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棣华堂·乡印】王爱国:我的画书

 棣华堂 2020-09-29

我的画书

我们村距离附城镇上仅三里之遥,小时候,我们管去附城就叫“上街”。可由于奶奶怕我走丢,看得紧,除了赶会,平时我是极少有机会上街的。即便是赶会,对相约的几个小伙伴奶奶也要挨个叮嘱,弄得他们心里都感觉不大自在,仿佛有了负担似的。以致于好几个同龄小孩赶会都不是很愿意叫我。

上街少,老街的旧格局在记忆里就很是模糊,可老东街圪洞拐进正街右手第二个门面是刻在我记忆深处的,纵然再久的岁月之后,估计也是忘不掉的。那里是当时镇上的新华书店,是我小时候上街必然光顾的地方,唯一的目的地,其他地方则可去可不去。

进新华书店唯一的目的就是买一本画书,如果兜里的钱允许的话,能多买两本就更好了。

画书,我们也叫小人书,记得那时候封页上也经常写着连环画什么什么的。里面是一页一页的连续绘画配少许的文字叙述,厚薄随故事的长短不一。我买的大都是六十四开大小的。画书是那时候我最好的精神食粮,看画书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享受,买一本画书比现在吃了一顿大餐的感觉要好得多。

我初次接触画书大概在七八岁的时候。那时候大队(现在叫村委)有少量藏书,都锁在当会计的父亲办公房间的一个木头柜子里,其中就有一部分画书。星期天或者放假后,我就会跟着父亲去大队,他坐在桌子前办公,我就找一个小凳子坐在他旁边翻画书。那时候识的字太少,纯属于“狗圪照星星”,看画多,看文字少。至于看了些什么,却是一点印象也没有了。

能清楚记得的最早看的一本画书是《大闹天宫》,里面的绘画全部是彩色的,规格比一般的画书略大一些,每页基本上都是图画,配文字极少。人物画得确实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由于是彩色的,动感较之黑白色的自然是更胜一筹。即使现在想起来,那些齐天大圣、太上老君、二郎神、哪吒、巨灵神、玉皇大帝等形象犹历历在目。猴子和二郎神斗法的一幕幕连贯起来就好像看过电影一样。那本画书不知道是谁从哪里拿或者借来的,一直在我家扔来扔去,我就一直看来看去。看得它少了一张又一张,直到最后踪迹全无。

后来我买的那些画书就舍不得扔来扔去了。少的时候整齐地放在抽屉里,等买的越来越多了,奶奶就腾出来一个木头箱子让我专门码画书。

我们村的人上街赶会一般都是从西街口进,在西街逛上半天后,再上东街圪遛到北头,最后原路返回。我却总是撺掇同行的哥们直接走东街圪洞,进街就往新华书店里钻。当然,他们都在外面等着,他们对画书不大感兴趣。我对画书的痴迷,他们颇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我就是在糟蹋钱。我则已经迫不及待了,兜里的几大毛钱早已经按不住地在往外蹦了。要是《岳家小将》的第三、四集《瓜州脱险》和《岳雷祭坟》都来货的话,就可以一次买两本了。甚至想,要是第五集《南宁结义》也有货,咬咬牙,一次买三本算了。一本一毛二分钱,三本三毛六分钱,这都是前一个晚上早已算好的。和老妈、奶奶、爷爷三人一共要了七毛钱呢,即使花去四毛,还是可以陪他们一毛钱喝一碗肉丸,两毛钱看一场电影的。

那是一个小三间平房,除了靠三面墙摆放的货架和前边的柜台,留给顾客立脚的空间十分有限。赶会的时候人非常多,得往里挤。

我钻进去就往北面的柜台前挤,画书都摆在北面的货架上和柜台里。当时画书的品种虽然不是太多,但一下子还真不知道该买什么。平常没有顾客的时候还可以,现在人家忙得都乱了套,售货员哪有工夫给你取出来让你挑一挑,再说后面的人也催得不行。其实一般都是早已心有所属,直接买的。比如最近每天晚上都是和爷爷一起听的评书《岳飞传》,自然看见《枪挑小梁王》、《岳母刺字》之类的就买了。要是正每天听着《薛刚反唐》,就可能买《锤震午朝门》、《四猛八大锤》等。这些画书都比《岳家小将》厚许多,一般都要两毛好几。鉴于故事的连贯性,一套画书总是想着能够买齐,才算是人生一大快事。

当时《岳家小将》肯定是一套十四册陆陆续续买全了。《岳飞传》最后的《风波亭》肯定是没有买的,我很不喜欢看邪恶压倒正义、奸佞强暴忠贞的故事情节,尤其是结局。《薛刚反唐》好像也缺一两册。至于《杨家将》《隋唐演义》也买了不少,但都没有买全。记得买《独踹唐营》的时候,我和“踹”字还不熟悉,就喊着买《独瑞唐营》,闹了个不算太大的笑话。买不全的主要原因我记得是新华书店有些根本就没上过货,或者上货太少,等不到我筹够资金。

画书买上了,我就像完成了一项重大使命,一身轻松,跟在他们身后随便逛游,想哪哪。等逛累了,大家就会找一个石头台阶坐下来歇一会儿。这时候我就会翻开我心爱的画书,一页一页认真地看,那个情景应该就叫看得津津有味。下午回家后,坐到堂屋的门墩上,就着夕阳最后的光芒,我还会重新咀嚼一遍,自我感觉仍就是余香满口。当然,晚上睡觉前在灯光下肯定还会再过一遍,要不睡不着。那应该是我与中国文学的最早对话,在那些无比简单的日子里给了我太多的快乐和遐想的空间,虽然有时候看到雷同的有点不像话的故事情节也会感到懵逼。比如说秦琼驼铃计三挡杨林和薛刚驼铃计三挡武三思,除了人名不一样,故事情节是完全一样的。

