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惠州一绝》 荔枝,无患子科,常绿乔木。果皮有鳞斑状突起,成熟时至鲜红色。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最早关于荔枝的文献是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文中写作“离支”,割去枝丫之意。古人已经认识到,这种水果不能离开枝叶,假如连枝割下,保鲜期会加长。《本草纲目》中记载:“按白居易云: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则离支之名,又或取此义也。”大约东汉开始,“离支”写成“荔枝”。 范画欣赏: 《淮枝》 魏衍达 工具: 勾线笔:衍达工笔勾线(狼羊勾线均可) 水笔和染色笔:羊毫或兼毫笔,如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 等。 纸张:云母熟宣,不漏矾即可。 颜料:墨、大红、胭脂、藤黄、酞青蓝、三绿、赭石、钛白。 步骤: 1、勾线+底色 ①重墨勾线。 ②赭石+藤黄+胭脂+三绿调一个灰绿色刷底色,颜色调淡一些,薄染多染。 ③淡墨稍分叶子层次,除了露在外面的叶子,其他都用淡墨压一遍。 2、用墨深化荔枝叶子层次 ①中墨继续深化叶子层次。 ②荔枝分染墨稿,分染时注意荔枝的球体结构。 3、花青给荔枝叶子打底。 ①用酞青蓝+墨调制花青,给荔枝叶子打底,注意留水线。 4、荔枝初上色。 ①大红(稍淡)分染荔枝。 ②大红(稍浓)点染荔枝纹理,注意留边不染。 5、深入背景,细化层次。 ①用墨、花青先后细化叶子层次。 ②画面整体罩染藤黄,而后整体罩染酞青蓝。 6、调整画面,处理细节,完成。 ①大红分染荔枝,加深颜色。 ②荔枝点染白粉。 ③画蝴蝶、水珠。 ④背景添加荔枝叶子投影,笔触可随意一些,最终调整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