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棣华堂·乡印】赵连发:救驴

 棣华堂 2020-09-29

救驴

文/赵连发

那是一九七六年。

立秋了,标志着夏天的离去,秋天的到来,但这只是理论上的秋天。从人们的衣着看,还是光着膀子,挽着裤腿,趿拉着不贴鞋(拖鞋),说明真正的秋天尚未到来,人们仍然生活在高温热浪之中。

立秋到处暑这半个多月,对村民们来说,是一段难得的农闲期,田间管理已经完毕,但大秋作物尚未完全熟透,也就是说秋收工作还没全面展开。说农闲,也只是相对的,因为这段时间是冬小麦种植的最佳时机,好在歇旱小麦的种植面积不是很大,人们还是感觉不太忙。

每天下午七点钟左右,东坑山和帽顶山半山腰以上部分,还在太阳的照射之下,但整个村庄却没有了阳光,因为村庄坐落在老圪脑山和西山脚下,两山高而大,把阳光挡的严严实实,在村里是看不到日落的,更看不见日落时那美丽的晚霞。这个时间段是村民们收工的时间。

农活有农活的特点,干完活即可收工,所以有早一点的,也有晚一点的。较早收工的,回到家放下农具,洗洗身上的汗水,等着吃晚饭就行了。但村民们有个习惯,在吃晚饭前,喜欢找个人多的地方坐一坐,聊一聊,以缓解一天劳作的疲惫。

这样的地方全村有好多处,但人最多,信息最大的地方,莫过于供销社门前和泊池堰上。

供销社设在大坡头上学堂院的西屋,大门朝西开,五间门面,两间仓库,全村只此一处,别无分店。经营范围杂而全,既有副食百货,又有生产资料,同时还兼有收购站的功能,鸡蛋、绳头、破鞋、废铁都在收购之列。

供销社的对面,就是所谓“用不竭”的蓄水泊池,说是“用不竭”,不过只是村民的希觊而已,来年春天如果雨季迟来,缺水还是必然的。为了安全,也为了卫生,泊池的周边修有一圈一米高的围墙,下半部分用青砖砌成,上面铺着锻工整洁的长方形石块。由于年代久远,坐的人多了,那石块的表面磨的几乎看不到当年锤锻的痕迹,其光滑程度和地板砖相差无几。

这里的确是一个休闲纳凉的好去处,虽是闹市却闹而不吵,静而不寂。

那天下午七时许,供销社门前的廊街石上和泊池堰的石块上,和往常一样,坐上了休闲纳凉的人们,他们在享受着傍晚宁静的清爽。这个时候,正是社员们陆续收工的高峰。在从西道上走来的人群中,有一支人马是第九生产队的社员,大约七八个人,和们一起收工回家的还有两头毛驴,一头是草驴,另一头不是草驴。

走着走着,走在后面的那头叫驴,突然做了一个驴告天的动作,抬起驴头,驴嘴朝天,啊呜啊呜的吼了两声。在高脚牲口中,论体格数驴最小,论叫声则数驴最大。在农村生活的人们,马嘶驴鸣牛叫唤听的多了,已经习以为常,不足为怪了,所以这两声驴叫,虽然声音很大,但却并没有引起人们注。

 不知是下午的农活不重,还是抑制不住对异性的好奇和冲动,两声吼叫之后,这叫驴突然扬起前蹄,猛地搭在草驴的后腰上。这草驴先是一惊,之后迅速做出了反击,用后蹄乱踢了一通,再用力向前一蹿,暂时将叫驴摔在了身下。

这草驴象一个害羞的姑娘,为了摆脱恶少的纠缠,拼命的向前奔跑;而那头叫驴,则象一个十恶不赦的采花大盗,见到妙龄女郎怎肯轻意放过,在后紧追不舍。

两头倔驴,一对冤家,他们一前一后追逐着从西而来,一直撺过供销社门前和泊池堰上的人群,向村中奔去。这时候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这草驴肯定是被叫驴追昏了头脑,本来可以径直跑到饲养院,但却在馆庭上跑了一圈,然后朝泊池的大门里奔去。大门里有块长方形的平台,长约十米,宽约三米,是在挑水高峰期供人们相互避让使用的,没有出口。这草驴眼看无路可逃,只好掉头,但泊池大门已被紧追其后的叫驴堵死。

前逃不能,后退不得,此时这头草驴的倔脾气可能才达到高潮,忍耐到了极限,略停片刻之后,纵身跳进了深达十余米的池水里,俨然象一个坚贞不屈的烈女。

人们不懂驴的情感,更无法预测驴的行为,泊池堰上坐落的人们怎么也想不到,这蠢驴为了摆脱叫驴的纠缠,竟然命都不要了。驴不要命是驴的事,但驴毕竟是集体财产,它不能死,必须得救。几乎是在驴跳水的同时,从泊池堰上猛地站起两个年轻人,毫不犹豫地跳进泊池向落水的草驴游去。他二人靠近草驴后,一人牵着驴头,一人推着驴尾,用尽全力往外推,谁知驴类不识水性,平时就有一股倔脾气,被水这么一灌之后,更是不但倔而且蠢,极不配合人们对它的施救。两人一驴在池水中挣扎了大约四五分钟,才将其推到池边,在与随后赶来的九队社员共同努力下,将其捞出了泊池。刚出水后还活着,随后吐了几口清水,四腿一软,跌倒在泊池的平台上就再也没能起来,它还是死了。

这件事情,村民们并没有过多地议论,只是以奇闻怪事在茶余饭后谈论了一番,大意是一头叫驴将一头草驴追到泊池淹死了,怪哉,怪哉。救驴一事,压根没有提起。还是这件事,假如是驴救了,施救者却遭遇不测,那么,这件事议论的热度会大不一样,很有可能成为奋不顾身、英勇救驴的新闻事件。这就是人们的思维定式。还好,事情毕竟是驴死了,人没事。

至于那头叫驴,按人们的思维,它是有罪的,但它毕竟不是人,因而人们是没法对它治罪的,但眼前小麦种植和即将到来的秋收等农活,离不开人与驴的配合,原来两头驴干的活,现在只能由这一头驴来完成,这也算是对它的惩罚吧。

在随后的日子里,每到黄昏时分,村民们还是喜欢坐在供销社门前和泊池堰上,谈论着东家的长和西家的短,好这才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节选

这件事情,村民们并没有过多地议论,只是以奇闻怪事在茶余饭后谈论了一番,大意是一头叫驴将一头草驴追到泊池淹死了,怪哉,怪哉。救驴一事,压根没有提起。还是这件事,假如是驴救了,施救者却遭遇不测,那么,这件事议论的热度会大不一样,很有可能成为奋不顾身、英勇救驴的新闻事件。这就是人们的思维定式。还好,事情毕竟是驴死了,人没事。

文字凝固时间乡土永连心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