说平时很少上街,就是说平时也有上街的时候。比如陪爷爷上街剃头了,跟上奶奶窜亲戚了,和老妈一起去收购站卖兔卖兔毛了。另外老爸有时候上街也会带上我。和老爸老妈一起的话,是不敢心生贪念的。要是和爷爷奶奶上街,那头一天晚上照例会盘算看看该买哪一本画书了。仔细想想,我买画书的那些钱绝大部分是从爷爷奶奶那儿鼓捣来的。我的童年时光能够在爷爷奶奶身边度过,真是莫大的福气。

就这样月积年累,积少成多,到我小学快上完的时候,小木箱里竟然也收藏了差不多七十本画书。除了前面提到的,还有一些蒲松龄的聊斋,《东进东进》等战争故事,《霍元甲》等武打故事,以及少许寓言神话民间故事。四大名著也有,不是很多,《红楼梦》最少,也就一两本。记得有一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学校临时收拾出来一个阅览室,老师让学生们从家里拿一些图书来充充门面,画书的话每个人至少两本。同学们都说我的画书多,老师就让我多带几本。可我担心最后要不回来,或者被别人弄残了,愣是顶着老师的压力只贡献了两本,还是挑来挑去,觉得是我最不喜欢的。我把我的这些宝贝按结缘先后排了序,序号都写在了扉页的右下角。为了防潮,箱子是放在楼上的。没事的时候,我就顺楼梯爬上去,打开箱子检阅一下它们。至于后来它们失宠后都去了什么地方,我就不得而知了。

那时候也经常和村里一些有画书的孩子借看或者换看,互通有无嘛。知道谁有一本自己没看过的画书,总会想尽一切办法弄来看看。走亲戚或者去别人家玩,要是偶尔发现一本自己没看过的画书,那肯定会心无旁骛地看上半天。就这样零零星星的也看了不少。

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同桌的父亲在大城市工作。有钱人家的孩子自然豪横,我作为班长,他也不大买我的账,我俩很少有交流。他经常会带一些好吃好玩的到学校。对于那些,我是从来都不会有一丁点心动的。可是有一天,他竟然带到学校一套崭新的《射雕英雄传》画书 。这是什么架式啊!我只收藏有《射雕》的两册———《铁掌峰顶》和《九阴真经》,其他的章回对我的诱惑力是可想而知的。我心中顿时翻起了江海,这个该如何开口,该如何下手啊?

无奈我只得放下身段,弱弱地问道:“能借我看看吗?”语气就好像阿Q同赵太爷说话一般。“不行,我爸说怕弄脏弄卷了,中午必须拿回去。”他一口回绝。后来我又说拿我的画书和他换看,也不行。他说他不看。

软的不行只有来硬的。我说如果你不借给我看,以后你完不成作业或者上课做小动作,我就如何如何。最后他极不情愿地说:“那就借给你看看吧,只能在学校看,不能带回家。晚上我非得拿回去,中午我就跟我爸说忘了。”那当然没问题了,就这样我上课也看,下课也看,争分夺秒,囫囵吞枣,粗枝大叶,走马观花看了一遍《射雕》。《射雕》真正看到心里是在上初中后看的小说。现在想来,为了看几本小画书出此下策,实在有损我的尊严和人格。

书店也是在我上小学五年级时搬迁到北头的,就是现在的地址。那年我两个月里两次上街,老书店都是门上落锁,没有营业(可能是觉得我长大了,不容易丢,奶奶管得不像从前那么严了)。第一次以为是在关着门排货,第二次就有点疑惑了,排货怎么能排这么长时间?走到跟前才看到了门上贴的搬迁告知。

新书店的占地面积是老书店所无法比拟的,有原来的四五倍大,真正的宽敞明亮。画书也摆放的更多,品种更全,只是有些成套的画书已经不单卖了。有点尴尬的是我兜里的人民币没有能够和书店的发展同步。比如我相中的《呼家将》就是一整套装在一个小匣子里,价格我是问了售货员的,记得是六块多。一共几册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人家看我也不像是兜里能收拾够六块钱的主,所以压根就没打算拿过来让我瞧瞧,只是告诉我不单卖。

我小时候学习还不错,在我们村里也算是翘楚了。那一年我代表我们村的学生到市里参观学习,在街道边上竟然发现有租画书的,二分钱看一本,不管厚薄。下午自由活动的时候,我自然去过了一把瘾。后来在县城里也碰到过,当然也会蹲下来看几本。镇上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则记不大清楚了,好像是在我上初中以后吧。

我到镇上上初中后,尤其是上到初二,班上传看的武打言情小说越来越多,我是班上为数不多的几个书迷之一。那些大部头小说我是买不起的,画书又已经很难再入我的法眼,所以书店去的反而越来越少了。最后买的一本画书是上初一时买的《萍踪侠影》其中的一集,后来就再也没买过画书。

也是从那时起,我就彻底告别了那些再也回不去的简单、朴实、快乐、幸福的时光,告别了我童年的百草园!

【棣华堂·乡忆】王爱国:那年那月那水井

【棣华堂·乡韵】王爱国:我必将看到那只雄鹰(外一首)

【棣华堂·乡韵】王爱国:故乡不再是你梦中的荒芜

【棣华堂·乡韵】王爱国:有谁见过我满脸疲惫穿过深夜

【棣华堂·乡韵】王爱国:当北方吹过原野

【棣华堂·乡韵】王爱国:一只蚂蚱(外一首)

【棣华堂·乡韵】王爱国:不要鄙视在风雨中前行的自己

文字凝固时间乡土永连心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