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一个普通人,别搞的自己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似的

 图灵狗 2020-09-30

前不久,和几个朋友吃饭,聊起独生子女的问题。

一说起孩子,大家普遍都很焦虑。因为我们这个年纪的家庭,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大家最担心的问题是:等我们老了孩子怎么办?

独生子女有独生子女的好处,由于只有一个孩子,整个家庭在他身上倾注了全部的希望,投入了全部的教育资源,让他得到了最好的生活条件和成长条件。成家立业买房买车,也能得到双方家庭的共同帮助和扶持。

但是,有好处必然有坏处。等这些孩子长大,他们会面临非常大的养老负担,两个孩子,要照顾四个甚至六个老人。

很多人自信满满的说我老了肯定自己给自己养老,不用麻烦孩子。在现实中,这根本不可能做到。

我记得看过一个统计数据,在人去世前,平均有半年左右的重度失能阶段,不到一年的中度失能阶段,还有四年多的轻度失能阶段。

啥叫失能?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分析,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

想想你自己,在生命结束前,有很长的没法自己吃饭穿衣睡觉上厕所的日子。你确定你真的能自己给自己养老?

当四个甚至六个老人同时步入高龄,接二连三的住院抢救,陆续的轻度甚至重度失能,绝对能把孩子折腾的精疲力尽心力交瘁。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在我看来,最可行的方案就是:让独生子女尽快结婚,尽快生孩子,尽量多生几个孩子。

孩子生的早,双方老人年纪都还不大,五六十岁的人精力和体力都还行,正好帮助小两口带孩子。四个甚至六个老人一起帮忙带孩子,你生三四个都没问题,人手足够宽裕。

等家里老人七十岁左右开始陆续生病,孩子已经读高中甚至读大学了,避免了小两口一边抱着孩子一边照看老人这种悲催的局面。

等家里老人陆续开始失能,孩子已经大学毕业甚至成家立业,能够帮助爸爸妈妈照顾爷爷奶奶了,家庭压力也能轻松很多。

我知道,我这个观点,肯定很多人觉得不对。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国家一直在宣扬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只生一个好。

这事儿吧,此一时彼一时也。

人口论和人手论,本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人口,可以是负担,也可以是财富。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合理性。但现在,形势已经变了。在中国老龄化已经极其严重,而且生育率已经低到无法保证正常时代更替的情况下,再宣扬晚婚晚育只生一个好,恐怕已经不合时宜了。

在贫困年代,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我们无法给每个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教育条件和成长环境。但是,在国家和民众都已经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即使每个家庭多生几个孩子,我们也已经有能力保证孩子都得到良好教育和成长环境了。

没有得到良好教育和成长环境的孩子,是人口,是负担。得到了良好教育和成长环境的孩子,是人手,是资源。

在义务教育和医保已经全面普及的情况下,从家庭而言,多生孩子的好处,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中国的普通家庭,要想实现阶层跃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好多生几个孩子。反正孩子上学不要钱,看病有保险。只要不太笨,考上大学并不难。如果几个孩子里面有一个特别聪明的,就能够帮助整个家族实现阶层的跃升。

中国的有钱人,要想保住现有的地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好也多生几个孩子。这几年,中国很多知名的家族企业都因为接班人问题陷入困境。在老一辈创业人逐渐老去精力不济的时候,由于子女太少,很多家族企业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如果当年能多生几个孩子,凭借优裕的家庭条件和教育条件,怎么也能找到一两个能挑大梁的啊。只要几个孩子甚至孙子里面有一个成器的,就能守住上一辈的基业,让整个家族继续兴旺下去。

至于整个的中产,哪怕仅仅处于养儿防老这样最功利的目的,哪怕仅仅是为了减轻孩子的负担,也应该多生几个。

在医院工作这么多年,独生子女家庭一旦有人生病后有多难,我们见的太多了。

家里有孩子,医院有老人,单位有工作,甚至可能家里另外还有老人需要照顾,小两口一旦碰到这种局面,那真是欲哭无泪。

家里兄弟姐妹多的,就明显从容多了。兄弟姐妹几个,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互相帮衬互相商量,医院老人有人管,家里孩子有人看,大家压力都不大。

