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性入侵物种,不能吃不能卖,中国引进96年,如今却泛滥成灾

 共同成长888 2020-09-30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物种入侵也变得更加频繁,现在的物种想要突破地缘限制,来到另一个地区,变得比过去容易很多,很多物种甚至是人类主动引进,但是最后却成为入侵物种。

比如说尼罗河鲈鱼,是物种入侵的经典案例,最开始的时候,尼罗河鲈鱼生长在尼罗河以及附近流域,由于有天敌的制约,所以数量一直维持在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但被引进维多利亚湖后,却因为没有天敌的制约,开始泛滥成灾,甚至造成维多利亚湖的物种入侵。

很多物种入侵就像是尼罗河鲈鱼一样,因为人类的主动引进,而开始在一个地区泛滥成灾,甚至有些物种,被引进全球各地,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入侵物种,而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种,已经在全球泛滥成灾的入侵物种。

全球性入侵物种,不能吃不能卖,却被各国引进

这种物种就是食蚊鱼,这是一种小型鱼,体长15.5~37.5毫米,体型小,头及体背缘较平直,腹部圆,因此也被称为大肚鱼,大肚鱼原产于原产美国得克萨斯—瓜达鲁普河,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鱼类。

食蚊鱼没有食用价值,也不能拿来卖钱,之所以会被各国引进,是因为它有着吞噬蚊虫幼虫的作用,因此被各国当成是一种灭蚊的利器,被很多国家引进,现在食蚊鱼已经广泛的存在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都有它的踪迹。

食蚊鱼虽然有着食用蚊虫的功能,但这却是一种食量大,繁衍能力强的物种,由于在一些国家缺乏天敌,很容易泛滥成灾,对当地的生态系统构成威胁。

中国引进食蚊鱼96年,如今却泛滥成灾

食蚊鱼被引进中国也非常多年了,中国的食蚊鱼引进次数比较多,在1911年从夏威夷将600尾食蚊鱼经日本横滨运至台湾,大部途中死亡, 最后尚存126尾,由于气候适宜,很快在台湾省泛滥开来,现在在台湾的很多水域都可以见到食蚊鱼。

而中国大陆引进食蚊鱼则是从1924年从菲律宾引进上海饲养,50年代后开始在中国南方很多城市广泛培养,60年代,广州地区的食蚊鱼数量就已经非常多了,并且成为当地的一种优势物种,也从这时候开始,食蚊鱼的弊端也显露出来。

食蚊鱼一般生活在池塘、水沟、低洼地等静水地区,但由于天敌少,食蚊鱼的生存能力又强,经常在一些地方泛滥成灾,成为优势物种,导致一些地区的物种被威胁,无法正常生长,因此对于食蚊鱼的引进,争议还是比较大的,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