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棣华堂·军韵】赵善俭:回望懵懂年华(外一首)

 棣华堂 2020-09-29

回望懵懂年华

回望懵懂的年华 

——有感长子一中初四十班

(1961~1964)同学聚会

2018年10月6日于长治

作者 赵善俭(原创

是种子已经发芽,

是小草已把根扎,

是鹏鸟已脱去黄牙,

啊,回望懵懂的年华——

曾记校园里的古刹,

那是馆藏图书的家。

在这里知道了世界之大,

懵懂的理想从这里出发。

有崇拜赵树理想当作家,

有想跟哥伦布艆及天涯。

再看看自己的脚下,

啊,一群一贫如洗的娃。

清晰记忆数着年轮长大,

懵懂的友谊纯洁无瑕。

快穿越长长的时空隧道,

牵手那珍贵的懵懂年华——

从没电的农村走进县城,

装上电棍的教室倍感豪华。

课堂上咱们聚精会神,

下课后你我烂漫地玩耍。

才记得聆听李书记报告,

又想起陈校长殷切的训话。

回望母校那寂静的夜空,

啊,群星璀璨成美景如画。

曾记那土操场的刮风扬沙,

曾记那墙外护城河的青蛙。

曾记那老师住的西院松树,

风雪中从来都竖韧不拔!

曾记校园的土厕好深好大,

天黑就让人心悚害怕。

那次跑过一只小老鼠,

仨女生喊着、一阵惊吓。

还记得咱自制的煤油灯吧?

一个墨水瓶围上白纸扎。

点点微光,如刺股悬发,

夜空中闪烁智慧的火花!

曾记那个寒冬厚雪不化,

宿舍的剩水冻成冰渣。

煤火炉“罢工”熄灭无温,

你我抱团取暧迎接朝霞。

曾记得那一次你把饭撤,

和子饭的菜稖掉在地下。

你一叶一叶、轻轻捡起,

冲洗后含着泪喂进嘴巴。

曾记得班主任河南老家,

晚自习总在教室里检查。

每当传来考试的捷报,

一张严肃的脸乐开了花。

曾记得语文老师爱打乒乓,

因偏科他给我终生的启发:

新中国建设急需各类人才,

基础教育要学好数理化。

还记得去过外语老师的家,

江南才子五载栽在“右派”下。

整天是少言寡语无泄处,

朗读外语报刊“哇啦啦”!

难忘你我她身上的补丁,

我们米糠充饥、啃烂豆碴。

你还说“咱桃园结义重义气”,

再苦再难,浴火重生求奋发!

你我有过气馁、有过困乏,

有过激情、有过拼打——

你我身历灾荒、心罹文革,

创伤早已化作熊熊的火把!

啊,回望半个世纪的年华,

当年的“外号”们已经长大。

“拼命郎”老连长驰骋疆场,

“化学脑”三尺讲台戴红花!

当年的学霸献身兵工心血洒,

“校花”女韵姿古风衬白发。

“聪明蛋”自学成才上山大,

数十载同窗横益蕴才华。

回望逝去的峥嵘年华,

辛劳积绽成雪染的霜花。

从懵懂走过寒窗岁月,

弹指间都已是夕阳的晚霞。

金秋中收获着绵绵友谊,

阳光下搜寻着当年的她。

啊,嘱托着心扉的知音,

感受着沧桑时空的变化!

啊,展望日升月落的新时代,

快赶上梦寐以求的新步伐——

党恩浩荡、心系中华,

每一天都是快乐的年华!

赠同窗学友

作者  赵善俭(原创)

半个世纪忆同窗,

别梦依稀青春扬。

长子一中四十班,

纯洁友谊岁月长。

农家子弟来四方,

艰难困苦度时光。

衣衫褴褛饿肚肠,

挑灯夜读追梦想。

才遇灾难度饥荒,

又逢文革断理想。

昔友多已牺命殇,

我辈幸岁古稀长。

青春不复需珍藏,

同窗同桌话语畅。

日升月落互问候,

馨香祷祝盼健康!

       2018.9.28

作者简介

赵善俭:男,党员,兵器系统高级工程师。籍贯山西省长子县。业余爱好诗词创作,诗崇贺敬之、郭小川现代诗风格。信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创作宗旨。

作品有: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或文章52篇、发表诗作9篇、计17万字。北京某杂志特约撰稿人。出版著作35万字、统稿人。工厂《企业文化手册》编委,厂报誉为“文人名人专家”予以报道。主要奖项:获得国防科工委“优秀学术论文”奖一项,获得海军装备委科学技术委员会(章)“优秀学术论文”奖一项。心系报国强军,情牵国防安全

文字凝固时间乡土永连心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