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联合报】香港分社|| 田光伟文《中秋抒怀》

 左龙右虎艺术馆 2020-09-29

中秋抒怀

文/田光伟

——“水如环佩月如襟”,月亮升起来了。

       杜牧此句诗很美!桂华秋皎洁的夜色里,香影绰绰,依稀中看到衣袂飘飞,水袖滑落,寂静之中隐约传来玉佩环动的清脆声音,轻轻踩过蒹葭白露铺垫的时光,来到天下之美的中秋之夜,与那照澈山林与湖水的月光相遇。

       月亮,詹然无极而众美之,它是诗人共同的图腾。它穿越时空,与人类永恒咫尺天涯,无需自证他证。首先,它本身就是一个哲学问题。可以说哲学从仰望苍穹开始。所以才有孤篇压全唐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我们从何而来,往何而去?永恒的月亮窥见全人类的秘密,可是它不言不语,总是看破不说破,自始至终与我们保持若即若离的距离。孟子曰“彼一时,此一时也",月升月落,月圆月缺,一切尽在变化中,月亮的秘密在于变化中的恒定,或者可以说,道家文化是属于“月亮的文化”。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首宋代禅宗偈语,大有意蕴,一轮明月既可映照无数条江水之中;同时,数不尽的江流也能同时映现此一轮明月来。

      月亮不可或缺,没有月亮,诗人作品中的风采和美学才情便消失殆尽。最早描写月亮的诗句是《诗经 国风 陈风 日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月与佳人共僚,皆让我们怅望水沈烟袅,自此,便是两千多年对月抒情,长吟不缀的美丽。谢庄的巜月赋》,名扬千秋。其中歌曰:“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歌,川路长兮不可越。“《月赋》词藻华美,情融于景,景以动情,并与音乐相辉映,充满人的情味,把陈王曹植因痛失挚友而端忧多暇,写得活灵活现。实际上,古人比我们现代人浪漫得多,他们或对月起舞弄清影,或愬皓月而长歌。

      今夕,我们乘着诗酒奔月吧!

作者简介:田光伟,男,土家族,大专,贵州思南人。其作品曾入选2020006期《人民文艺家》十位作者,荣获第二届左龙右虎国际诗歌大赛汉俳组三等奖,其他赛事荣获特等奖和一等奖等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