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行艺人】赵泽斌 头把

 棣华堂 2020-09-29

头把

赵泽斌

从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对八十多岁靳山海老先生的拜访终于结束了。老人家神采奕奕精神矍铄好像还有很多话要说……不知道出于什么想法,打开了《二泉映月》让他听了一节。听着听着,老人家有些落寞有些惊讶有些共鸣。难道还有比他弹得更好……一直后悔为什么要拿阿炳的音乐让他听,因为他缔造出上党梆子琴师难以超越的荣耀。

上党梆子以前给我的印象就是一块美玉,经过这四个小时梳理,彻底颠覆了这个认识。上党梆子更像一种生活方式,更像是一种有着激烈拼争的文化竞技模式。今天还只是掀开了一层薄薄面纱,这层面纱下有些尘土,尘土下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宝库。这个宝库藏满了涌入先人头脑深处的奇珍异宝。想到当代上党梆子处境,我们是不是在掩埋这些东西。百年后千年后来让后人惊讶我们曾经的拥有?既然如此缠绵,何必再填上还是拢开一锹尘土呢?有种担心,我们是不是等的后人“出土文物”的开发?

每一块土地都有着造物主独特的安排,山水树木花草,还有世世代代生活在上面的人们。衡量一块土地表面印象,就是一些人为建筑和山水土地结合。衡量一块土地风俗民情气质性格,还是要看当地的表演。如果有一台当地剧目,才可以证明当地文化实力。云南旅游是国内旅游业做的最好,特别文艺表演这块。秀美山水加上当地风情让游人飘飘欲仙流连忘返。恋一个地方,接着再切身体会一场地方如痴如醉表演,这才身体是心灵历程,人生最大的幸运。

有地方歌舞不算什么,有个地方剧种才能彰显当地人风度气质魅力。地方戏剧最直接体现出一方水土人们的个性雅量。很幸运生活在有上党梆子的土地上,从小血液被这种旋律滋养着。无论有着怎样的经历,都会从这种节奏中找到力量、找到希望、找到平静和勇气……现代一些书目都说古人过得多么痛苦,那么上党梆子为什么在哪个时代会轰轰烈烈。而今天物质丰富,我们却看到是上党梆子艰难行进?所有对上党梆子的鄙视和挑衅,就是对这块土地上人们的大不敬。

上党梆子这个命名是五十年代才有的。梆子是控制节拍的,真正控制旋律局面是改造后的锯琴板胡叫“头把”。垱嘀垱垱嘀垱嘀垱嘀垱……第一次命名好像叫“上党宫调”一些人认为上党梆子叫“上党琴书”也有道理。“头把”对剧情把握的灵魂,无疑是最重要。头把快慢,轻重,高低,缓急……就像控制剧团的头脑中枢。头把表现决定了观众的注意力,也是和其它剧种区别最重要因素。当年看戏头把轻拉几下,盯着演员,然后,一个长拉。乐队才正式进入角色。

现代人喜欢看美职篮喜欢看欧州五大联赛。通过和靳山海交流,我掀开的面纱就是上党梆子其实也是一个“造星运动”。像篮球场的中锋后卫前锋教练等等一样,剧团里每个角色都起着特殊作用。就是同一个位置比如须生有的演官员好,有的演大将好,有的动作好,有的唱腔好,有的综合好。专业名词叫“四功五法”,唱打做念是四功。手眼身发步是五法。每一项都需要很大功夫……在团里某个角在高手面前没有任何自信,只有当功夫好角不在的时候才敢上台。如果表演中,看到功夫好的在台下看会大惊失色。

以前看上党梆子,老感觉灵魂就是演员。见到他后才知道上党梆子与其它剧种区别就是琴声独特魅力。老先生把改造过的锯琴板胡做到一个极致。锯琴板胡也不太准确,最恰当的叫法是“头把”,这是上党梆子现场的执行导演。通过多年实践总结,通过改良乐器真正做到得心应手,并开创了上党琴师的崭新局面。(靳宏伟先生的新作有详细介绍,这里不重复)对乐器大胆革新,是建立在像阿炳一样已经把乐器完全作为自己灵魂一部分。

到现在都后悔,老人出去时候要带上“头把”被否定了。只能通过网上一些资料来感受下他的演奏风采了,看到大师张爱珍跟着他控制的节奏演绎出“绝代风华”时候。心颤抖了!一举一动、一笑一颦、一呼一吸、一伸一张、一收一放都是跟着“头把”拉出的旋律几乎做到完美契合。阿炳是完全表达自己的,而“头把”几乎是要把演员伴奏等凝聚成一个整体。唱完一段,琴声跟着心情时而纠结、时而犹豫、时而沉重、时而反复,时而欢快……当看到张要唱了,琴声突然高扬。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人完美的思考过程,很多年来都养成一个习惯。遇到烦心事的时候,就经常想起这段琴声。就像藏着无穷智慧的宝库,在里头总能找到各种宝贝各种出路各种。这就是我喜欢上党梆子一个最主要原因。这段琴声里汇聚了无数上党地区先辈的精华,他们勇敢坚毅倜傥隽秀等等就像在看着我在生活舞台走出的每一步。为生活在这块土地的我们前进喝彩,为我们后退遗憾。而面前这位老人就是缔造这个琴声最重要的“头把”……

有句话“艺术家永远是年轻”,八十一的“头把”激情飞扬,滔滔不绝讲述上党梆子最辉煌时期各种故事。艺术就是他的第二生命,艺术人生支撑了他快乐全部。他说最高兴的事,就是听说哪里唱戏都会提上小马扎坐上公交去看的。有些现在拉“头把”的,看到他不“大惊失色”,还会主动邀请他拉一把。这是最高兴的事情,当然还会义务指导下新“头把”。说心里说,对上党梆子艺术人才跟上还是很欣慰的。最主要问题是这种“精神血液”正在上党大地逐渐流失感到遗憾。

左一为靳山海先生

图片源于网络

文字凝固时间乡土永连心底

以下为合作伙伴《千里平城》公众号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