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术与苍术都能燥湿健脾,功效应用如何区别?

 月亮弯弯88 2020-09-30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在古代,白术与苍术统称为“朮”,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并未对二者做详细的分类,那时候可能存在通用现象,本经中记载“朮,主风寒湿痹……痉疸,止汗,除热,消食”。所谓风寒湿痹是人体受到外环境的风,寒,湿等邪气郁闭经络,引起的关节肿胀疼痛,白术与苍术味道均是甘中泛苦,气味清香苦燥均具有除湿散邪的作用,多用于风寒湿痹证的配伍。痉病是指肌肉痉挛抽搐,可由多种原因造成,常见的有热盛伤津,血虚风动,发病基础是津液不足,无法濡养肌肉经脉,导致经脉拘挛抽搐,白术可健脾胃,输送津液水分的分布,针对痉病属津液不足证;

从气味来看,苍术味道胜过白术,具有辛辣香燥的特点,可发散风寒在表,迅速燥解脾胃湿滞,退除风寒感冒之发热,散出湿邪困脾,本经说到的除热作用以苍术见长。从味道来看,白术味甘而苦,炒后焦香,香气入脾,甘能补益,能健脾胃,促进食欲,消食健脾方面白术略胜一筹。

综上所述,白术与苍术均入脾胃,可燥湿健脾,我将从脾虚与湿滞两个方面入手,谈谈二者的主要使用区别。

★脾虚与湿滞互为因果

  • 脾胃位于脏腑的中部,按照五行分类,中部属土,所以中医常说脾土,土要均有一定的湿度和热量才能生长草木,孕育万物。这个过程就好比人吃下去的饮食,需要脾胃运化消化,吸收,再变化为气血供人体日常生理活动所需。脾胃运化饮食的前提是脾具有泌津液的作用,将水分津液供养给胃,以平衡胃的燥热。同时,胃内的热量输送于脾,防止脾过于燥热。这就是中医常说的“脾喜燥恶湿和胃喜润恶燥”。
  • 有些时候,因饮食不规律,过多的食用生冷食物,或情绪不畅,气滞于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饮入的水液停滞,不能输送到人体的脏腑组织,就会形成湿滞。这属于脾胃虚弱,引起的内生湿邪。生活环境过于潮湿,或在夏季湿气较重的环境,湿邪从外部侵犯人体,就会形成外源性湿邪。
  • 内生湿邪或外感湿邪,均会引起脾胃运化失调的表现。内生湿邪源于脾胃虚弱,多是慢性长期的发病过程,以腹胀便溏,饭后加重,四肢乏力,形体浮肿肥胖,舌淡苔白腻,脉弱为主。外感湿滞多为急性发作性病证,以感受湿邪后,脾胃受到湿阻,升降失调,表现突发的恶心呕吐,周身疼痛困倦,头脑不清,腹泻,湿邪在表可出现发热无汗,舌淡苔白腻,脉浮滑。

因于湿,头如裹——《黄帝内经》

  • 内生湿邪应该采取健脾和燥湿的治法,而且要以健脾为治疗根本。外感湿滞,应该以燥湿,化湿为主,湿去脾胃的功能自然会恢复正常。

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欲补运相兼,则相兼而术多而苍术少。运多补少,则苍术多而白术少。品虽有二,实则一也。清《本草崇原》

★补脾兼有燥湿的白术

  • 白术,苍术同是菊科植物的地下根茎,白术主产于安徽,浙江两个省份,浙江于潜所产的白术属道地药材,药效最好,安徽亳州所产的白术产量最大。
  • 白术味甘,微苦,甘入脾胃,甘甜的味道具有补益的作用,药用部位是地下根茎,根茎的生长力量是上升的,药性上升禀赋阳性,阳主温热,白术药性偏于温热,温热就可散去湿邪,它作用于脾胃,具有甘缓补益,苦温燥湿的作用。
  • 白术燥湿作用是通过健脾补脾的作用来实现的,尤其是因脾虚所导致的内生湿滞,白术好比催化剂,直接促进提高脾胃运化水液的能力,使停滞的湿邪得以运转。湿滞便溏腹泻,白术可以燥湿止泻,脾虚湿滞,气机不得运转,津液水分因湿滞而不被人体吸收,出现的脾虚便秘,口干,白术可补脾以运转气机,推动大便,缓解口干,这一点是苍术所不具备的。
  • 此外,白术甘甜补益,可补益脾气,固涩肌表,防止汗出过多,具有良好的止汗作用。

★“烘干机”一样的燥湿药——苍术

  • 苍术菊科植物的地下根茎,味辛,甘苦,主产于河北,内蒙,东北为北苍术,主产于江苏茅山称为茅苍术(南苍术)。其中以河北承德地区所产的北苍术质量最好,具有气味浓烈,清香异常,断面色黄,有红色点状结晶物质(朱砂点)特征。
  • 《内经》以气味为阳,味道为阴来判断药材的药性特点,用鼻子闻一下您就会发现苍术气味特别清香浓烈,气味浓烈禀赋阳性,药性性温,温能燥湿,浓烈辛辣的气味使其体现出迅速的燥湿作用,无论是湿在皮肤或者湿滞脾胃,苍术均可有效的燥除,好似一台烘干机一样,散发热量,燥去水湿。
  • 苍术的燥湿作用并不像白术那样通过健脾来实现,而是以辛香燥烈的气味来发挥作用,辛辣气味与金气相通,金归属于胃肠的阳明经脉,六腑之中阳明胃是相当有热量的地方,内连胃腑,外走行于肌肉之间,苍术提升胃的热量,可内化湿滞,外散肌肉的湿邪阻滞。例如,中暑后,暑季多湿邪,湿邪阻滞于体表肌肉,人体发热无汗,就需要用苍术散出湿邪,白术是无法发挥这样的作用的。苍术的这个燥湿作用被总结为“运脾”。
  • 古代医学家认为,湿生虫,严重的湿滞可为寄生虫提供生存环境,侵入滋生于人体的脾胃,常出现消瘦乏力,面色萎黄。《冷炉医话》中记载了赵公子就是长期严重的湿滞脾胃,且经常使用没煮熟的米面,而出现了湿滞虫积,当时的医生就选择了苍术,迅速燥湿,使寄生虫失去了生存环境,而解决了患者的病痛。

赵尹好食生米而生虫,憔悴萎黄,不思饮食,用苍术米泔水浸一夜,锉焙末,蒸饼丸米汤下而愈——《冷炉医话》

★总结区别

白术与苍术,均可健脾燥湿。白术偏于补脾,通过强壮脾胃来发挥燥湿作用,而且白术以补益作用见长,单纯的外感湿邪阻滞脾胃就不适合使用它,如果过量的使用,还会出现腹胀加重的不良反应。苍术以燥湿为主,内湿与外湿均可使用,尤其是适合外感湿滞与脾胃,肌肉等,燥湿力量强,包括水湿不化严重到水饮停留都可配伍使用,如朱大夫遇到严重水湿不化,出现的腹部如囊裹水,哗哗作响,苍术可实现湿邪水饮散去,脾胃功能恢复的目的。不过,水湿内停伴有津液不足时,就要慎重的使用苍术,燥性过强,容易加重津液的不足。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