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得天下后,对开国功臣都做了什么,甚至传出“火烧庆功楼”

 剧透历史 2020-09-29

朱元璋是历史上十分著名,且又十分有争议的皇帝,传说他为了巩固朱明王朝的统治,登基后不久以庆功之名,将一帮跟着自己打江山的文臣武将聚拢在一块,一把火烧死了所有的开国功臣。

这就是“火烧庆功楼”的故事由来。

“火烧庆功楼”,精彩之处在于故事本身是虚构的,但故事背后折射出的朱元璋心理,却是的的确确八九不离十地反映了这位开国皇帝复杂的猜忌心理。

朱元璋坐上皇位后,随着昔日争天下的对手一个个覆灭,对外战争逐渐变成对内的权力争夺,于是他开始变得多疑起来,经常担心有人会暗算自己,夺了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

那么,谁有能力颠覆大明江山呢?朱元璋思来想去,在朝中只有那些跟随自己打江山的人有这个本事害他,自然而然这些随他生入死的功臣们,便成了朱元璋心中颇为忌惮的存在。

有一次,朱元璋之前派出去监视开国功臣的锦衣卫向他汇报,某位大臣在家中发牢骚,某位大臣在家中邀请其他大臣喝酒,并且喝的十分开心。

这些个事情凑在一块,本就多疑的朱元璋心想,难不成这些开国大臣背着他有所图谋?历来强硬又果断的朱元璋,决定在开国大臣们对他有所行动之前,先下手为强。

很快,朱元璋便想到将这些开国功臣一网打尽的好主意,他先是颁发圣旨,表扬这些开国功臣们为明朝建立立下的汗马功劳,现在天下太平了,应该开始对这些开国功臣们进行封赏了。

随后,朱元璋正式开始嘉奖开国功臣。与此同时,朱元璋还专门兴建起一座高大的楼阁,以表示对这些开国功臣们的感谢,至于楼的名字嘛,就叫做“庆功楼”。一切准备就绪,只等一个黄道吉日,召集所有参加表彰的功臣,在庆功楼举办大型典礼。

朱元璋行事机密,任谁看上去这都是一个表彰功臣的宴会,但他的心思却没有瞒过以神机妙算著称的刘伯温。刘伯温看穿了朱元璋的心思,却并没有声张,而是趁机向朱元璋上奏,说自己年迈无用,想要回家安享晚年。

这招四十六计走为上的套路,可以说是相当巧妙。只不过在大臣们都来给刘伯温送行时,他突然间瞅到昔日老友徐达,忍不住为其担忧起来。

徐达也很是了解刘伯温,看出了他脸色的异常,于是找了个机会,将他拉到没人处进行询问。刘伯温不敢如实相告,只是劝徐达在庆功宴当日,要寸步不离地在皇上左右。徐达虽然不解,但是却听进了心里。

庆功宴到来的那天,庆功楼上热闹非凡,前头的朱元璋对这些功臣们嘘寒问暖,态度相当好,后头朱元璋却悄悄命人告诉楼下的人员将火药准备就绪。此时的徐达在暗中听到后,也知道了朱元璋的真正用意,但他选择了忍而不发,装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继续饮酒。

酒过三巡后,朱元璋找了个借口趁机离开。而徐达一直观察朱元璋的举动,在看到他离席准备下楼后,自然想起刘伯温曾告诉他,万万不能离开皇上半步,于是也跟着离席随朱元璋一起下楼。

朱元璋注意到徐达跟着自己,便问道:“你不在楼上喝酒,跟着朕干什么?”徐达说臣来护驾,随后问朱元璋:“皇上,这些人真的一个也不留吗?”

朱元璋一听,心知自己的心思已经被徐达洞悉,唯恐他声张,使自己的计划落空,于是只能放过这条最大的“鱼”。

两人走出没多久,庆功楼迅速成为一片火海,那些喝得酩酊大醉的功臣们,哪里还能逃得出去,很快便在熊熊大火中灰飞烟灭。

故事很精彩,但火烧庆功楼这段并不可信,明初的各类正史中均没有这段事情的记载,庆功楼是真实存在,但庆功楼的作用并不是用于给功臣庆功,而是用于谋划作战的场所。

那为什么还会有这个故事传出呢?因为后来的庆功楼发生过火灾,大火波及了很多地方,弄得当时南京城中人心惶惶。

再加上在晚年时期的朱元璋杀了很多开国功臣,一些百姓们和文人十分痛恨朱元璋的这种行为,用故事和文字的形式加以夸大,借此丑化朱元璋,于是就有了火烧庆功楼的说法。

试想一下,如果皇帝想要去杀一帮功臣的话,必须得抓到这些功臣们真正不忠于自己的凭证,这样才能定他们的罪,从而杀掉他们,无缘无故的杀人,只有昏君才能干这种事情。

朱元璋即便想杀这些功臣,程序上也是要整出一些法律依据的,比如空印案、胡惟庸案、蓝玉案,尽管大家都晓得里面有许多人是朱元璋搞牵连整出的冤案,但从法律角度上说,这些人都是死于“违法”。

因此,像“火烧庆功楼”的故事,漏洞最大的地方,就是朱元璋没有站在法律和道德的制高点,反而玩起了山大王一样的把戏,实在是不符合开国之君的形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