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行传奇】辛贵强 崇安寺与石勒墓

 棣华堂 2020-09-29

崇安寺与石勒

崇安寺与石勒墓

辛贵强

在陵川县,有一种说法流传甚广,这就是:“先有崇安,后有陵川。”崇安寺雄踞县城西北的卧龙岗上,寺院建造恢弘,山门古陵楼飞檐嵯峨,气象崔巍,以居高临下之势鸟瞰全城。在古代,崇安寺被推为陵川县十大寺之首,据说是山西省县城内最大的寺院。其山门古陵楼,也被人们称为“最美山门”。该寺自古以来就是陵川的标志性建筑。

崇安寺的雏形,是在南北朝大兴佛寺的背景下建成。1983年在该寺西插花楼琉璃围脊内发现一题记,上写寺院为后赵皇帝石虎(石勒之堂侄)所建。起初,崇安寺名“福庆院”、“凌烟寺”,唐初改名为“丈八佛寺”,宋太平兴国元年(976)敕命为“崇安寺”。

崇安寺历经重修和扩建,寺院现存的主要建筑,为明清时期的遗构,部分保留了宋金原作。其主体结构是,中轴,前为山门“古陵楼”,中有当央殿,后为大雄殿,“一佛二菩萨”石佛殿排于最后。中轴两侧,除配房排列外,钟、鼓楼和东西插花楼两相对峙。只是,东插花楼于战前毁于火灾。整个寺院,宽阔宏敞,殿宇精美,结构整肃,规模壮观。

崇安寺内,存有“四宝”,一是北宋嘉佑年间所制的山门青石门框,上有北宋名士马骧用骈体文撰写的《崇安寺山门碑记》石碑一通,文、字俱佳;二是石佛殿的“一佛二菩萨”,石壁上“一佛二菩萨”的浮雕虽经风雨剥蚀,仍栩栩如生,其造型特征,经鉴定是隋唐作品,还有人认为是寺院最初的创建物;三是大殿一角的檐头瓦“额方帽”,属于仿制唐三彩;四是宋崇宁元年铸造的大铁钟,身高2米,径长1.7米,铸有铭文和八卦图案、方格纹,是国内罕见的大铁钟。另外,殿西配房墙壁上嵌有金贞元碑一通,也属珍贵。鼓楼之内,曾经有大鼓一面,于清代损毁。现在只能靠想象来意会那遥远的山城古刹“晨钟暮鼓”风韵了。好在,崇安寺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暮鼓”之后,“晨钟”又起,向世人展示着其辉煌的古代建筑艺术与佛教文化遗韵。

据说,后赵皇帝石勒死后,就葬在崇安寺之旁(一说寺内)。具有羯人好战血统的石勒,一生疆场征战,杀人无数,却十分崇信佛教。他常亲临佛寺,拜佛并聆听有道高僧讲经,并抵达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顿悟境界。他曾在佛前许愿,生时不能入佛门,但愿死后可皈依。石勒死后,继位皇帝的石虎遵从他的遗愿,将他葬在了陵川佛门净地的崇安寺。崇安寺有石勒墓,广为人知。

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为当时北方最强的国家,石勒为后赵明皇帝。此时的陵川,不仅属后赵统辖,而且是石勒的主要活动地之一。坊间流传,石勒死后,继位的石虎怕他的坟墓被盗,设了好多疑冢,而真正的坟墓,就在陵川崇安寺内。乾隆《山西通志》载:“崇安寺在城西北隅卧龙岗……左有石勒墓,相传寺大殿下为勒冢,旁墓乃其疑冢。”元代郝经《石勒墓》诗云:“都门长啸气凭陵,瓜葛中原霸业兴。夜葬山间人不见,至今犹有守坟僧。”乾隆年间的姚德亮(浙江会稽人),也作有《吊石勒冢次韵》一诗:“历历群山带落曛,凄凄疑鬼唱秋坟。金潾毒尽春前草,铁骑魂销死后军。发掘宝应泉下满(石勒发古帝王陵寝殆尽),作劳钟向深夜闻。如何偷葬荒山里,犹有人传史传文?”邑人杨长达的《石勒冢》说得更直接:“荒冢何人传石勒,垒垒古陵崇安侧……”崇安寺中碑文也有记载:“寺左有石勒墓。”《晋记》载:咸和七年,石勒死,夜瘗山谷,莫知其所,备文物虚瘗,号‘高平陵’。永和三年,石季龙亲耕耤山,其妻祀先蚕于近郊,遂入襄国谒勒墓。”其记襄国,今顺德郡。史称勒及季龙并贪而无礼,已据有十州,珍奇异货不可胜纪,犹为不足。曩代帝王及先贤陵墓靡不发掘,瘗其母王亦为虚冢。盖勒暴轹中土,自知稔恶,惧后人发掘其葬陵川,或以其地僻而易匿也。传勒冢在佛座下,其门左者尚属疑冢云。

