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延安:个人微信公众号开通一年说

 魏延安 2020-09-30

2014年是互联网社交的一个重要节点,随着微信的兴起,一批人开始从微博向微信上转移,微信公众号出现后,更是吸引着大量自媒体踊跃尝试。在此背景下,我也曾跃跃欲试,想跟上潮流,但几经犹豫,迟迟没有动手,原因有三:一是时间有限,自从有了微博后,已经挤占很大一部分时间,有了微信后“雪上加霜”,微信公众号开通后肯定“捉襟见肘”;二是定位纠结,模仿专业的自媒体,像微博一样简单编辑转发似无必要,也无精力,而现写先发,数量注定有限,受众也窄;三是功夫不济,微信公众号运营比微博复杂,图文并茂,排版讲究,不比编一本杂志简单,还得从头学起,根本没有精力。几经犹豫,一晃两年,迟迟未能开通。

公众号没有开,微信个人号压力就很大。因为工作原因,我要与团干部、团员青年、新媒体、青年电商、新农人、专家学者等好多圈子常年打交道,5000人的上限指标很快用完,经常陷入的尴尬是,必须删掉几个人,才能添加新的朋友。还被拉入上百个微信群,不胜其扰,更不想开第二个个人微信号。经常还遇到想要我文章的人,又得从个人博客上调取,再转发,电脑版的格式还不好转化,阅读也不方便。在此情况下,开通微信公众号也就十分必要,一般的学习交流可通过微信公众号的直接留言或文章评论回复来实现,大家想读我的文章,也就可以通过公众号直接调取和阅读。所以,想来想去还是开通比较好。

微信公众号要开,就要解决定位和日常运营问题。在定位上,只限于“个人”公众号这个定位,名字与我的个人博客、个人微博一样,采用实名,内容只发我个人的原创作品,减少了不必要的编辑量,也排除了各类人情转发的麻烦。在运营上,我自己没有时间,也不专业,所以在结识的青年伙伴中找了四位来轮值,内容我提供,他们编辑,初期排版风格还不大一致,后面通过调整和磨合之后逐渐一致,并做到了图文并茂。在内容上,本职工作已经很忙,绝对没有可能每天都写新的,但公众号初期却可以每天都发,原因就在于“新旧杂陈”,2009年我开通博客以来,已经攒下近千篇文章,可谓“库存”丰厚。所以,公众号有一天可能是新出炉的文章,而有一天就可能是过去的文章。

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形下,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魏延安”于2016年7月15日正式开通。一年来,在大家的支持鼓励下,关注人数与日俱增,一年时间积累粉丝近1.5万人,单篇文章最高阅读量也达到上万次。虽然没有出现10万+,但在微信公众号普遍疲态尽显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稳定增长,也是不易。初期只发电商的文章,后来慢慢增加三农类的文章,再后来周末专门发非电商三农类的读书札记,供大家挑选阅读。如今,利用闲暇时间打开手机上的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大家的留言,与刷微博一样成了我的必修课,虽然还是要再占用一些时间,但比起纯粹自己打理已经省时省工不少,而且在与大家的交流中又有不少新的收获。

一年时间,弹指之间而已。这个公众号的运营,凝结着身边小伙伴的辛勤汗水,也一直受到大家的关心和鼓励,在此深表谢意。我也将在今后,继续坚持下去,与大家一路前行。

恭祝大家夏安!

2017年7月16日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