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29 偶然的翻阅,看到一部评价达9.7分的电影《国王的演讲》,起初看名字似乎是讲述一位国王的演讲多么受欢迎。然而随着时间轴的慢慢推进,越发感觉并不是简单的讲述国王受欢迎的故事。在电影结束后,我查了电影的简介,大致是描述是:乔治六世,全名艾伯特-弗雷德里克-阿瑟-乔治-温莎,1936年至1952年在位,终身都患有严重的口吃。由于长期吸烟,乔治六世患有严重的肺癌。1952乔治六世去世,遗体安葬在温莎城堡。乔治六世十分害羞,终身都患有严重的口吃,面对公众演讲成为他最为痛苦的时刻。但他在皇后伊丽莎白的鼓舞下努力克服自己的口吃问题,并在二战初期的圣诞节发表重要讲话,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民的士气,带领人民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电影中,给我最深的感受是,还没有成为国王的乔治六世在其夫人的帮助下,找到一位有着类似经历的“医生”--罗格,很显然,电影的罗格极具耐心,这或许是因为对方是王室贵族,又或者是本身个人性格特点。最终因为罗格不仅具备耐心,还具备专业能力,通过唱歌,激怒,运动,调整呼吸等方式让乔治六世在患有严重的语言障碍的情况下,通过极为巧妙的方式(断句)引导他完成一场连他本人都不敢相信的演讲。 在我看来,电影的中的“乔治”,表演到位,结巴的形象栩栩如生,剧情很紧凑,让人的心绪跟着剧情会忽高忽低的波动,刚开始感觉很无聊,慢慢的就变成了一种享受。 从电影中,我获得了几点体会: 1.人可以有缺陷,可以失意,可以愤怒。但是不可以对自己失去信心,也不可以一直沉沦下去。世界上最难的是挑战自己害怕的东西,因为那会打破常规,无法预料结果,因此会在人的心里产生恐惧。然而生活中,却需要不断去突破常规,不断整理自我的思绪,从而让自己自信起来,才有可能出现奇迹。 2.开始都是难的,踏出第一步很重要。从故事中,主人公乔治刚开始不相信有人能够有办法治疗语言障碍,然而在没有其他方法的情况下,他听了罗格的录音盘,发现有效果。从而有了后面的剧情。因此万事开头难,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任何的可能性都值得尝试。 3.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整部电影,乔治的夫人都扮演者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在乔治准备放弃的时候,她在后面不断的鼓励乔治。或许,是吸收到有人在其后给予正面的积极的鼓励,才让灰心丧气的乔治,在放弃与重拾信心间不断的挣扎,最终遇到了可以帮助自己取得成功的罗格。所以,生活中,不应该忽略身边任何一个关心你的人,就算是口头的几句安慰,有时候也能起到无法忽略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