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读书︱魏延安:经典阅读之困——读刘瑜《观念的水位》

 魏延安 2020-09-30


 

  关于读书,现在面临诸多困境,突出的问题是读得少,对此,一般人的答复是没有时间,谁让这是一个让人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无法静心的年代呢;还有一个问题是经典读得少,对此好多人就难以启齿,因为一般都很怕读,往往读不懂,这不是因为大家低俗,而是因为经典真的不好读。

  2013年春天我就这样煎熬过,一本《旧制度与大革命》苦读一个半月总算告一段落,一边读,一边翻注释,一边做札记,以期真正理解,阅读过程确实辛苦。所以,在读到《观念的水位》一书中的《从经典到经验》一文时,总算有了共鸣。作者说:“我至今仍然记得1998年左右的一次阅读噩梦。当时我在读希腊学者波朗查斯的《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中译本。

  我至今也不知道是因为翻译得不好还是作者本人文笔极晦涩,总之阅读的感觉就是四个字:寸步难行。大多时候完全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偶尔似懂非懂又觉得作者基本上是在胡说八道。有时候枯坐俩小时只能翻四页,速度相当于从沼泽里往外拽一辆马车。等读到第三个小时的时候,就杀人的心都有了。”读到此处,我真的是会心一笑。

为什么经典不好读?


  

  本书的作者认为:“一切经典本质上都是基于那个作者对他所处的时代的问题的回答与思考,那么要真正读懂它并且读得心领神会”,

  第一,你对他所处的时代及其问题有相当的了解;

  第二,你认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与你现在所处的时代有相似性,而且你能理解其相似性以及不同性在哪,由此批判地理解他的思考对于当下的意义”,但一般人并达不到这样的阅读前提条件,“往往不知道很多‘大师’的具体问题意识是什么,其思想的土壤到底是怎么回事,更不知道那个土壤和我今天所处的世界有何异同”;而且,“大多哲学和社科经典都写作于‘实证’几乎不可能的时代”,“多数经典的写作方式只能是从概念到概念,从推断到推断,从灵感到灵感”,“往往能创造出很多很漂亮很有启发性的理论框架,但是很难校验这些理论的有效性”,“知识很难有效积累”。

  显然,每一本经典都有独特的时代背景,也是相关专业研究领域的高度概况和理论升华,因而如果没有对经典作品时代背景的充分了解,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铺垫,真的就会读不懂。

如何去阅读经典?


  

  首先,不要刻意为着虚荣心去阅读,就像本书作者所描述的,不能因为摆在经典的书架上,就必须去阅读;不要在半懂不懂的状态下却于餐桌上装模作样地谈论着经典,冒出几句让别人也听不懂的半吊子经典“论述”;也如作者所言,如果一本经典并不能帮助自己认识置身的世界和自己,又没有相应的功力去读懂,那这个经典对于自己可能什么也不是。

  其次,带着问题去读经典。对于专业的阅读者而言,从专业研究的一般规律出发,由浅入深,则往往能从经典中汲取科学的营养,那种感觉往往可能有醍醐灌顶之效。

  再次,适当降低阅读的高度。如果有兴趣读经典又缺乏相关功力的话,可以读一些与之相关的科普性、解读性的读本,就像作者所比喻的:“自从我的阅读品味大幅度‘堕落’之后,我发现阅读对我来说变成了一件快乐无比的事情。以前我是在使劲拉着一辆马车试图走出泥沼,而现在则是儿童辨识动植物的大自然之旅。”

  最后,保持阅读的正常心态。过于功利、过于实用的阅读对于经典而言,往往不大适用,它不是救急的“西药”,但却像调理机体的“中药”,它的效果可能难以迅速显现,但终将让你受益终生。因而,如果能读懂经典的话,那就慢慢品味。

郑重声明

  一、作者对其所发表文章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   

  二、未经作者或作者委托法律顾问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文章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除注明文章原创作者的转发等传播行为外。   
  三、凡侵犯作者版权等知识产权的,作者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作者法律顾问受作者委托,特此郑重法律声明!   
  作者法律顾问:刘律师
  联系方式:1538928660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