅笔钢笔写过了数百万字的文章后,对汉字的象形来源有所了解,对汉字的间架结构有所理解,也从万事万物中体会了汉字笔画的趣味”。“我写的是一些汉字,不是书法,我也不要书法家”。

        (图3  贾平凹书法作品)

       如果就书法之“法”而言,贾大师的书法的确无多少可圈可点之处。实事求是地说,贾平凹的书法,就是一种典型的“文化名人书法”。过于高看,甚至认为可以与苏东坡比肩,真不好说不是在玩“高级黑”;过于贬损,看贾大师“种麦子”,不但收货了“麦粒”,连“麦草”都卖了个好价钱,就酸不溜秋的不是滋味,说他是跨界捞钱,也不是一种大家风范或“豪门”心态。之所以会有人对其书作趋之若鹜,孜孜以求,盖因其“文化名人”之故,如果去掉“文化名人”的光环,换个“真平娃”,不说卖个几万几十万,可能送人都没人要。也许有人会问,说人家贾大师只是因名头响,写的字才卖钱,那莫言咋又没他卖钱呢?其实贾平凹书法vs莫言书法,也就是左思遇上了王粲而已。贾大师书法以其“傻、大、粗”,承袭了传统的“重、大、黑”审美倾向,而缺少了莫大师的顾盼流连书卷气。普通民众对于书卷气缺少审美意趣,而对于“重、大、黑”那种传统美,倒是不乏崇敬之心,这才有了厚贾薄莫的不同商业走向。

        撇开贾平凹书法的优劣及商业性争论,书法界、文化界至少可以从书法市场对其追捧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腹有诗书“字”自华。贾平凹先生玩书法,首先是因为“喜欢写字”,当个作家,整天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动辄就几万字,虽是钢笔铅笔,但也算是“临池”,写得多了,就有了升华为“书法”的愿望和可能。其次,核心是书读得多,肚子里有墨水,才情外溢而成书,所以就有了“厚拙”之美,有了“西北气象”。贾平凹先生的书法走红,也再一次佐证了书法乃学识才情的一种外在表现,不读书,不增进学识,练再多技巧,不过是徒增了几种表面的“画法”而已。同时,也提示知识界文艺界的精英大咖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千万不要汉字写得太糟糕,不然到时大红大紫了,粉丝找你签个字都拿不出手。

        二、书法仍是根植于民众的最基本的大众艺术。近年来由于键盘替代了书写,书法似乎已退出实用艺术领域而成为了一种纯粹“高大上”的艺术品类。书法界往往以“艺术性”来衡量某书写是不是书法,实际上是把书法与文化剥离为互不相干的两张皮了。贾平凹书法以其大众化和接地气,还原了书法的大众文化及其艺术特性。一个文化人,横平竖直写好每一个汉字,其实就是一次艺术体验。真希望中国作协、记协、美协能发一纸文件,要求协会的每一个人都能像贾平凹同志那样,把字写得好看一点,不要让人民群众觉得大多数传播文化的人没文化。

        三、艺术品市场永远是供求决定,而不是品质决定。许多文化人对贾平凹跨界挣钱很不了然,认为贾大师写字卖钱,不是靠书法水平,而是靠写小说的名气。这判断虽不算错,但艺术品市场规律就这样,“阳春白雪,和者盖寡”,越是“高大上”的东西,越是不叫座。比如有教授级的专业书法家,自认水平已超越王羲之,但在艺术品市场,消费者愿不愿意为之买单,还得看人家的胃口。前不久香港拍卖著名画家朱德群的一幅江湖书法作品,居然拍出了430万元的天价,这是典型的“字因画贵”,或者说是“字因人贵”。所以,书法专业人员不必纠结于书画市场的真假优劣,认为书画市场很扭曲很变态,而应当透过现象看本质:贾平凹书法作品的持续走高,其重要原因在于供求双方的审美意识吻合,且供不应求。把握了这点,成千上万的书法专业人才,在艺术品市场胜出的可能性就会大增。

        (图4  贾平凹书法作品)

       末了,也给贾大师提一个建议,在题写人造古迹和有关人文景点匾额之前,还是先打个草稿,请编辑或女秘看一看再写,否则写出错别字,穿了件“皇帝的新装”,也没人敢提醒你,哪怕你比苏东坡再多出几项技艺,也可能没法与之比肩。

(作者:熊建勇  社会文化学者 文章资料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2020.09.22.落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