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用鲜花水果做口红,美貌不输大牌,想集齐所有色号!

 芍药美学笔记 2020-09-29



中国最古老的化妆品大概是口红吧,女生的爱美之心,一半都交给口红了,千百年来,一直把我们吃得死死的。

出门可以不化妆,但一定要涂口红,家里囤了几十支口红,看到新色号还是忍不住买买买……

今天这篇不是口红广告,相反,学会了还能省下好多买口红的钱


Vol.1648
x
古法口红

四月没事喜欢捣鼓手工,偶然在小红书刷到博主@爱口红的卡哇伊,擅长用古法制作口红胭脂,纯天然的那种。

娇艳欲滴的鲜花,捣一捣、热一热就变口红,各种美艳色号不输大牌,这波神奇操作,我惊呆了!

随处可见的波斯菊,

居然也能变成口红,

这蓝紫调很有女王气场嘛~

金盏菊秒变橙色口红,

元气满满的少女感,

还有blingbling的细闪~

淡粉色木槿花,

做成口红居然是……

死亡芭比粉?

心疼一秒被捣碎的荷花,

不过这色号简直是荷花本花。

向日葵的颜色,

经过花油的调和,

和几百块的大牌口红一样绝。

除了鲜花,水果也是原料,汁水更饱满,颜色更丰富,开启新世界的大门。

李子的颜色和光泽,

确定不是平价版MAC小辣椒吗?

(评论区网友提示:三华李的颜色最浓郁)

一不小心就给衣服染色的火龙果,

上辈子可能是一支染唇膏。

杨梅也是潜力股,

真材实料的「梅子色」。

看到这里,我的好奇心要爆棚了,这古法口红到底是怎么制作的?

查找一番资料,结合博主的视频,四月发现其实并不难,你也可以动手试试。

以海棠花为例,

先把花果细细捣碎,挤出汁水,

加入花油(博主用的是紫草浸泡油,

也可以用洛神花油、桂花油等),

有防止氧化、水油融合的作用。

过滤掉残渣,只留汁液,

坐上蜡烛慢慢加热。

放几片蜂蜡,

一边加热一边搅拌,

倒入容器里冷却凝固。

古法口红胭脂就做好啦,

化身美妆博主试个色,

超级显白有木有~

不同种类的鲜花和水果,做出口红的颜色也不同,这点古人早就发现了,还专门著书来记录。

话说在古时,口红和胭脂是通用的,并称为「口脂」,像博主这样装在精美的小罐里,用手指轻轻点蘸,涂抹在唇或脸颊上。

最早的口红原料是朱砂。香料煮酒,牛油熬制,热气熏蒸之时,慢慢掺入朱砂,再用青油调色,冷却后便是口脂。

直到唐代,植物染料出现,用花草做口红才兴盛起来。《中华古今注》记载,「起自纣,以红蓝衣汁凝成(月燕)支」,月燕支就是胭脂,用红蓝花的汁水做成。

唐朝的永乐公主,专门开辟出一座花园,其中用来制作口脂的香花,就多达二三十种。


△ 李子柒做过一期古法口红胭脂的视频

彼时,朱唇胭脂是美人的标配,「朱唇皓齿娇春风,口脂面药生颜色。」最迷人的风情,皆在这一抹红。

诗人以此来形容枝头花,「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从另一个层面解释了鲜花和口红的缘分。

△ 《如懿传》剧照

再说回色号。

传统以朱砂色(就是我们说的正红色)为美,唐朝人人爱美,研究出数不清的色号——

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天宫巧、洛儿殷、淡红心、腥腥晕……只听名字就美醉了!

△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口红狂魔,记住这些名字不算什么,还要著书立作,把色号的配方记下来

《崔氏烧甲煎香泽合口脂方》记载,「择紫草一大斤,用长竹着挟取一握,置于蜡中煎,取紫色。若作紫口脂,不加馀色;若造肉色口脂,着黄蜡、紫蜡各少许;若朱色口脂,凡一两蜡色中和两大豆许朱砂即得。」

以紫草为原料,紫色口红、肉色口红、朱色口红分别添加什么,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 来自李子柒

最奢侈的口红,
不一定是大牌限量款,
而是沾着晨露的鲜花,
和细细碾碎、煮沸的过程,
在这方面,
我们和古人的境界还差得远呢!

听我一句劝:
与其出门看人山人海
不如在二家肆意狂买
国庆中秋八天乐
购物狂欢不打烊
全场满减折上折
比过节更快乐的事让幸福加倍

本文图片来自小红书@爱口红的卡哇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