就连父母看病的费用,几个子女分担的,也比独生子女自己想办法轻松多了。

所谓的养儿防老,所谓的多子多福,真的不全是腐朽观念。

我知道,说到这儿,又有人不服了,说:我不用孩子养老,我攒钱,老了去养老院。

我不知道大家看不看新闻,前不久加拿大闹疫情,很多养老院的护工都跑了,扔下一堆老人,没吃没喝,大小便无人清理,惨不忍睹。

还有国内,也曾爆料过某养老院护工抽失能老人嘴巴的视频。

在电影《杀死比尔》中,女主长期昏迷,住在看护院,被男护工当成性玩具还收钱让别人玩弄。你可别以为这只是电影故事,前不久国外刚爆出过女植物人遭性侵怀孕的新闻。

一个没有子女保护,没有任何反抗和自保能力的老人,那完全就是砧板上的肉啊。

有人言之凿凿的说:中国高学历女性普遍不爱结婚生育。

我身边的高学历女性,北大医学部八年制的博士,绝大部分毕业后都麻溜溜结婚生娃了,而且都是生两个,人家工作事业家庭啥也不耽误。

只不过,人家生活幸福美满,不会整天在网上瞎嚷嚷。

网上某位女大V,整天嚷嚷自己不结婚,嫌中国人吊短,称自己只啪啪清华理工男。忽悠了一大帮脑残粉丝跟着鼓掌叫好。

其实呢,你找找她照片看看就知道,丫长得是奇丑无比,满脸横肉,别说清华理工男,就连普通男人,见了她都很难下得去手。

丫哪是不想结婚,丫是根本没人要。至于啪清华理工男,除非碰上哪个清华理工男有特殊嗜好,否则她这辈子基本就别指望了。

还有人发狠,说等我老了我安乐死,不麻烦别人。

说这种狠话的人我见的多了,真正能做到的,我目前为止一个都没见到。真正到自己生病的时候,都改了主意选择顽强的活下去。

前不久,央视的一个前名人的照片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这位前名人不婚不育,60多了孤身一人。有人说他好孤单好可怜,有人则反唇相讥说人家哪里孤单哪里可怜了?

 这位主持人孤单不孤单可怜不可怜,作为外人确实无法评说,人家毕竟不是普通人,其经济能力和社会资源非我等平民百姓可比。

但是,如果这是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60岁了无儿无女无老伴儿,他孤单不孤单可怜不可怜呢?

反正,鳏寡孤独这四个字,自古以来就和可怜联系在一起。

还有丁克。

首先我提醒女同志,丁克对女性非常危险。因为男性生育能力可以维持到70岁,而女性过了40岁想怀孕就很难很难了。

所以,和老公一起搞丁克是很危险的事情。不少丁克家庭,都在40岁左右时候离婚了,男的再婚生娃,女的孤独终老。

而且,丁克也不是一般人能玩的。人家有钱人结婚不生孩子叫丁克,普通老百姓不生孩子,老了就叫五保户。

你看看社区和农村的五保户,老年生活多幸福啊!

最近刚刚提名的美国女大法官,48岁,7个孩子的母亲,其中包括2个收养的孩子,还有一个唐氏儿。

人家养了7个孩子,现在要当大法官了。

那些整天嚷嚷不婚不育的,当上啥小领导没有?

有些人不结婚不生孩子,可能确实是为了事业。但对绝大部分普通人而言,哪有什么重要的事业需要你去献身到断子绝孙的程度啊?

对很多男人女人来说,不结婚不生娃,骨子里不就是不想承担自己的责任,不想辛苦受累,不想耽误自己享受吗?

自私就自私,何必说的那么清新脱俗?何必鼓吹的那么先进那么新潮?

出来混,欠的总要还的。

不吃养娃的苦,就等着吃没娃的苦呗,你以为自己跑的了?

最后,和大家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我们都是普通人,哪怕你北大毕业,你大概率也是一普通人。

普通人,安安稳稳过普通人的日子,上班下班结婚生娃含饴弄孙,平安幸福过一生。

别去标新立异,别去玩世不恭,别去学人家搞什么不婚不育,搞的自己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似的。

人家是仙儿,不等于你也是仙儿。

更何况,那些貌似潇洒快活的仙儿们,大部分其实是硬撑着装逼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