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为什么要坚强地活在这个尘世上?

 瞎爷爷 2020-11-25

01

早上醒来,在微博上看见一条微博,一个人的自杀遗书:

这段话我反反复复编辑不下几十次了,如果有什么不妥的,也请大家不要介意。

当大家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已经结束了生命,没有痛苦,会尽力做一个漂亮的鬼,不要担心,也不要哭。

先说一声对不起,向我的妈妈和朋友们。

对不起妈妈,你为了我真的付出了太多,太辛苦了,是我不争气,没能报答给你任何东西,除了对不起我没有什么能对你说了,真的对不起。希望你能宽容坚强,一如既往。如果有下辈子,不要生小孩了,要一直漂漂亮亮,自由快乐。

还有朋友们,抱歉我没有好好道别,担心你们内疚自责,怕你们觉得给我的关心不够,我想说不是那样的,你们做得很好,是世上最好的朋友。希望你们想起我时,不要伤心,只记得我的美貌,哈哈哈哈哈。我就不一一道别了,但你们要记住,我真的爱你们呀。然后,各自珍重,不要停下开启新篇章的脚步,更不要因为我哭。

我从出生到死亡,从没有扎根在某处,就像断了线飘向云天外的风筝,并没有在哪里留下太深刻的痕迹,所以我只要处理掉随身的行李,就不会给大家带去太大的困扰,这让我感到特别轻松。留下什么让大家睹物思人,对大家不公平,生活琐碎繁杂,每个人浮浮沉沉,累心之事太多,我不愿意再平添负担。

我最不愿意做的事就是给大家添麻烦,但是在科技和网络这么发达的今天,好像无法避免。给大家添麻烦了,真的很抱歉。本来想安安静静一个人走,但是那样莫名其妙失联给大家带来的麻烦太大了,所以我需要解释清楚,我被抑郁症困住太久了,没有其他原因,大家不要多想。我当然尝试过自救啊,可是在泥潭中挣扎越陷越深,太累了,走不动了,所以我逃避得很彻底,对不起,我做了最坏的示范。如果看到这段话的你也在受这个困扰,请及时就医,希望你早日康复,有所留恋,拥抱世界。

还有一个请求,请一定不要浪费人力物力找我,我不想变成一捧灰一块碑被注视,真的真的真的不想留下任何东西在世上了,就让我一个人安安静静走,拜托了。

我离开了,但依然祝福大家,祝福整个世界。希望明天会更好,关于对世界的祝福,愿君心似我心。在某处努力生活着的每一个你,要开心啊!!

我在时间里被拉扯、碾过,疼到我错以为时间和痛感都凝固在我身上,可等我回过神来,二十六载倏忽而过,我的一生结束了,时间终于放过了我。我也放过了自己。

走了,以后风往哪儿吹,我往哪儿去。

写这段文字的博主id@头发有点儿杵脖子。是位年龄26岁的女性。

有点儿心疼,觉得惋惜。觉得她不应该死,但又觉得无力劝解。

心里祈愿她能够回心转意,希望有人能够看到了她的文字,能把她救回来。

希望她能够活着,像我们一样,信奉好死不如赖活着。然后坚强地活着。

02

在豆瓣上,看到有人发的一段文字:

有一天打车,司机突然长叹一声,说你发现了么,河边的银杏和路边的银杏变黄的速度不同。

我说,诶?他说,河边的还是青的,路边已经黄了,你知道为什么么?我说,光照不同?他说,应该是的,河边没有路边光照充足,河边也更冷一些。他又说,你发现了么,今年什么花儿都开得特别好。我说,嗯?他继续说,远山的轮廓也格外清晰。这都是亏得人少,汽车少,空气变好了,植物和动物都变得快乐,只有人稍微委屈点。

“我经常觉得自己活得差不多了,应该早点回归自然。”他又说。

不知道怎么接话,陷入沉默。过会儿只好说,您对植物观察得真仔细,很喜欢植物吧?

他说,如果不多看看植物,就更加受不了了。

唉唉……

03

常常有人说我悲观。我也反复反省我自己。劝自己不要悲观。

我常常劝自己,要做一个永恒的悲观主义者,但要做一个现世的乐观主义者。

因为死亡是那么长久,而活着是那么短暂。

所以要像法布尔在《蝉》里写的那样: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死亡是个秘密,只有活着,我们才能感受活着的乐趣。

那个26岁的姑娘,你有什么理由不活着呢?哪怕苦难,哪怕卑微。

04

今年是张爱玲100年诞辰。看见很多的文章纪念她。

我有点不以为然。

我个人的理解,张爱玲对人生有深刻的体悟,也写出了不朽的作品,但我私下里总有种感觉,她有点被神化了。

确实,她天性敏感,又出生于簪缨世家,还生于乱世,于是一生颠簸流离,最后死于异乡,死后几天,才被人发现她的尸体。

她留下了不朽的文字,记录了这个时代的变迁,记录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仅此而已。

在更高的人生境界和层次上,她达不到。她就是个聪明、敏感、写出了自己对身世和时代命运感受的人。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人生还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用鲍勃·迪伦的话说就是:

有些人能感受雨,而其他人则只是被淋湿。

张爱玲是那个感受到雨的人。而我们更多的人,只是被淋湿。

05

张爱玲在《烬余录》里说:

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道,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人都是孤独的。

在微博上,看@止庵发的一段关于张爱玲的文字:

@许子东 先生说:“有一年我陪阿城到北岛的家里去,北岛就问了这个问题,他大概说,‘你们总说张爱玲小说写得好,我觉得她写得这么灰暗,这么多的人性恶,有什么意思呢?’我记得阿城的回答就是一句话,他说,‘写尽了人性之恶,再回首,一步一光明。’”可知阿城岂止高出北岛一头地,北岛或别有好处,但这里的见识也太低了。

阿城的话,让我想起来菲茨杰拉德在《崩溃》里的一段话:

年少得志的人相信,他的愿望之所以能实现是拜头上的幸运星所赐,年届三十才显山露水的人,对于意志与命运之间的比例,会有一套均衡的概念,而直到四十岁才出头的人,则多半只重视意志。

回到开头26岁的女孩子的自杀,我的看法,丫头,别去死。生命不仅仅要刚,更要韧。

死,太容易了。活着更难。唯其难,活着才更有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