本地人还有有个说法,创建崇安寺的第一代僧人,为智远和尚。其在未出家前,是石勒的一位亲随。他创建崇安寺的目的,一是为追随石勒出家,二是为了给石勒守墓。从他而后,寺中一代代的僧人都是郝经诗中所说的“守坟僧”。

崇安寺僧人法谱沿用临济宗25世五台山续演派的32字,即“心源广续,本觉昌隆,能仁圣果,常演宽宏,惟传法印,证悟会融,坚持戒定,永纪祖宗”。建国前崇安寺的方丈法号续仁,其徒名本慧。当时,本县的法谱已传至果字辈。寺内僧人圆寂后,采用土葬,北关的曹家坪、城内的天南沟便是本寺的僧人坟墓,人称“和尚坟”(随着县城扩建,现已不存)。

民间还有一说,崇安寺大雄宝殿三世佛前跪拜的大垫石下,就是石勒的墓葬。有几个觊觎石勒陪葬的金银财宝的和尚,借庙院主持出游之际,于夜深人静时,掀起佛前跪拜的大垫石,用绳索缒放下去一个和尚。其坠落于竖洞最下方,发现一横洞,走透之后,竟然别有洞天:头顶蓝天白日,云朵悠悠,下面是青青草场,繁花点缀,还有河水在哗啦啦流淌。一座座馒头状的帐篷散落在草场之上,周围牛羊成群,好多马匹或静静吃草,或仰头嘶鸣。帐篷之内,传出不知道是什么乐器奏出的悠扬音乐声。在其中一个帐篷中,许多男女一律胡人装束,正围坐在一起饮酒品茶。在帐篷靠北的地方,横陈着一张供案,四时水果后面树着一块描金牌位,上书:“供奉后赵明皇石勒之神位”。供案前方,摆放着一张很大的卧榻,上面躺着一个头戴金冠身着龙袍的人,面色红润,神态安详,如熟睡了一般。一位白须老者朗声言道:“各位乡亲,我皇闭关已久,他的魂魄到如来佛祖那里听经课去了,我们务必要小心照看他的龙体。”众人皆诺。和尚还听他们议论说,要小心提防门户,有人听见“南天门”有动静。他们说,那些上方的人,只知争疆夺土,抢夺官权、地位、金钱、女人、虚名等,整天你杀过来,我杀过去,深陷于虚妄而不能自拔。所以明皇嘱咐,要与世隔绝,只管罢兵弃武,牧马放羊,劝课农桑,简朴为生。尤其要严管门户,千万不能让上方人窥见他们的天地。否则,那些贪婪的世人会从“南天门”下来,发动战争,搅乱他们的清净世界。和尚被眼前的情景吓呆了,赶快顺原路返回,摇晃绳索,被上边的和尚拉上去。此事过去好多年后,流传到了民间。人们说,那是十八重天中的一层,在我们这重天地的下方。有无名氏作诗云:“空见天王尸骸骨,但闻重天细语声。”

传说终归是传说。而崇安寺确有石勒墓却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正墓还是疑冢,都与石勒在陵川有关。

辛贵强,山西陵川人,山西省作协会员。从1970年参加工作至2012年退休,先后从事民办教师、县报编辑、县委办与新闻办文字工作。曾获市级五一劳动模范表彰,被市工会记一等功一次。现退休在家,煮字疗饥。文学作品发表于中华文学基金会主办的老《散文世界》《山西文学》《黄河》《福建文学》《山东文学》《朔方》《草原》《奔流》《芳草(小说月刊)》《岁月》《小小说选刊》等刊物,著有散文集《背着太阳行走》,发表散文、小说、报告文学逾百篇,多篇文章获奖或收入各种文集。

通联:山西省陵川县新闻办 邮编:04830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