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朱承星)依法有序推进土地流转,是对农业生产要素的一种优化配置,是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提升乡村治理最重要的抓手。近年来,城子镇人大各级代表深入基层,以实际行动,取得明显效果。 那么,如何破除制约农村要素集聚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好地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近日,城子镇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研当地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推进农业合作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2016年城镇村率先与九江众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洽谈,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采取“公司+农户”模式,走村串户动员群众,发展黄桃现代农业果园种植1200余亩。如今该村果园满目葱茏,农民不仅可以获得土地流转带来的固定收益,还可以就近在农业企业就业。 2019年首次采摘时,城镇村黄桃总产量达20余万斤,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取得了显著成绩。 为进一步盘活农村土地市场,积极实施乡村振兴策略,城子镇各级代表充分立足乡贤优势,团结各方力量参与,提升乡村治理效能。通过各方参与,调动群众参与基层自治的积极性。 2017年彭湾村先后引进3位有识之士返乡创业,通过土地流转,大力开发旱稻、果蔬等特色种植业,以长江最美岸线打造为契机,以赤湖游击队旧址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依托,结合产业休闲,积极发展红心火龙果采摘农旅业,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为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发展集体经济提供了宝贵经验。 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乡村治理的重心在于基层。如何把乡村内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把产业、文化、人才、资金等要素有机整合起来,把村庄的特色优势全面发挥出来,使村与村之间产生一种联动共赢效应。这次调研中,已成为代表们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中积极探索的新途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